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结合腐蚀后的表面微观形貌及EDS能谱分析,研究了MoO42-与Zn2+对AZ3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协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0.005 mol/L Zn2+与0.05 mol/L钼酸钠联合作用,可有效抑制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Zn2+促进MoO42-在合金表面的吸附,缓蚀效果优于单一的钼酸盐缓蚀剂。缓蚀机制是:钼酸盐与Zn2+协同作用,使镁合金表面形成更为致密的钝化膜,从而抑制镁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陈琳  陈静  苏洋 《表面技术》2013,42(5):24-28
通过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AZ63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孔蚀行为,考察缓蚀剂磷酸钠和复配剂氟化钠对AZ63镁合金孔蚀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AZ63镁合金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增加会使镁合金的孔蚀倾向增大,但NaCl质量分数超过5.5%后,击穿电位与再钝化电位差值的下降幅度显著减小;Na3PO4能够有效阻止AZ63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PO43-浓度增加使E b值增大,2.0%Na3PO4对镁合金的缓蚀率达到92.8%;NaF溶液与Na3PO4复配可减缓AZ63镁合金的腐蚀速度,添加0.16%NaF时,极化电阻增大至3092Ω·cm2。  相似文献   

3.
用在磷酸、丙二醇和水组成的抛光液中的失重率和磷化膜的盐水腐蚀实验以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抛光工艺对AM60镁合金抛光效果、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及AM60镁合金在磷酸系抛光液中的抛光机理.结果表明,用磷酸体积分数为60%~70%的抛光液,在温度40~50℃下抛光3~5 min,得到了较好的抛光效果,同时提高了磷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文摘辑要     
《表面工程资讯》2012,(6):54-59
AZ91D镁合金用复合缓蚀剂缓蚀行为的研究采用腐蚀试验、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对自主研发的用于抑制镁合金在3.5%NaCl中腐蚀的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添加复合缓蚀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效率高达91%,此时AZ91D镁合金的静态腐蚀速度小于20.06g/(m·h);复合缓蚀剂同时抑制了镁合金腐蚀的阴极和阳极过  相似文献   

5.
在碱性抛光液条件下,研究了氧化型缓蚀剂亚硝酸钠(Na NO2)对7003铝合金化学机械抛光(CMP)粗抛作用的影响机制。通过静态腐蚀试验及电化学实验分析了Na NO2对铝合金的缓蚀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a NO2的含量及p H值对铝合金CMP过程的作用机制,并对抛光后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碱性抛光液条件下,当Na NO2的含量为0.5%时,能够有效促进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抑制铝合金在抛光过程中腐蚀速度,其缓蚀率为87.41%;Na NO2的加入,虽然降低了材料去除率,但提高了铝合金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同时,发现抛光液的p H值对材料去除率影响较大,分析得,当p H=10时,抛光后的材料去除率最大,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6.
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Na_3PO_4对AM60镁合金在模拟汽车冷却液中的缓蚀性能,考察了缓蚀剂浓度、腐蚀介质温度和浸泡时间对缓蚀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当Na_3PO_4的浓度为0.6 mmol/L时,AM60镁合金的缓蚀效率高达84.58%,长时间浸泡和高温时缓蚀效果不明显,更适合于在汽车模拟冷却液中对AM60镁合金进行短时间的缓蚀保护。  相似文献   

