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辅助闪式提取二氢槲皮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二氢槲皮素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提取率的条件(乙醇体积分数、加酶量和液料比)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93%、加酶量3.48 mg/g、液料比103.64∶1(mL/g)、提取时间120 s。结论:闪式提取操作简便、节能、省时,可应用于二氢槲皮素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料液比、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模型,以二氢槲皮素的纯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二氢槲皮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纯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结晶温度5 ℃、结晶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二氢槲皮素纯化工艺的确定以及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简化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降低能耗与成本,提高提取效率,促进二氢槲皮素的综合应用,本研究采用黑龙江省的兴安落叶松为原料,运用超高压辅助胶束提取技术提取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测定落叶松树根、树干等不同部位的二氢槲皮素总含量。以此总含量为基础,对提取胶束进行筛选,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料液比、提取压力、提取次数及胶束浓度4种不同因素对二氢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等不同提取工艺进行能耗与CO2排放比较。结果表明,最终确定提取胶束为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茶皂素浓度8%,料液比1:11.5,提取压力157 MPa,提取次数3次,保压时间5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重复进行3次实验,二氢槲皮素实际提取率可达84.35%±1.20%,与预测值84.98%基本一致。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辅助胶束提取率最高,单位原料的能耗和CO2排放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71×10-4 kW·h·g-1,1.34×10-4 kg/g。综上,利用超高压辅助胶束绿色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含甘油解猪油的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问题,向甘油解猪油中加入二氢槲皮素,制备负载二氢槲皮素的甘油解猪油微乳液,通过体外模型测定该微乳液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探讨含二氢槲皮素甘油解猪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同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测定其消化性。结果表明:该微乳液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且还原力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着二氢槲皮素负载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关性显著;该微乳液经胃消化2 h后二氢槲皮素的保留率为79.25%,说明该微乳液能有效保护二氢槲皮素实现靶向性肠道输送,在肠道消化2 h后,微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到73.85%,二氢槲皮素生物利用率达33.3%。综上,负载二氢槲皮素的甘油解猪油微乳液在食品工业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神曲中青蒿素、芦丁和槲皮素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cchromXAqua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测定青蒿素含量时,用柱前衍生方法,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5℃。测定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时,以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360 nm(芦丁)和280 nm(槲皮素);流速0.8 mL/min;柱温30℃。结果青蒿素、芦丁和槲皮素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在选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青蒿素R2=0.9991,芦丁R2=0.9994,槲皮素R2=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4%和97.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5%,0.91%和1.46%(n=5)。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为六神曲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检测食品中的异丙甲草胺农药残留,降低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建立了基于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首先以除草剂异丙甲草胺、3-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半抗原,经由氢核磁共振和质谱方法鉴定后,通过碳二亚胺(EDC)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异丙甲草胺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取抗体,通过棋盘滴定确定抗原抗体最佳稀释倍数,ELISA反应的抗体稀释液为PBS(1% PEG 6000),药物稀释液为PBS(10%甲醇),在此基础上建立间接竞争ELISA标曲,其IC50为14.64 ng/mL,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8 ng/mL,线性检测范围IC20~IC80为1.51~141.92 ng/mL。与14种结构类似物进行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低于3%。向环境水样中添加异丙甲草胺,回收率为86.60%~102.16%,变异系数(RSD)为7.05%~13.30%。此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食品和环境中异丙甲草胺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茶叶中5 种多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建立一种同时分离测定茶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和杨梅素 的方法。在含有10 mmol/L Na2B4O7、5 mmol/L β-环糊精及8%(v/v)乙腈的运行缓冲溶液(pH 9.11)中,采用 20 kV的分离电压、25 ℃的毛细管柱温和200 nm的检测波长,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和杨梅素可以在 14 min实现有效分离与检测,将方法用于不同茶叶样品中这5 个组分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4.0%以内,回收率为 95.4%~104.6%。本方法简单、快速、线性范围较宽、重复性好,可用于茶叶中这5 个组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气相色谱仪同时检测9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200 g/L,用量5.0mL;亚硝酸钠浓度为50 g/L,用量5.0 mL;衍生温度为25℃;冰浴衍生时间30 min为最优。气相色谱仪条件:氢火焰光度检测器(FID);色谱柱:HP-5柱(30 m×0.3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柱温:程序升温70℃(3 min)→30℃/min→190 ℃(2 min)→30℃/min→250℃(10 min)。9种食品添加剂在15min内有限分离,各组分线性范围在10 μg/mL~500 μg/mL(r=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5.9 %~108.3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32 %~8.54 %之间。在此条件下检测回收率高、精密度较好、效率高,节约人力物力,可满足各类食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辣椒素类化合物含量,对多种食品基质中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进行检测,并折算得到总量,便于对该食品辣度进行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口感参考。以甲醇水溶液为提取试剂,同时添加蛋白沉淀剂辅助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并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在0.125~8 mg/L,峰面积与待测物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辣椒素拟合系数为0.99988,二氢辣椒素拟合系数为0.99990,在3倍信噪比下计算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0.10 mg/kg;并分别对多种基质进行低(1.0 mg/kg)、中(10 mg/kg)、高(50 mg/kg)加标回收率试验,回收率范围为69.8%~105.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2%~4.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溶液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溶液对骨肉瘤细胞形态、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呈显著的剂量依赖型,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24.41±1.25 μM。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经二氢杨梅素处理后,G0/G1期细胞数百分比从60.20%下降到21.50%,而G2/M细胞数百分比从11.60%增加到45.30%,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下降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此外,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比例显著下降,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显著的抗骨肉瘤增殖活性,可开发一种潜在的治疗骨肉瘤的功能食品或药物。  相似文献   

11.
