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机场跑道地下穿越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存在着在运营跑道下实施地下穿越的可能性,在运营跑道下实施地下穿越难度很大,而目前国内外软土地区在跑道下实施地下穿越工程很少,因此论文通过研究分析了服务车道地下穿越跑道区域的可行性及方案.首先在分析浦东机场地质条件、线路布置、线路断面以及施工的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明挖法、管幕箱涵法、盾构法等几种不同方案的实施方案和效果,并从安全、工期、经济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研究得出在浦东机场已有跑道下实施地下穿越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建议实施方案,为浦东机场进一步规划细化和服务车道地下穿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飞行区消防给水系统是民用运输机场消防救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应从消防救援的全局考虑。在现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应结合使用机型及机场现有消防保障设施进行设计,从而确保机场消防安全。以江苏某机场为例,对飞行区消防给水系统的不同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颖 《山西建筑》2015,(5):80-82
依托上海软土泥水平衡盾构下穿虹桥机场段工程,针对不同地层条件的地下穿越机场飞行区工程,根据机场线形、穿越断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了合理的穿越施工方法和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监测技术,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控制措施,满足了飞行区的安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民用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计要点。通过对比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的优缺点,认为应优先选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作为跑道消防取水点。同时,对机坪消防给水管网布局优化及机坪消火栓布置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建设的介绍,根据目前浦东机场飞行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和管理上状况,提出今后系统建设的设想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在机场道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场常用除冰雪方法入手,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用于道面融冰化雪的作用机理、导电组分材料的选取和碳纤维的优良特性。结合机场飞行区道面的特殊性,通过对具体应用中碳纤维掺量及拌和要求、导电混凝土层厚度、电极布置和加热方案的选择等几个涉及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阐明碳纤维导电混凝土作为新型功能混凝土材料在机场飞行区道面融冰化雪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郑州某大型地下综合管廊在道路下穿越既有西气东输管道,穿越方式、建筑布置是设计难点。由于初步设计采用的矩形顶管保护方案无法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所以施工图设计提出优化布置方案:即根据综合管廊与西气东输管道的位置、走向及保护要求,优化综合管廊的平面、剖面及附属建筑等布置方案的设计,提出明挖保护穿越,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节约投资。方案设计已通过西气东输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图,并在工程中运用。这可为类似地下工程穿越西气东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道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下道路的实施与管线问存在许多矛盾。由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管线问题展开论述,结合上海市东西通道工程对地下道路与管线的协调布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今后大型城市地下道路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某工厂车间工艺改造为例,结合新增车间地下要避开现有基础,地上要避开各专业管道的要求,对该工厂车间工艺改造结构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钢柱布置、基础布置、地基处理措施作了阐述,以满足车间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潘奇 《城市住宅》2021,28(7):204-205,207
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地下车库大柱网顶板5种布置方案:大板方案、单次梁方案、双次梁方案、十字梁方案、井字梁方案,通过对截面、配筋率、用钢量、混凝土用量及经济性的分析,阐述各布置方案的受力形式及优缺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客观需求选择适合大柱网的顶板布置方案,以供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重庆市渝中半岛地下空间的特点,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安全风险评价研究。首先,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筛选并建立了地下空间开发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模糊评价和变权思想建立了安全风险模糊变权综合评价分析模型;然后,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了重庆市渝中半岛地下空间开发安全风险评价系统,实现了区域整体评价和规划待建轨道工程风险分析的功能;最后,整体评价了渝中半岛地下0~150 m的开发安全风险,并选取某待建轨道工程进行了精细化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评价系统加载了模糊变权综合评价分析模型,完成了渝中半岛地下空间的三维评价,可为穿越该评价区域的规划待建轨道工程辅助选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进入高潮。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由于城市环境复杂、线网规划密集以及建设时间的先后顺序不同,穿越和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的情况不可避免。本文针对城市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不同类型既有结构物的安全影响及其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新建隧道-岩土体-既有结构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重点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应力响应、变形响应特点,进而对结构安全性响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穿越施工高风险的特点,建立了以变形控制为核心的工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形成了相应的控制流程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平  杨红禹  陈志龙  郑苦苦 《规划师》2008,24(10):34-37
停车矛盾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综合效益突出的地下停车场的停车方式已经被逐渐认可。在大都市中心区这类交通流量聚集而土地资源紧缺的特定区域,地下停车场系统的建立已经从理论上被证实其优越性。本文结合地下停车场系统布局形态,分析了地下停车场系统内部通道流线设计的不同类型,并以张家港购物休闲公园地下停车场系统为例,对其系统内部通道流线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Helsinki has developed a dedicated Underground Master Plan for its whole municipal area, not only for certain parts of the city. This work began in the 1980s and from then the City of Helsinki has maintained an underground space allocation plan. On average, under each 100 m2 of surface area in Helsinki there is 1 m2 of underground space. Consequently, there are still many underground resources for future needs existing within the whole city area. The Underground Master Plan of Helsinki shows both existing and future underground spaces and tunnels, as well as existing vital access links to the underground. It also includes rock resources reserv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s yet unnamed underground faci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ster plan has resulted from a long-term commitment of many public and private stakeholders to the planning process, the creation of a suitable legal framework and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 on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underground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下穿立交桩基托换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下穿地下空间所遇到的问题愈加频繁,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与施工方案。以郑州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穿越立交桥进行桩基托换为研究对象,结合广州、深圳和香港地区桩基托换工程经验和现有技术水平,详述了盾构隧道穿越桥梁进行桩基托换的设计难点和重点。本方案具有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对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等优点,对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桩基托换的施工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现状和难点,结合平面布局,对比不同规范对地下建筑防火措施的要求,提出在仓储、卸货、附属办公等功能区域和商业空间之间采取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合理运用下沉广场和防火隔间,防火分区距离下沉式广场安全区出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 m,地下商店等和地铁站厅之间应以通道形式相连,地下商业步行街的商铺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单元抑制火灾蔓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监测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离下穿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了施工技术控制要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鉴于设计和使用要求,近距离地下穿越工程大量涌现,形成了土体-相互穿越结构群复杂相互作用体系。多个地下结构出现近距离穿越情况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与临近土体以及结构之间均存在动力相互作用,地下穿越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更加复杂。基于对大量实际近距离穿越工程案例的归纳整理,将地下穿越结构大体分为隧道相互穿越体系、隧道穿越地铁车站体系、地铁车站相互穿越体系。在总结地下穿越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各穿越体系地震响应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三维边界元法计算了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的应力重分布和变形。不仅分析了厂房稳定性的应力条件,还考察了开挖引起的围岩能量变化对厂房稳定性的影响。 该厂房处于高应力区,由三个大洞室和许多与它们相连接的管道组成,所以厂房围岩的应力重分布和变形是一个典型而又复杂的空间问题。为此采用了特别适于处理空间问题的边界元法。在计算中又采用了笔者提出的“数值积分的非均匀精度法”有效地节省了计算机时。 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厂房与管道的连接处附近应力集中相当严重。同时也证实,就大型岩石工程的空间课题研究而言,无论在输入数据准备量、计算机时和结果的精确度方面,边界元法都显著优于有限元法。 我们认为,这分析结果对类似的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稳定性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参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2007.8)和《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2008.8)的编研,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实践,从国家、地方两个层面总结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发展历程;着重对最新通过的《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进行解读,从地下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