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5,(8):45-49
对膨化米糠和未膨化米糠进行浸出取油,之后对浸出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通过对两种毛油品质及脱色效果的比较,考察米糠挤压膨化对其毛油品质及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米糠膨化后其浸出毛油酸值较未膨化米糠明显降低、维生素E含量稍有降低、谷维素含量有所升高,色泽明显加深。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白土添加量为2%、4%、6%时,未膨化米糠较膨化米糠的毛油脱色率平均高出9.47%。由此可知,挤压膨化处理能使米糠浸出毛油色泽加深且新生色素较难脱除。膨化米糠在高温高湿(50℃,75%湿度)条件下储存60 d后,米糠浸出毛油的酸值由7.5 mg KOH/g升高至32.64 mg KOH/g,色泽加深,维生素E含量明显降低,对其进行吸附脱色,其脱色率较新鲜膨化米糠浸出毛油脱色率降低28%~34%。可知,米糠经膨化后虽然稳定性得到提高,但不良储存条件仍然会造成毛油酸值升高、色泽加深且难以脱除。  相似文献   

2.
浸出米糠油精炼工艺及难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浸出米糠毛油酸值高、色泽深、杂质多,精炼工艺比较复杂.介绍了以浸出米糠毛油为原料生产各等级食用米糠油的生产工艺,提出了米糠油精炼的一些难点并分析了原因.认为用高酸值漫出米糠毛油生产一级油有一定困难,建议中小型米糠油精炼厂把产品定位为二、三、四级油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米糠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米糠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中间试验。表明了米糠膨化作为米糠浸出制油前处理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米糠制油的先进技术;膨化后的米糠,水分降低30%左右,解脂酶活性得到了有效抑制,贮存性大为提高;用6#溶剂浸出,毛油得率平均为17.5%,出油效率为95%~97%,出率为85%~87%,溶剂损耗平均为4.5kg/t.料,粕残油平均为1.3%左右。本文分析了影响米糖膨化的诸因素与较佳工艺条件,表述了米糠膨化浸出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豆油在生产过程中酸值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预处理和浸出阶段,解脂酶活性是影响油脂酸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在混合油蒸发系统中,水分混入混合油中,是导致油脂酸值升高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浸出毛油酸值的升高,提高了浸出毛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钟科贤 《中国油脂》2004,29(4):56-60
米糠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米糠一次浸出需经历米糠预处理和米糠浸出两个阶段,米糠预处理的方法有3种:蒸炒、造粒、膨化,其中膨化又分为千式膨化和湿式膨化两种方式;米糠的浸出制油工艺过程具有与其他大宗油料不尽相同的工艺、设备要求,主要体现在物料浸出与湿粕脱溶两道工序上.米糠浸出所得到的毛糠油为一种高酸值毛油,采用物理精炼工艺在提高油脂精炼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包括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脂,关键工序是蒸馏脱酸,脱胶、脱色是其至关重要的前处理工序.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毛糠油的原料情况和精糠油的成品质量等级要求,结合化学精炼工艺进行综合精炼或进行各种档次成品油的生产调节,取得物尽其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米糠原料不易保鲜,易酸败,米糠毛油酸值高等特点,阐述了米糠油制取工艺,包括原料清理、膨化或造粒的预处理工艺;浸出、湿粕蒸脱、混合油负压蒸发、溶剂气体冷凝回收的浸出工艺;脱胶、脱色、脱酸脱臭、脱蜡的精炼工艺,分析了米糠油制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菜籽和米糠的理化特性,结合传统菜籽、米糠制油的工艺,设计出一套菜籽、米糠一体的膨化浸出制油工艺,重点阐述了菜籽、米糠重叠工段的主要操作参数和要点.该制油工艺可以增加企业开工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米糠制油要根据米糠原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及相应的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室温通风(18±2)℃及高温高湿(温度50℃,70%湿度)储存的米糠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制备的米糠浸出毛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储存条件对米糠及米糠毛油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吸附脱色试验,研究储存条件对其浸出毛油脱色难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储存条件均会使米糠的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升高;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室温通风储存下米糠浸出毛油色泽变化不大,过氧化值呈波动小幅增长,储存10 d的米糠制备的米糠毛油经脱色后色泽接近米糠油国标二级标准;然而米糠经高温高湿储存6 d后,因发热霉变和严重酸败,其浸出毛油酸值大幅度升高,过氧化值降低,毛油色泽呈黑棕色,并有难闻的霉变味,对其进行吸附脱色时活性白土用量达到油质量的13%仍难将其色泽脱除,达不到米糠油国标四级色泽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浅谈米糠膨化浸出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平 《中国油脂》1997,22(4):18-19
论述了当前影响我国米糠浸出制油的因素,以及米糠油浸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微波方式处理米糠,通过常温贮存试验观察其油脂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米糠其油脂酸值上升的趋势不同,可能与米糠中酶的活性有关;第1阶段贮存试验中,米糠1#开始2 d内油脂酸值(KOH)增加了3.89 mg/g,米糠3#油脂酸值(KOH)增加了17.4 mg/g,而经微波处理后米糠1#开始5 d内油脂酸值(KOH)仅增加了0.69 mg/g;在第2阶段贮存试验中,未经处理的米糠4#在贮存98 d内油脂酸值(KOH)增加了104.56 mg/g,而经微波处理7的米糠4#油脂酸值(KOH)仅增加了11.97 mg/g,微波处理4的米糠4#油脂酸值(KOH)增加了34.85 mg/g;比较表明微波处理能较好地稳定米糠。  相似文献   

