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食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方法 参照国标GB/T 19681-2005及欧盟标准方法, 采用watere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苏丹红I进行测定。结果 平行进样RSD小于2%, 标准曲线时相关系数能达到0.999以上, 平均回收率为90.4%, 最低检出限为0.02 μg/mL。对不同种类食品的前处理方法、标准曲线的制备、液相色谱的条件进行了改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完全能满足食品中苏丹红I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贵州省餐饮服务食品中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胭脂红和苏丹红5种色素进行检测与分析, 掌握我省餐饮食品安全状况。方法 根据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SNT 1743-2006《食品中诱惑红、酸性红、亮蓝、日落黄的含量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2012~2015年贵州省餐饮服务食品中5种色素进行检测, 按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名单》判断是否合格。结果 3054批食品中, 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胭脂红和苏丹红的合格率分别为95.6%、99.1%、98.5%、99.3%和100%。结论 贵州省4年内餐饮服务食品中色素的总体安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准确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方法 用乙腈提取样品中的苏丹红,经漩涡超声离心后,将乙腈层倾倒出;用乙腈重复提取,合并乙腈层,旋转蒸发至干。用乙腈转移至凝胶色谱进样小瓶,通过凝胶色谱的净化,用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其中凝胶色谱柱为Bio-BeadsTM S-X3 Beads,液相色谱柱为Waters C18 (4.6mm × 150mm × 5μm),液相色谱流动相为乙腈-水(v/v,90:10)。结果 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出限均能达到10 μg/kg,满足国标要求。标准加入量为0.16μg/mL浓度时辣椒粉的回收率为92.5~97.5、辣椒酱的回收率为83.8~87.5、香肠的回收率为82.5~98.8,相关系数0.9995以上,且重复性良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Ⅲ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Symmetry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用乙腈-丙酮(80-20):水=95∶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04 nm,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15℃。利用色谱检测苏丹红Ⅲ的浓度在0.03μg/m L~101.86μg/m L时,组分的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Ⅲ的线性方程为A=26 310ρ-911.78(ρ:μg/m L),R~2=0.999 2。该方法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较强。检测的4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7.33%~100.00%之间,符合测定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苏丹红Ⅲ的测定。通过质谱,进一步验证了食品中苏丹红Ⅲ的存在。利用质谱检测到,苏丹红Ⅲ的分子离子峰为m/z 353,主要碎裂成m/z 156和m/z 197。  相似文献   

5.
市场信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检测。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据介绍,该标准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相吸附和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样品中辣椒色素和番茄色素对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结果的影响,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HPLC技术在食品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保障。HPLC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欢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检测技术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效。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食品分析中能够有效检测食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情况以及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概况以及分析原理,并着重论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加大对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的监控力度,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修改部分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今后,将在乳制品发证检验中增加微生物、非食用蛋白水解液等检测要求;在肉制品发证检验中增加胭脂红、苯甲酸检测要求;在酱腌菜产品发证检验中增加苏丹红、工业盐和对羟基苯甲酸酯检测要求;食醋产品发证检验中增加工业冰醋酸检测要求;在饮料发证检验中增加香精香料和甜味剂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该局勒令召回419 种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其中包括麦当劳、亨氏和联合利华的部分产品。针对此举,我国也迅速做出反应。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1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苏丹红,为何令人闻之色变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  相似文献   

