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某矿滑坡的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对H1滑坡采取了"排水+部分边坡卸载+削坡+锚固"防治方案;对H2滑坡采取了"排水+卸载+坡面保护"防治方案。结果表明,该两类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廖德武  杜艳松  郑冰 《现代矿业》2019,35(8):259-263
以贵阳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对其所在区域的岩土工程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保证已有建(构)筑物使用安全,采用“排桩+锚索+桩间板”、“放坡+锚杆”及“明沟降排水法”复合型支护体系控制基坑坑壁变形,并对施工的关键性工序进行特别说明,通过施工现场监测表明,采取的支护结构体系和降水方案满足基坑支护要求。对于复杂地质条件基坑,采用多种类型联合支护方式比采用单一支护方式更为合理,能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对于类似基坑支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对胜利露天煤矿的滑坡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滑坡主要导致因素为水的作用、岩性、开挖破坏、地震动等。考虑滑坡体岩性、荷载、加固力等具体情况,采用MSARMA法对边坡排水率Dr、岩体容重RR、底滑面的CB与φB值、侧滑面的Cs与φs值以及地震动影响系数Kc等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排水率和地震动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诱发因素,而边坡滑体的抗剪强度和岩体容重是影响边坡稳定的环境因素的结论。依据滑坡的影响因素和边坡稳态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制订了胜利露天煤矿边坡“疏排降水、锚索加固、削坡卸载和远程监测”滑坡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阐述三山岛金矿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列举了断裂带及裂隙的各种特征,特别是“巷道泥石流”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针对其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采取了“预注浆堵水加固设计、超前预支护、管棚眼施工及预埋钢管、锚排施工支护、打泄水孔卸压、避开F3断裂带、钢支架支护”等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了安全、高效、快速支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玉军 《金属矿山》2015,44(4):74-78
针对蒙西矿区纳林河二号矿井开采深度大,主采煤层受多层含水层威胁、开采强度大的特点,在确定该矿区水害威胁类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和经验类比的方法研究了主采煤层覆岩破坏高度,分析了各含水层的充水规律,提出了复合水体下安全“疏控水”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蒙西矿区开采主要防治水问题是复合水体威胁下安全采煤;预计得到纳林河二号矿井3-1煤开采垮落带高度按照垮采比4.5倍选取,裂采比按照15倍选取;提出的复合水体下“疏控水”采煤的总体方案为对于白垩系志丹群含水层采取“顶水开采”的方案,对于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采取“边回采边疏降”的控水方案,对于延安组含水层则采取“钻孔疏干或疏降与回采疏干或疏降相结合、先疏后采与边疏边采相结合”的疏水方案。  相似文献   

6.
煤炭接续资源多在深部和优质资源多在西部并存的现状使得深部与西部开采成为煤炭资源开发的新常态,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与绿色化开采推进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构想,即直接在井下构建煤炭开采、煤矸分选、矸石充填与“岩层移动主动控制、沿空留巷、瓦斯抽采、灾害防治、保水开采”一体化生产系统,形成了煤炭“采选充+X”(控、留、抽、防、保)协同生产模式;明确了“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的内涵与技术框架,阐述了“采选充+X”的四代演化历程,分析了其践行绿色化的技术优势,给出了科学化的工程设计方法;阐述了5类典型“采选充+X”技术对应的技术原理、工程需求、设计流程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等。工程实践分别证明了采选充+控、采选充+留、采选充+抽等“采选充+X”技术具有的显著技术优势与工程示范效应。未来“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将延伸采选充+处、采选充+智、采选充+调、采选充+协等技术模式。整体形成的“采选充+X”技术体系,可为实现煤炭及伴生资源绿色化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依据某滑坡的勘查成果,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抗滑桩+截排水+裂缝填塞+坡面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滑坡隐患的效果,为该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具有形成机理复杂、内部节理构造隐蔽性强以及致灾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其防治工程难度相对较高。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矿界周边特别是东北部建筑物较多,人口密集,亟需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基于抚顺滑坡历史灾害统计和研究区域精细化工程地质勘查,多角度分析了矿区北帮E1000边坡失稳机理,采用强度折减理论验算刚体极限平衡的反分析方法对现有的滑坡形态进行了反演分析;以反分析获取的泥页岩互层抗剪强度参数为基准,对设计的疏干排水、削坡、充水回填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演算。研究表明:综合治理方案具有投资强度小、安全性高(安全系数为1.506)、治理措施适宜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深部软岩巷道特殊的地质状况和围岩环境,分别采用“锚网+钢带+锚索+喷射混凝土”和“恒阻大变形锚杆+钢带+底角注浆锚管”的耦合支护方案,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深部软岩巷道在开挖后出现的破坏情况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了巷道在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以及支护体的受力状况,为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方案的选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研究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分析了研究区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得到了该滑坡空间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厚度变化、规模大小及滑带发育情况以及滑坡潜在滑动面及数量、潜在滑带土的物理力学强度参数,可作为支挡的构造物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试验选取合理的参数计算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论证失稳破坏机理模式、滑坡发展趋势及规模;并对治理工程措施、结构型式、埋置深度和工程施工等提出工程地质方面的要求和建议,采用抗滑桩及排水防治工程措施相结合方案。研究为该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和监测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开川 《现代矿业》2019,35(1):38-42
以曼家寨矿区东帮防渗治理为背景,通过对矿区边坡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边坡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构造发育汇水面积大等现状特点,有针对地提出“网喷方式防渗治理试验”、“ (LDPE)土工膜边坡防渗治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得出最大限度保留边坡岩体的原始强度,按设计坡形特性设计护坡,适应边坡的变形性,通过平台集中排水优化为斜分条辅助竖向集中排水为主边坡排水系统,才是降低边坡汇水渗透的关键,并通过水平疏干巷道的建设,改变了构造涌水对边坡涌水危害,快速疏干地表渗透水,降低了边坡地下水位线,提高了边坡稳定性,降低了边坡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2.