12.
一级米糠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生产一级米糠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糠粞分离和米糠挤压膨化工艺,有利于米糠原油质量的提高。利用物理精炼技术对高酸价米糠原油进行脱酸,使油脂损耗显著降低。米糠油脱蜡和分提是精炼一级米糠油较重要的过程。本工艺实际生产结果表明,一级米糠油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成品油得率比传统工艺生产的得率提高了12%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贮藏时间的米糠为原料,研究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米糠未稳定化制备的米糠毛油,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增加米糠毛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着米糠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与未稳定化处理制备米糠毛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相差幅度增加;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毛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仅亚麻酸含量显著下降,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毛油碘值和皂化值没有显著影响;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显著降低米糠毛油磷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随着米糠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与未稳定化处理制备米糠毛油磷脂含量相差幅度增大;此外,米糠挤压稳定化处理可显著提高米糠毛油谷维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光光度法评价米糠毛油和脱酸油的色泽变化,对比研究了碱炼、醇萃取、吸附剂吸附3种脱酸方法的精炼效果.结果表明:高酸值米糠毛油的色泽主要呈现在黄色和红色范围内,色泽与酸值不相关;采用醇萃取能有效脱除米糠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且能够脱除米糠毛油中部分有色物质;高酸值米糠毛油适宜采用醇萃取脱酸,低酸值米糠毛油可以采用吸附剂吸附脱酸.  相似文献   

16.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米糠油,对比分析不同提取方式对米糠油的提油率、蜡含量、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数、皂化值、β-胡萝卜素和γ-谷维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米糠油,在40 kHz下超声处理20 min,提油率可达14.2%,为正己烷萃取的91.6%。对米糠油的理化性质分析发现,超声处理显著增加了米糠油中蜡含量、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数,因此超声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对提高米糠油的β-胡萝卜素和γ-谷维素含量,以及改善抗氧化活性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利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米糠油可以获得较好的提油率,并且提高β-胡萝卜素和γ-谷维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提取米糠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市购米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米糠油,并对毛糠油的简化精炼工艺进行研究。原料经微波预处理降低解脂酶活性后,利用超临界CO2分段萃取,先后控制条件15MPa、32℃、1.0h和35MPa、40℃、4.0h获得毛糠油Ⅰ、Ⅱ。用二乙醇胺处理毛糠油Ⅱ,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二乙醇胺法精炼毛糠油的最佳条件为:二乙醇胺加入量为油重的9%,精炼温度为50℃,振荡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精炼毛糠油,油脂酸价可降至0.85mgKOH/g,酸价降低率达到94.33%。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二乙醇胺法精炼综合处理所得米糠油清澈、透明,谷维素含量为1.73%,色度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从原料米糠中分离出纯稻米胚和纯米糠,利用溶剂浸出法分别提取其中油脂并进行品质分析对比,以研究稻米胚及米胚油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稻米胚粗脂肪含量27.06%,粗蛋白含量19.50%,粗纤维含量4.88%,比米糠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粗纤维含量降低;米胚油的酸值(KOH)、过氧化值、维生素E含量、谷维素含量、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21.7 mg/g、6.1 mmol/kg、43.18 mg/100 g、0.47%、3.07%,与米糠油相比,米胚油的酸值(KOH)降低了23.8 mg/g,过氧化值降低了1.7 mmol/kg,维生素E含量提高了17.18 mg/100 g,植物甾醇含量相差不大,谷维素含量降低0.93个百分点。米胚油在酸值和维生素E含量方面较米糠油具有明显优势,新鲜稻米胚既可以直接作为营养丰富的产品,也是优质食用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对米糠油国标酸值等几个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米糠油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行米糠油标准GB19112-203中米糠原油酸值,米糠一级油酸值、烟点、色泽、冷冻试验时间等指标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这些指标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米糠油精炼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糠油对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治疗高血压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米糠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油。毛米糠油酸值较高,难以控制,精炼米糠油的工艺难度大、炼耗高。通过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进,采用物理精炼与化学精炼相结合的新方法来制取高质量、低炼耗的一级米糠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