7.
刘静  赵旭辉  唐聿明  左禹 《腐蚀与防护》2012,(3):186-189,230
采用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开路电位监测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环氧涂层中锌铬黄颜料对镁合金的腐蚀防护作用,并分析了其防蚀机理。结果表明,锌铬黄防锈颜料均匀分散在涂层中,增强了涂层的屏蔽性能以及涂层与镁合金基体的结合力;在3%NaCl水溶液中,锌铬黄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它依靠铬酸根离子的阳极钝化作用形成钝化膜,阻滞了阳极腐蚀过程,造成涂层试样开路电位正移,使涂层试样的阳极极化增大。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在含有溴离子的醋酸溶液中的腐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浸泡试验及电化学试验,对304、254 SMO和HastelloyC-276三种材料在醋酸和含有Br^-离子的醋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测试。用SEM和XPS分析点蚀形貌。结果发现材料表面所形成的钝化膜中含有Cr2O3和MoO2,对材料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AZ31镁合金在3.5wt%NaCl溶液中的抗腐蚀和活化性能,通过浸泡、电化学阻抗谱、恒电流和动电位极化扫描试验研究了偏钒酸铵及固溶退火处理对AZ31镁合金自腐蚀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钒酸铵能抑制AZ31镁合金的腐蚀,当0.5%偏钒酸铵加入到3.5wt%NaCl溶液时,合金的缓蚀率高(65.7%),自腐蚀电流小,为0.0033 mA/cm2。在-1.0 V下合金的电流密度高达30.0 mA/cm2,开路电位Eocp和活化电位Eact分别为-1.60 V和-1.35V。AZ31镁合金经350℃固溶4、8、16和24h,与铸态合金相比,其放电电位和耐蚀性有所降低。可是,随固溶时间延长,合金元素固溶度增大,结果导致合金放电性能和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腐蚀电位分析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经钝化的镀锌钢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镀锌钝化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分为三个阶段:钝化膜的溶解、镀锌层的阴极保护和钢基体的腐蚀.浸泡初期主要受Cl-浓度影响,且浓度越高腐蚀越严重;浸泡中期,随着Cl-浓度增加镀锌层耐腐蚀性能先减小后增大,在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表面形貌观察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混合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和苯甲酸钠在去离子水中对金属钆、La(FeSi)13合金电偶腐蚀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添加0.05mol/L BTA与0.05mol/L苯甲酸钠的去离子水中,当La(FeSi)13合金、金属钆与304不锈钢形成电偶对时,其耐蚀性比在去离子水中有大幅提升,La(FeSi)13/钆、304不锈钢/钆、304不锈钢/La(FeSi)13三种电偶对的缓蚀率分别达到了90.5%、93.5%和96.5%;苯并三氮唑和苯甲酸钠能够有效抑制以上金属间的电偶腐蚀。  相似文献   

