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AB-8大孔树脂法去除车前草粗多糖中蛋白质的适宜条件。采用动态吸附和解析实验对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40mg/mL,上样流速0.5 mL/min,上样液pH值7.0;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洗脱速度2 mL/min,洗脱体积2.5BV(1BV=20 mL)。纯化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车前草粗多糖中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蛋白去除率为84.83%,多糖保留率为88.32%。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发芽糙米粗多糖进行纯化,通过比较活性炭吸附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三种方法的脱色效果,以及Sevage法、三氯乙酸法、酶与Sevage结合方法三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筛选出发芽糙米粗多糖脱色、脱蛋白的最佳方法。分别比较了DEAE-Sepharose CL-6B、DEAE Fast Flow、DEAE Sepharose 52三种柱层析填料对糙米粗多糖的层析纯化效果,筛选出最优填料。并对纯化后的发芽糙米多糖各组分进行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发芽糙米粗多糖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86.57%,多糖损失率为28.96%。酶-Sevage法脱蛋白效果较好,且多糖损失率低,脱蛋白率为74.36%,多糖损失率为14.09%。对发芽糙米多糖进行柱层析的最佳填料为DEAE-Sepharose CL-6B。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其平均分子量,水洗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为1.47×105 Da,盐洗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9.62×105、5.59×106、3.15×105 Da。结论:确定了针对发芽糙米粗多糖的去除蛋白质和脱色的方法,并筛选出最佳的柱层析填料,分离出四个组分发芽糙米多糖,为发芽糙米粗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离逐渐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的不同预处理对贝母多糖纯化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方法,以提高太白贝母粗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方法: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经过已报道的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后,比较其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核酸脱除率、蛋白质脱除率、色素脱除率的影响,以及对多糖损失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太白贝母粗多糖,经过预处理方法1处理过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粗多糖纯化效果最佳,其核酸清除率为58.55%,蛋白质清除率为61.73%。420 nm和470 nm检测波长处色素脱除率在46.14%~64.65%,多糖损失率为43.01%,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25.07%。对于甘孜川贝母粗多糖,经过预处理方法3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粗多糖纯化效果最佳,预处理方法1次之。结论:预处理方法1对于2种贝母多糖溶液的纯化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芜菁多糖两种方法除蛋白效果,并探讨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法、Savage法去除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建立细胞焦亡模型,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芜菁多糖对RAW264.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检测消皮素D (gasdermin D,GSDMD)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18,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除蛋白,多糖保留率为85.9%,蛋白去除率为91.0%;Savage法多糖保留率为77.6%,蛋白去除率为72.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  相似文献   

5.
孟宪军  于磊  冯颖  王阳 《食品科学》2012,33(2):34-38
通过树脂法与传统无梗五加果多糖纯化方法的比较,对树脂法纯化无梗五加果多糖展开进一步研究,筛选出树脂HPD-600和聚酰胺并进行纯化比较。结果表明:树脂HPD-600的蛋白去除率、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分别为66.7%、82.1%、29.8%;聚酰胺的蛋白去除率、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分别为75.6%、88.1%、33.7%。树脂法对无梗五加果多糖的脱蛋白、脱色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蒲公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蒲公英粗多糖,对其脱色和脱蛋白工艺进行研究,并评价纯化前后多糖的体外降血糖能力。以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活性碳、过氧化氢、壳聚糖的脱色效果进行对比,筛选出最佳的脱色方法;以脱蛋白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考察指标,对Sevag法、盐析法、酶-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酶-Sevag法的脱蛋白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优的脱蛋白方法;利用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评价多糖的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大孔树脂S-8脱色效果最优,色素脱除率为86.45%,多糖损失率为18.9%;盐析法脱蛋白效果最优,蛋白质脱除率为85.64%,多糖损失率为20.51%。所得精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当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76.28%。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具有吸附容量大、再生简单、效果可靠等特点,在对总皂甙的粗分离和除去水溶性色素、多糖和无机盐等杂质时都显示出其独特的效果.本文选用了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癞葡萄粗皂甙进行分离纯化,对癞葡萄粗皂甙的进一步纯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文中首先确定了粗皂甙的正丁醇萃取条件,结果得出用正丁醇萃取癞葡萄皂甙次数3次为宜,三次萃取后总萃取率达到89.76%.然后测定了五种大孔吸附树脂(D3520,AB-8、D4520、DA201,S-8)对癞葡萄皂甙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得出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率和解析率为五种大孔吸附树脂之冠,分别为86.18%和92.2%,从而筛选出AB-8树脂对癞葡萄皂甙有较好的吸附率和较高的解吸率,是适合分离癞葡萄皂甙的树脂.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西洋参多糖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西洋参粗多糖,用活性炭法、过氧化氢法和大孔树脂法对粗提液进行脱色;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酶法和酶-Sevag联用法对粗提液的脱蛋白效果。