王宇  王遂 《食品科学》2009,30(22):314-317
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含量的基础上,对测定植物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三种分光光度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为直接测量法较硝酸铝法、三氯化铝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出落叶松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其回归方程为Y = 53.2714X + 0.01053(r = 0.9999),表明溶液质量浓度在0.004~0.024mg/ml 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 为1.36%(n = 5),平均回收率为99.9%。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纸制食品包装材料中的57种有机氯农药的固相革取净化一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粉碎后经正己烷超声提取后,经弗罗里硅土固相革取柱洗脱去除杂质,经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检测。本方法具有净化时间短、基质干扰少的优点,线性范围2.0-500μg/L,相关系数大于0.9990,平行10次样品测定值的RSD在0.280%~9.91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0.40%-103.77%之间,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80μg/kg。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利用钛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叶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钛胶固定相(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v/v)、流动相中含磷酸盐(PBS)20mmol/L,流速0.9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80nm。线性范围为5~25μg/mL,检出限1.9220μg/mL,回收率为92.7%~95.1%,RSD(n=8)<0.68%。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叶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建立快速、简便的检测食品中的丙酸及其盐类含量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FFAP毛细管色谱柱对丙酸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参照国标GB 5009.12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并对样品的前处理做一定的探讨。该方法丙酸的质量浓度在49.88-299.27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6.3%-93.0%,最低检出限为0.02 g/kg。该方法经优化条件,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丙酸及其盐类质量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三种测定液体型保健食品中苯甲醇含量的方法。方法:GC采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测定;HPLC采用C18色谱柱,甲醇和20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10nm)测定;GC-MS采用DB-624UI毛细管质谱柱,离子化方式EI,程序升温,全扫模式(m/z30~300)与SIM模式(79.0,107.0,108.0)定性与定量测定。比较了三种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结果:GC在5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5%~100%之间,检出限为5mg/kg;HPLC在1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5%~100%之间,检出限为10mg/kg;GC-MS在0.4~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0%~100%之间,检出限为2mg/kg。结论:GC、HPLC、GC-MS三种方法对样品中苯甲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且操作简单,稳定性好,GC-MS可作为苯甲醇的定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钦  黄红霞 《食品科学》2007,28(11):485-487
本方法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离检测食品中十种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采用C18,5μ,4.6×150mm色谱柱;0.02mol/L乙酸铵(pH6.0)-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和258nm。十种添加剂在0.0025~0.050mg/ml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86.4%~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0.9%,检测限为0.2~0.8mg/kg。  相似文献   

17.
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的一类添加剂。山梨酸在人体内能参加正常的新陈代谢,可视做食品的成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国际公认的理想食品防腐剂。本文建立了根据钛胶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防腐剂山梨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4种饮料样品经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色谱条件:分离柱为Titania Sachtopore-NP柱(250mm×4.6mm i.d.,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20∶80(V/V)、流动相中含醋酸盐8mmol/L,流速0.8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54nm。采用外标法定量,得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20μg/mL,检出限1.2μg/mL,回收率为98.2%103.9%,RSD(n=8)<0.74%。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饮料中山梨酸的测定要求,是一种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离子色谱-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六价铬迁移量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碱性食品模拟物(碳酸钠-盐酸,pH=8.5)浸泡后,使用氯化铵-氨水溶液为淋洗液,IonPacA S7(4 mm×250 mm)阴离子分析柱分离,以紫外检测器在350 nm波长直接检测。结果本方法在0.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0.8554x+0.00472,r=0.999 9,检出限为0.000 3 mg/L,定量限为0.001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113%,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9.0%。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适用于日常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腐霉利的残留量。方法样品提取采用浸渍-振荡法,采用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小柱和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对不同来源(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的样品溶液进行净化和萃取,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腐霉利的残留量。结果在0.005~1.0?g/m L范围内,腐霉利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茶叶、葡萄酒、猪肝样品分别按0.01~0.10 mg/kg添加3个水平的标样,回收率在81.4%~103.6%之间,RSD为3.5%~8.2%,检出限分别为0.025、0.01、0.025 mg/kg。结论该方法可适用于食品中腐霉利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蒋俊树  程静  卢业举  赵成仕 《食品科学》2006,27(11):430-434
研究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测定方法。样品中丙烯酰胺经水、醇类等极性溶剂提取,高速冷冻离心过滤和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后生成2,3-二溴丙烯酰胺(2,3-DBPA),气相色谱-质谱(GC-MS)特征离子定性,主要离子碎片(m/z):152、150、108、106,标准加入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5~10μg/kg,回收率在80.0%~110.0%,变异系数为3.25%~9.40%,线性范围在0~3.5mg/kg。该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特点,十分适合食品中丙烯酰胺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