欧哲  王铁  杨家富  罗国庆 《金属矿山》2017,46(7):178-185
未及时治理的废弃矿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视觉污染等问题,其中,边坡岩质破碎的石灰石废弃矿山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以安徽省繁昌县“三线三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为依托,选取具有典型的破碎岩质边坡的石灰石废弃矿山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已有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针对边坡较陡,坡面岩石风化、破碎严重,节理、裂隙发育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边坡植被资源和地貌景观破坏造成视觉污染和地质灾害的现状,对相应的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双网结合”护坡、截排水、改良型喷混植生护坡等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并及时对初步治理成果进行了养护管理和动态监测。实践表明:所提技术方案的成功应用使得边坡已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且处于稳定状态,坡面植被根基扎实且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和良好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防排水系统规划依据“清污分流、合理规划、分区防洪”的原则,按200 a一遇特大暴雨标准进行计算各汇水区域汇水量,对各区域防排水能力进行验证分析,并制定汛期防排水设施管理办法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保证露天采场防排水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锦丰露天矿岩体强度低、易风化崩解、遇水易泥化。按照“分区支护”的原则,分别采取了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钢带支护、喷锚网支护、抗滑桩支护及HDPE防渗膜护坡等的边坡综合加固措施,支护总面积达到52 500 m2;通过修建地表排水沟和边坡内部凿泄水孔的排水措施,有效疏干了边坡积水,使该矿边坡坡面角达到55°~65°,整体边坡角达到34°~40°,边坡高度超过275 m,实现了低强度易风化破碎深凹露天矿的陡帮开采。同时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各种边坡加固手段的支护效果,客观评价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恩施市保扎滑坡属特大型滑坡,保持其稳定性对保障该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查明该滑坡的变形历史、空间形态特征及近期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地表排水+裂缝回填+前缘防冲+水改旱+监测的工程方案进行治理,以削弱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滑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对米易县某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结论:1)该滑坡为大型土质滑坡,滑坡前缘地形构成临空面,为滑坡的滑动前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2)滑坡前缘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阻力,滑坡体随着蠕动变形的过程中,滑坡体前缘将会不停的向下滑动,尤其在强降雨的天气下,有产生较大规模整体滑动的可能。最后,对该滑坡治理措施建议采用支挡结构、加强排水和坡面卸载及防护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山东邹城雨山村西南滑坡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过滑动,导致部分农田被毁。该滑坡为浅层土质滑坡,滑体成分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滑带位于含碎石粉质粘土层与基岩接触带,由于人工切坡,滑带在滑坡前缘局部已揭露,滑床为下伏强风化闪长岩。近年来,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该滑坡存在重新滑动的可能,为消除该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了悬臂式挡墙支挡和截排水结合的防治方案,达到了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甬沪杭原油输送管道宜兴段某处的滑坡是当地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在对该土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变分法及参数反算法求出边坡的强度参数,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的计算分析,最后提出了立即停止坡体前缘开挖,采取防渗、排水、截水措施,设置2~3排抗滑桩,加强监测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露天采场边坡多台阶滑坡产生的机理,以某露天采场滑坡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滑坡产生原因、边坡破坏类型及产生机理,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依据机理研究结果与相关规范,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场滑坡主要由坡体岩石破碎、坡面角较陡、节理构造发育、坡体顶部排水不畅等多种原因造成;边坡破坏类型为垮塌 推移式滑坡破坏,是由于上部第一个台阶垮塌导致下部第二个台阶到第四个台阶滑移产生滑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滑坡体的安全系数小于许用安全系数,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削坡减载治理方案,可以消除滑坡体的安全隐患.研究结果为矿山边坡滑坡治理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际滑坡范围、水头高度、潜在滑移模式分析,利用数值计算反演确定了布沼坝露天矿南帮西段滑坡模式为沿弱面顺层滑移模式;明确了水头升高、软岩遇水弱化是诱发滑移的最重要因素;设计了(5+10)m高度组合台阶削坡减载方案,清理滑体62万m3。通过方案实施,大幅提升了边坡稳定系数Fs,Fs1.230,达到了预期效果。为防止软岩边坡滑坡灾害发生,应注重水头高度的监测并及时做好隔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