结果:酶结合Sevag法除蛋白效果最好,蛋白脱除率为90.8%,多糖损失率为9.8%;大孔树脂S-8脱色效果最佳,色素脱除率为95.8%,多糖损失率为17.6%。结论:本法用于西洋参粗多糖中色素及蛋白质的去除切实可行,可作为西洋参粗多糖的纯化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洋葱多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选择了Sevag法去蛋白及透析去离子工艺后,重点对大孔树脂AB-8脱除洋葱多糖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吸附动力学过程中,在树脂用量为2 g/20 m L提取液,吸附时间为2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大孔树脂吸附洋葱多糖溶液的多糖保留率和色素的清除率均达到80%左右;在动态动力学吸附过程,在上柱液p H 5.0、温度40℃、多糖质量浓度3 000 m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时洋葱多糖提取液的多糖保留率为85%左右,色素脱除率为83%左右。洋葱粗多糖经过Sevag法脱蛋白,大孔树脂脱除多糖色素,透析去离子等纯化工艺后,最终多糖纯度可以达到89.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树脂类型,以提高贝母粗多糖纯化效果。太白贝母和甘孜川贝母粗多糖提取液分别经过DA201-C型、AB-8型、201×4型、HPD600型共4种不同类型树脂静态吸附纯化后,比较其对贝母粗多糖提取液其核酸脱除率、蛋白脱除率,色素脱除率的影响,以及对多糖损失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201×4型树脂对贝母粗多糖纯化效果最佳,核酸脱除率范围在92.22%~94.41%之间,蛋白脱除率在94.13%~94.95%之间,脱色素率在69.14%~86.07%之间,多糖损失率在62.13%~94.47%之间,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在25.72%~29.82%之间。AB-8型树脂对贝母粗多糖纯化效果次之、其次是DA201-C型和HPD600型大孔树脂。201×4型树脂对贝母粗多糖纯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车前草多糖的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两种方法对车前草多糖脱色。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在60℃下,加入0.75%(m/V)的活性炭,脱色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6.22%,多糖保留率为65.31%。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样pH值为8.0,洗脱流速为2mL/min,洗脱液体积为3BV(1BV=20mL),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9.78%,多糖保留率为89.7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炭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蓝莓果渣花色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果渣花色苷。对比了D101和AB-8两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8.5%、64.7%;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6.7%、61.2%,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均优于D101型大孔树脂,故选用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进行纯化试验。AB-8型大孔树脂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4 h,解吸平衡时间4 h,花色苷溶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上样质量浓度1 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流速1 mL/min。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色价约为纯化前的3倍,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大幅降低,纯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杭白菊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优选树脂纯化杭白菊总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杭白菊总黄酮含量.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杭白菊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AB-8树脂纯化杭白菊总黄酮的工艺参数为:树脂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23.06mg/g(黄酮/树脂),树脂吸附率为89.22%,提取液上样后吸附1 h,用4 BV的7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率可达到96.64%;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杭白菊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纯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槲寄生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俶  倪永年  李莉 《食品科学》2008,29(2):68-71
目的:筛选出分离纯化槲寄生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纯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优化的纯化条件。方法:选择了四种大孔吸附树脂(AB-8、NKA-9、NKA-Ⅱ和D101)用来分离纯化槲寄生中的总黄酮,采用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及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AB-8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柱原液pH值4左右,上柱速度2BV/h,以40%乙醇为洗脱液控制洗脱液流速1BV/h,洗脱液用量为4BV。经AB-8纯化后,槲寄生产品中黄酮的纯度由12.16%提高到43.56%。结论:AB-8大孔树脂可以较好地分离纯化槲寄生黄酮。  相似文献   

15.
利用AB-8大孔树脂对糖厂混合汁浮渣中多酚物质进行提取,基于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上样流速1 mL/min、浓度2.50 mg/mL、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洗脱,AB-8大孔树脂可较好的分离纯化糖厂混合汁浮渣所含的多酚。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孔树脂对玉米花丝多糖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大孔吸附树脂和4种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花丝多糖溶液进行脱色,分析不同树脂的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结果发现,大孔树脂AB-8、D392和D315对花丝多糖溶液均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其中以D315较优,D392和AB-8次之。树脂脱色的最优条件是采用D315,添加量为0.5g/mL,pH6.0,温度45℃;在最优条件下,D315的脱色率达到85.4%,多糖保留率为76.8%;大孔树脂的多糖脱色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多糖保留率成反比;对多糖脱色效果的评价,以脱色率为主要指标,多糖保留率为次要指标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