12.
以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PAAS)为基础,将聚丙烯酸钠、钼酸钠、D-葡萄糖酸钠、苯并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等物质按一定比例复配成无磷缓蚀阻垢剂配方,采用碳酸钙沉积法评价其阻垢性能,用旋转挂片法和电化学法评价其缓蚀性能。优选出的最佳缓蚀剂配方为:聚丙烯酸钠15mg/L、D-葡萄糖酸钠14mg/L、苯并三氮唑13mg/L、钼酸钠18mg/L、六次甲基四胺14mg/L,其阻垢率为92.63%,缓蚀率为92.78%。该配方具有无磷、无毒、高效、环保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304 不锈钢在氯化钠介质中点蚀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郝震  戴恒彪  李广州  丁毅  孟宪虎 《表面技术》2015,44(4):123-126,131
目的研究钼酸钠、葡萄糖酸钠及其复配物在氯化钠介质中,对304不锈钢点蚀的缓蚀作用。方法对钼酸钠、葡萄糖酸钠按不同配比进行复配得到不同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法分别测试在这几种缓蚀剂存在的条件下,304不锈钢在3.5%(质量分数,后同)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结果单组分的钼酸钠、葡萄糖酸钠对在3.5%NaCl介质中的304不锈钢点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两种缓蚀剂有明显的协同缓蚀效应。结论当复配缓蚀剂配比为c(钼酸钠)∶c(葡萄糖酸钠)=2∶1时,其缓蚀效果达到最佳,点蚀电位为436 mV。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Sodium sulfurbattery ,anew typehightemper aturebattery ,hasattractedmuchattentionfromtheinternationalautomobileandenergyindustrysinceitwasdevelopedmorethanthirtyyearsago[1~ 5] .Manyproblemsoccurringinthecourseofcommercializationandapplicationc…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以及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硅酸钠对5083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点蚀性能的影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硅酸钠的加入使得5083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点蚀电位正移。通过EIS试验和浸泡腐蚀试验可进一步得出:体系中硅酸钠水解使得溶液中OH-浓度增加,铝合金表面钝化膜和Al2(SiO3)3沉淀膜增厚,从而较好地抑制了铝合金表面的点蚀,基体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焦磷酸钠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焦磷酸钠的加入导致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电位正移,主要通过抑制钢筋的阳极电化学过程起缓蚀作用。其缓蚀效果随焦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含0.04mol/L 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当焦磷酸钠浓度为0.03mol/L时,其缓蚀效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17.
徐婷  张阔  杜敏 《表面技术》2020,49(11):33-40
目的 针对锌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状况,筛选有效的缓蚀复配体系,进一步研究多聚磷酸钠和硫脲的缓蚀剂复配体系在模拟酸性海洋大气环境中对锌的腐蚀影响,探讨复配体系对锌的缓蚀机理。方法 利用失重法评价复配体系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缓蚀性能,并利用强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 在40 ℃时,pH=4、0.3 mol/L的NaCl 溶液中,质量比1∶4的多聚磷酸钠和硫脲复配缓蚀剂能够有效抑制锌和热镀锌的腐蚀,缓蚀率分别达到92.19%和91.39%。该复配缓蚀剂对锌在气相环境中的腐蚀同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5、40、60 ℃时,缓蚀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80 ℃时,缓蚀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弱。通过表面成分分析发现,添加复配缓蚀剂后,在锌表面出现了N、S、P三种新元素。结论 多聚磷酸钠和硫脲的复配体系是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复配缓蚀剂中的多聚磷酸钠能够在锌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硫脲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容易吸附在锌的表面,所以它能填充膜的间隙,并与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多聚磷酸钠和硫脲共同作用可以使锌表面形成更致密、更稳定的膜,从而增强对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在200 mg/L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铀钛合金表面氧化物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铬酸钠属于阳极型钝化剂,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溶液温度对铬酸钠的缓蚀效率影响较大,溶液温度高于45℃时,加入100 mg/L的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具有加速腐蚀作用。XPS分析表明,铀钛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中铀的氧化物存在两种形式,最外层为UO2+x,内层为UO2;加入铬酸钠后,钝化膜最外层含有UO2+x和多种铬化合物,厚度小于3 nm。  相似文献   

19.
硫对钢材碱性腐蚀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硫对钢材的腐蚀是石油化工行业、造纸工业及氧化铝生产行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研究表明,纯氢氧化钠溶液中S2-质量浓度达到5 g/L时,3.5 mm厚的CT20碳钢的腐蚀寿命只有6 h,且16Mn钢在含有5 g/L的S2-的铝酸钠溶液中腐蚀速率高达151.21 mm/a。综述了碱性条件下S2-,S2O2-3,SO2-3和SO2-4等4种形态的硫对钢材腐蚀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苛碱条件下S2-对钢材腐蚀的研究进展。拜耳法是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常用方法,在生产过程中,硫以S2-,S2O2-3和少量SO2-3,SO2-4的形态转入铝酸钠溶液,给生产设备带来严重的腐蚀危害。目前,铝酸钠溶液中硫对钢材腐蚀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各种形态的硫在铝酸钠溶液中同时存在时对设备材质具有耦合腐蚀效应:当向5 g/L S2-的铝酸钠溶液中加入5 g/L的S2O2-3时,16Mn钢的腐蚀速率由151.21 mm/a迅速下降至8.66 mm/a。最后,对耦合腐蚀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研究TC4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微动磨损行为,分析不同摩擦副材料下载荷与磨损形貌、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动磨损机制是粘着磨损-疲劳脱层-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腐蚀介质下摩擦系数曲线比干空气的低且平稳;Al_2O_3/TC4摩擦系数曲线波动较大,载荷较大时由微动转为往复滑动。Si_3N_4/TC4磨损量和磨损率均比GCr15/TC4的大,GCr15/TC4耐磨性优于Si_3N_4/TC4,GCr15球作摩擦副材料时磨损性能最好。TC4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失重是由机械磨损、腐蚀和磨损的交互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