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蒸汽爆破技术对食品副产物中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以及对膳食纤维的结构特性、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的影响。蒸汽爆破处理可以将膳食纤维中的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增加食品及其副产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提高膳食纤维的品质,以期能将高品质的膳食纤维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提高膳食纤维的利用率。蒸汽爆破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膳食纤维的理化功能特性,有助于更好的开发膳食纤维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一些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众多方法之中,在添加外源酶的作用下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膳食纤维溶解性.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结构...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阐述了以果蔬加工后的废渣为原料开发果蔬膳食纤维的意义,并以苹果膳食纤维为例研究了生产膳食纤维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及其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膳食纤维是指来源于植物的不被小肠消化酶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的多糖和极少量木质素的总和.现代医学已明确膳食纤维与很多疾病的防治相关.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分类、理化性质、生理功效;膳食纤维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作用;着重分析了膳食纤维在常见慢性病防治中的地位,包括糖尿病、结肠疾病、胆石症等.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我国居民膳食纤维实际摄入量以及膳食纤维的参考摄入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挤压提高膳食纤维水溶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对其功能、口感和使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影响.植物性食物残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其主要成分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严重限制其良好资源的利用.大量研究表明,挤压加工能显著提高这类膳食纤维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改善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在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不同富含膳食纤维原料挤压的工艺创新和最佳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挤压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旨在为今后高品质膳食纤维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米糠是稻谷加工的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但由于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低、功能特性差等问题,米糠膳食纤维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及改性对米糠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米糠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芸豆渣的综合利用,对豆渣进行发酵改性,以改善其基本结构并提高其物化特性。利用复合菌系进行发酵,响应面优化制备工艺,分离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发酵前后的膳食纤维进行表观结构及物化特性的分析。发酵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7.47%,提高了11.84%,发酵后膳食纤维含量提高了2.81%。发酵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及膨胀力分别提高了2倍、6倍、1.9倍,吸附性及离子交换能力皆显著优于未处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发酵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发酵后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褶皱更明显,发酵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颗粒明显增多变小且结构呈紧簇蜂窝状,红外光谱图也表明豆渣膳食纤维具有膳食纤维特有组分。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微观结构及物化特性皆有较明显地改善,其具备作为优质膳食纤维地潜能。  相似文献   

8.
粮食加工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主要成分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了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是未来食品加工研究的方向之一。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性质功能,重点总结了国内外粮食加工副产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并对膳食纤维的制备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膳食纤维包括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的聚合物木质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以减少胃肠道慢性发病率,该营养物质在食品加工领域和临床研究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并综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胃肠道的影响,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及膳食纤维对肠道疾病的影响机制,以为之后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营养健康方面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膳食纤维具备的生理功能,使得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甜菜制糖后会产生甜菜粕,甜菜粕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膳食纤维。本文阐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分类及理化性质,并且针对前人的研究总结了甜菜粕膳食纤维的特点,为以后甜菜膳食纤维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膳食纤维测定仪测定食品中膳食纤维。方法以国家标准GB 5009.88-2014中酶-重量法为依据,样品在膳食纤维仪上经酶解处理、乙醇沉淀、洗涤抽滤得残渣,残渣干燥称重,再扣除膳食纤维残渣中的蛋白质、灰分和试剂空白即为样品中的膳食纤维。结果本方法检测不同食品中总膳食纤维、可溶性或不溶性膳食纤维,其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分布在0.01%~7.81%之间,重现性RSD值(n=3)在1.15%~1.22%,回收率在95.7%~101.1%之间。结论采用膳食纤维测定仪进行测定集在线酶解、恒温、加热、洗涤抽滤于一体,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小麦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类,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粉质拉伸仪研究了不溶性和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恶化作用;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改良作用,可根据制作面食品的种类来决定添加小麦膳食纤维的种类和添加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酶法对金柚中总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进行提取,并对其结构、理化性质以及肠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柚柚皮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5.72%,其中可溶性、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分别为15.13%%和43.21%;总膳食纤维结构为多孔珊瑚状,水溶性膳食纤维表面有多处孔洞,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较平整;三者均含有丰富的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较好,分别为6.68 g/g和27.61 g/g;在2.5 mg/mL和10 mg/mL的体系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抑制葡萄糖扩散效果更好,为0.11mg/(mL·h);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α-淀粉酶抑制效果最好,此时α-淀粉酶活性为93.90%;水溶性纤维破坏胆固醇能力最强,分别为7.20%和9.40%。