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国是当时欧盟第一个开始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并一直处于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世界前列,这为欧盟乃至全世界各国电力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样板.阐述了英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历程及模式,分析了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教训,提出了对国内电力市场发展的借鉴建议,从而稳步推动国内电力市场化进程,实现整个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期权的发电权交易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江  彭文兵 《华东电力》2007,35(1):37-40
提出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交易以及服务行业,引入金融衍生工具优化电力市场运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电力工业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包含发电侧、输配电环节、用电侧三个部分,基于期权模式下的发电权交易是对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电力交易模式的一种新的、有益的探索.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原则、交易模式等.研究发电权定价模型,并以实例说明应用情况.认为应用发电权期权交易可以提高发电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发电商市场运营风险,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推进售电侧市场化的制度设计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剖析了当前形势下中国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困难所在,研究了售电侧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揭示了售电侧改革对形成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和开展需求响应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制度设计与建议,其中包括采用管制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售电主体、采用互联网手段加强用户侧的培育、分类建立差异化的售电主体准入机制、采用市场机制激励售电商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建立公益性售电商应对托管状态下的用电需求、建立公平透明的售电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力生产环节的英美电力市场成本覆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欧美国家成熟的电力市场运营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有重要的借鉴经验。从电力生产成本覆盖的角度,以英国电力库时期、NETA时期和美国PJM时期电力市场为例,在简单介绍3种电力市场模式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对比三者在电力生产环节——发电侧、输电侧、变电和配电侧的成本覆盖情况,以宏观介绍和微观比较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在不同时期及市场环境下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与规则。  相似文献   

5.
发电侧电力市场与系统调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渡渡  谭晓天 《湖南电力》2000,20(1):17-18,24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网管理模式日趋落伍。从电网调度的角度阐述了在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对发电侧电力市场运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发电侧电力市场中输电计费模式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阮前途  杨华 《电网技术》2012,36(1):207-212
按《电力改革法案》的总体要求,菲律宾逐步推进行业结构重组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成为继新加坡之后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最快的亚洲国家。介绍了菲律宾电力市场发展的背景和历程,分析其治理结构、市场设计、竞价规则、调度运行程序和电费结算机制等,指出菲律宾电力市场发展的最新动向,如实施零售竞争与开放、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和开展负荷侧竞价等,最后总结了菲律宾电力市场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售电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推进"售电业务放开,售电市场化",引入社会资本和竞争机制,实现售电业务市场化运作。中发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的出台,为电力设计企业参与售电侧改革,拓展新兴业务、进入售电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是在分析售电侧改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在广州、深圳售电公司调研情况,提出电力设计企业在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政策下的售电业务运营模式、业务形态和业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提高电力行业生产效率 ,实现公平竞争 ,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发电侧电力市场建立的目的和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阐述了电力行业的一些基本特点 ,分析和研究了建设我国发电侧电力市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指出目前阶段建设发电侧电力市场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了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两次大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特点,意在为工作在电力系统,关心电力市场化改革、却对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缺少系统了解的同志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电力需求侧管理运作模式。说明了四川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理由。分析了政府主导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适合四川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化运作方法和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越南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建设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林 《华东电力》2008,36(1):67-70
介绍了越南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建设的近况,包括新电力法的主要内容、电力工业结构重组与资本化和电力市场建设的路线图,并着重介绍了目前正在运营中的内部模拟市场。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开始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来,秘鲁电力行业得到大力发展,市场化交易环境促进了电力投资,电力投资的加大进一步加强了秘鲁国内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介绍秘鲁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及改革进程,阐述改革进程中制定重要法律的意义。秘鲁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同时形成了良好的电价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对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进行改革前的韩国电力行业概况及促使其改革的原因,详细阐述韩国电力行业改革方案及改革的进展情况.介绍了韩国目前电力市场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构成.  相似文献   

14.
符合国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至复  曾鸣 《电网技术》2007,31(10):74-78
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体系选择所面临的基本形势,讨论了单一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单一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和三级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利弊,认为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综合考虑了资源优化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符合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规律,是一个成本小、收益大且能够循序渐进实现电力改革长远目标的市场模式,应作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基本模式。在借鉴了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实现三级电力市场统一开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朱敏  Zhu Min 《现代电力》2005,22(3):94-98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迈出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第一步的国家之一,其电力工业结构和市场机制自1990年私有化以来,仍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善.本文对英国电力工业第三次大规模改革的起因、理论依据、发展过程及实行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可为其他国家电力工业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和建立发电侧竞争市场,需求方很快也会引入竞争,并建立完全开放的双边电力市场。研究供给侧和需求侧如何建立有效的报价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者将所有发电公司看成供给方,把所有买电代理商看成需求方,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报价问题看成是他们向市场的投标问题,并根据市场确定的规则,总需求电量将在某一价格下完成交易,因而它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双方叫价拍卖问题。通过对双方叫价拍卖的交易规则进行描述,针对供给方的生产成本和需求方的估价是私有信息的情况,建立了完全开放的双边电力市场中供给和需求双方叫价拍卖的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博弈模型,并求解贝叶斯纳什均衡,给出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均衡报价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力市场的实施方案和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曾鸣  程芸  丁声高 《电网技术》2000,24(2):69-73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近期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电力工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区域性和全国性电力市场的建立和运营可能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它们的解决方案、电力市场总体框架、建立和运营电力市场的具体模式、行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电力企业的运营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力商品特点的分析,从中国电力系统当前所面对的行业格局、改革格局和竞争格局等多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电力企业的运营格局,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的建立和电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要求电力行业加快“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两个替代的步伐。电力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易、价格、结算、风险管理等复杂难题制约了零售市场的发展。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碳中和驱动下的电力市场零售平台的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基于电力零售平台的交易模式。文章首先依据广东零售市场交易情况,阐述电力零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而后依据碳中和对售电平台的要求,设计电力零售平台的功能架构和系统架构;最后基于电力零售平台提出交易模式,引入碳信号实现电力市场低碳运转,旨在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电力市场中输电与配电分开的方略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电力市场和电力工业改革的发展,将输电与配电分开日显重要。该文根据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国家电力公司改革的要求,提出了2种新的输配电分开模式。对这2种模式的功能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输电与配电服务价格的基本构成和调控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