9.
“苏丹红事件”在全国食品行业引起轰动之即,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检测。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据介绍,该标准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相吸附和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样品中辣椒色素和番茄色素对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结果的影响.解决了国外检测标准适用范围窄、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成本高等不足。该标准还适用于含有苏丹红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添加剂的化学原料。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又有突破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食品化学检测专家组已研发出一套新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对位红,这也是他们继攻克苏丹红、孔雀石绿检测技术之后,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据介绍,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经过努力,在闽南地区率先建立起这套“对位红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既可快速检出对位红,又可同时定性定量检出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这一新的检测方法与欧盟检测苏丹红色素项目的方法是等效的,是欧盟认可的检测方法。另外,相关的液相串联质谱确证方法也正在积极研究中。(消息来源:《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的原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苯甲酸进行检测,通过对测定方法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在95%置信概率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果汁类饮料中苯甲酸进行检测的扩展不确定度U=12.688 mg/kg。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苏丹红Ⅰ号的单扫示波极谱测定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快速、简便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Ⅰ号,探讨了测定食品苏丹红Ⅰ号的单扫示波极谱法。在10%丙酮介质中,苏丹红Ⅰ号在电位Ep-0.860Ⅴ(vs·SCE)产生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催化波,在0.2~5.0μg10ml范围与波高呈良好的直线关系,相关系数r=0.9992。最低检出限为0.05μg10ml。用标准加入法测得试样加标回收率为84.0%~98.5%,RSD为4.6%。该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快速,适用于辣椒制品、火锅汤料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信息链接     
《中国酿造》2005,(6):15
针对“苏丹红”新动向,全国质检系统——严把五道关口,确保食品安全针对近期对可能含有苏丹红的辣味制品、番茄酱制品进行的专项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全国质检系统正在重点采取以下5项措施:1依法严厉查处含苏丹红的食品及原料,所有检出含苏丹红食品及原料一律强制收回。2责令所有辣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严格自查。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3全面加强对可能含有苏丹红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执法检查。4强化对生产苏丹红化工染料企业的监管,严防流入食品生产加工领域。5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后续监管,切实从源头上把好…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难发现多数食品安全事件是因食品生产商为迎合标准的要求或消费者对食品色泽的需求,在生产时“以次充好,以假替真”,如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咸鸭蛋中使用苏丹红、工业酒精勾兑等等。此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检测变得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食品安全检测包括食品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各种农兽药残留的检测、种有害毒素的检测以及各种非法添加物等危害因子的检测等,现阶段传统的基于大型仪器的检测方法仍被大量用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检测和确证,如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等,这些方法在应用到现场快速检测时经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因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运而生,而基于纳米材料的检测新方法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本刊记者幸采访到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陈伟教授,请他介绍最新的基于纳米材料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董文锋 《中国食品》2011,(14):68-69
加入吊白块,就可以让加工出来的腐竹更白更有韧性;乳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能提高蛋白质检测值;用苏丹红染色,含辣椒的食品变得更红更鲜亮。近段时间,食品安全问题,一再触及公众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I~IV的方法。方法用乙腈提取样品中的苏丹红,经漩涡超声离心后,将乙腈层倾倒出,用乙腈重复提取,通过凝胶色谱的净化,用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其中凝胶色谱柱为Bio-BeadsTM S-X3 Beads,液相色谱柱为Waters C18(4.6 mm×150 mm,5μm),液相色谱流动相为乙腈-水(V:V,90:10)。结果 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出限均能达到10μg/kg,满足国标要求。标准加入量为0.16μg/m L浓度时,辣椒粉的回收率为92.5%~97.5%、辣椒酱的回收率为83.8%~87.5%、香肠的回收率为82.5%~98.8%,相关系数0.9995以上,且重复性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食品中苏丹红I~IV,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浅谈食品安全应从食品添加剂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食品添加剂及非法食品添加物入手,分析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出现的苏丹红、吊白块、孔雀石绿、硫磺熏制的粉丝、蜜饯、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以及超标准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担忧,影响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所使用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学习.通过行业协会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合理选购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相似文献   

19.
食品营养专家为我们总结出防范有毒食品的3大招数 第1招 饮食多样化 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有毒物质要对人体造成危害,都是一定的摄入量为前提的。以苏丹红为例,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20.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苏丹红I残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设计合成苏丹红I衍生物,将其与明胶用混合酸酐法合成苏丹红I-明胶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苏丹红I多克隆抗体.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颗粒大小为24.5 nm的胶体金,并制备苏丹红I-BSA抗原-胶体金复合物,组装检测试纸.实验结果表明,试纸条法的苏丹红I检测线为15 μg/kg,抗苏丹红I抗体与苏丹红Ⅱ、Ⅲ、Ⅳ均无交叉反应性,与高效液相测定差异不显著.检测时间5min,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I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