同时,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优越的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通过酶解法制得的柚皮膳食纤维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可以作为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膳食纤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米糠膳食纤维、燕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的性质以及将其添加到肌原纤维蛋白中,对混合凝胶持水性、硬度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探讨大豆膳食纤维和肌原纤维蛋白的添加量对混合凝胶性能的影响以及添加大豆膳食纤维的混合凝胶在储藏过程中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混合凝胶性质的改善与膳食纤维本身性质相关,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和溶胀性越高,混合凝胶的持水性和硬度提高越显著;大豆膳食纤维的添加量在3.0g/100g以内,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3.0g/100g对混合凝胶的持水性、硬度和流变学特性的改善显著且较适宜;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为3.0g/100g,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3.0g/100g的凝胶在4℃储藏3周的过程中持水性几乎不变,而添加了相同量马铃薯淀粉的对照组的持水性则显著下降,硬度显著提高。上述结果预示膳食纤维在肉制品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膳食纤维是人类的“第七种营养素”,具有预防肥胖,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活性。柑橘皮渣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对于柑橘皮渣膳食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但对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工业化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开发和利用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能够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应用于食品生产。因此本文主要对柑橘皮渣中膳食纤维的种类、含量、膳食纤维的性质及柑橘皮渣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柑橘皮渣中的膳食纤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燕麦、豌豆、苹果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差异及其对低盐(含质量分数1%NaCl)鸡胸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膳食纤维的持水性、膨胀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豌豆膳食纤维>苹果膳食纤维>燕麦膳食纤维;3种膳食纤维添加均可显著改善低盐鸡胸肉糜的蒸煮得率、硬度和咀嚼性(P<0.05),其中,豌豆、苹果膳食纤维的改善效果优于燕麦膳食纤维;3种膳食纤维均能提高肉糜的储能模量(G’),缩短自由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22),增加凝胶内部弱结合水(P2b)、不易流动水的相对含量(P21),并促进形成紧凑、密实的凝胶三维网络结构;豌豆膳食纤维显著增加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的相对含量(P<0.05),而苹果膳食纤维和燕麦膳食纤维均显著增加β-转角的相对含量(P<0.05)。综上所述,燕麦、豌豆、苹果膳食纤维能通过改变肉糜体系的流变学特性、水分流动性及分布状态、微观结构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而显著改善低盐鸡胸肉糜凝胶的持水性和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社区居民夏秋季节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算北京社区居民夏秋季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3种常见蔬菜、水果和蛋类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检测。运用定量食物频率表结合HPLC测定结果,计算居民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结果:被调查的541名45岁以上社区居民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0201.4±12852.6μg/d和245.0±260.0μg/d。二者的摄入量在月人均收入1000~1999元者中最低。39.1%和30.2%的膳食叶黄素来源于菠菜和韭菜,40.6%和31.9%的膳食玉米黄素来自韭菜和鸡蛋。结论:利用定量食物频率表结合对常见食物的HPLC测定结果,估计了北京社区居民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的膳食摄入量。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二者摄入量的因素之一。菠菜、韭菜为被调查者膳食叶黄素的主要来源,韭菜、鸡蛋为其膳食玉米黄素最重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小样本膳食调查,利用称重记录法和食物频数法获得的膳食摄入量资料,计算居民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为膳食类胡萝卜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夏、秋、冬、春4个季节,采用称重记录法调查不同社区134名居民连续3d膳食,采用食物频数法调查5种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摄入量,分别计算5种类胡萝卜素每日摄入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主要膳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频数法的结果高于称重记录法。结论:食物频数法膳食调查可能会高估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  相似文献   

19.
生物解离大豆残渣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为明晰生物解离提取法对大豆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获取高品质大豆膳食纤维,本研究测定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纯度、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并与水提法天然大豆膳食纤维,化学法、发酵法及挤压膨化法改性大豆膳食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纯度可达82.58%,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约占总膳食纤维的60%,属于优质膳食纤维;生物解离膳食纤维的持水性、持油性、膨胀性和溶解性分别为6.87 g/g、5.48 g/g、8.22 mL/g和5.07%,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提取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提取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强弱次序均为生物解离膳食纤维>挤压膨化法改性膳食纤维>发酵法改性膳食纤维>化学法改性膳食纤维>水提法膳食纤维。生物解离膳食纤维在pH 7.0时对Pb2+、As+、Cu2+ 3 种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分别为351.2、304.1、214.1 μmol/g。此外,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收能力、α-淀粉酶抑制能力和胆汁酸阻滞指数分别为6.56~35.78 mmol/g、18.42%和33.12%~35.52%,均显著高于其余提取方式的膳食纤维。因此,生物解离提取法对大豆膳食纤维改性效果显著,生物解离残渣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来源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