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矿区的水污染、矸石堆放、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地表塌陷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环境问题,分析了其对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指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塌陷环境治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土地塌陷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覆岩离层注浆新技术,以此控制岩层稳定,从而达到减缓土地塌陷的目的。实例证明,覆盖离层注浆是治理矿区塌陷环境的积极的、有效的、经济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煤矿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水、矸石、噪音、大气、地表塌陷5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环境问题,指出了其对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提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湘中恩口—斗笠山矿区岩溶塌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恩口-斗笠山煤矿区是南方的大水岩溶矿区。由于多年的开采,矿区内已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岩溶塌陷最为普遍而且危害严重。文章系统分析并全面总结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预测了6个主要塌陷区。这将有助于有效治理岩溶塌陷,有助于我们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燕家河煤矿扩建后地表塌陷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地表塌陷对矿区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防治和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云  黄震  张培兴  刘茂争  魏磊 《中州煤炭》2018,(11):57-60,65
以徐州市龙固煤矿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现状调查,得出了矿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3类。针对这些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各自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预测。最后,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淮北闸河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结合矿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煤矿开采形成的环境现状,提出"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地则地、宜水则水"的矿区环境治理理念。通过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大量的工程实践,转变煤矿开采区的环境固有效应,解决了矿业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村庄发展以及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了矿区土地高效利用,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目的。所开展的有利于地面环境保护或治理的煤层开采前区域规划设计、先进的开采工艺,显著减小了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和注浆加固技术,使一定区域内地面塌陷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采煤沉陷区地面建设,缓解了矿业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对采煤塌陷积水区,参照城市湿地标准要求开展湿地建设,将采煤塌陷水域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用地;实施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既解决了矿区固废处置处理问题,同时又实现了沉陷区土地复垦。通过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窦庄煤矿地处安徽省淮北市,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当前矿区多年的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土地结构变化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窦庄煤矿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论文以窦庄煤矿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窦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恢复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莲花县某小煤矿由于长期采煤活动造成了采空塌陷、地下水影响、煤矸石堆积等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实际提出了煤矸石堆生态治理、地形地貌恢复、地质环境监测等治理措施,以期恢复矿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淮南矿区塌陷塘理化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了淮南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煤矿塌陷塘,通过测试水的理化环境状况指标,得出的结果是:矿区塌陷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的pH值较为稳定,水呈中性,水中溶解氧丰富,电导率、氯化物、总硬度随塌陷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并对水质理化特性与季节变化和主要理化指标等进行了讨论和评价,为塌陷塘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薛喜涛 《资源与产业》2007,9(4):111-113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G IS之上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生态现状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管理、环境污染应急预警等环保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建立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城市环保问题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G IS之上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生态现状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管理、环境污染应急预警等环保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建立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城市环保问题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敏  张媛媛 《资源与产业》2022,24(1):107-114
从时空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的水环境污染状况,探究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为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用Moran's I指数研究水环境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再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水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其中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增速较快,下游和中游地区有所放缓,水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2)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污染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3)从异质性角度来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能显著抑制水环境污染,在经济矩阵下效果最为显著,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并不明显;4)从溢出效应来看,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周围省市的水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也会减轻周围省市的水环境污染严重程度,但没有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效果明显,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效果不显著。目前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虽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水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最好,但公众参与也应该提上日程。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治理,此外还需要建立空间意识,加强联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李海婷 《中国矿业》2021,30(S2):95-98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国在在矿山环境保护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规制措,如实施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设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以及注重矿山闭坑与复垦管理等。与国外典型矿业大国的环境规制措施相比较,我国的矿业环境规制措施有其特点,但在环境保护立法、矿山闭坑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解决矿业城市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问题仅靠实施技术手段是很难解决好的,本文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展开,并围绕影响评估报告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财税制度与绿色融资渠道、环境的可持续评价与环境绩效审计三个视点,探讨运用多种经济管理手段,达到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我国矿山环境全面治理翻开新的一页,面对大量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将环保PPP模式移植到矿山环境治理领域,解决矿山环境治理资金不足困境,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环保PPP项目的应用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实用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矿山环境治理PPP模式的自身特点,提出废弃矿山环境治理PPP具体应用机制:即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采用FDBT/FDBOT模式;采用环保区域整体项目包,"二八模式"治理和环境效果付费的合作方式;设计了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利润回报机制;建立废弃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从法规、制度、专业人才多向度完善政府的矿山环境治理配套能力建设;协同公众力量,利用"互联网+"实现矿山的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7.
解决矿业城市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问题仅靠实施技术手段是很难解决好的,本文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展开,并围绕影响评估报告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财税制度与绿色融资渠道、环境的可持续评价与环境绩效审计三个视点,探讨运用多种经济管理手段,达到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聚焦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646,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520,应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使其跨过拐点以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无法通过改善消费和投资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建议要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督促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9.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聚焦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646,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520,应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使其跨过拐点以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无法通过改善消费和投资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建议要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督促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全面深入研究,本文立足中国国情,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