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分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相关的应用系统的数据流特征,指出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数据共享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公用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模式,分析了公用数据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共享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分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及与其相关的应用系统的数据流特征,指出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数据共享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公用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模式,分析了公用数据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与网络防护安全分区相对应,公用数据平台分为3个分区:Ⅰ、Ⅱ区平台主要作为各自分区内实时数据的共享平台,同时作为不同分区之间实时数据及计划值、设备参数、图形、拓扑结构等非实时数据的传输平台,Ⅲ区平台则作为各类数据存储、分析、展示和发布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电力营销技术支撑平台跨安全区信息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网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新型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以及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经信息共享与整合构成了电力营销技术支撑平台。随着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实施,电力营销技术支撑平台跨安全区的数据信息共享面临挑战。对电力营销技术支撑平台的数据共享信息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设计了基于公用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了提高数据共享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道路照明现场检测数据云传输的照明质量检测车,尤其是检测车所具有的现场检测数据共享云平台的主要网络架构、平台配置、相关功能,以及检测车加装数据共享平台的作用。检测数据共享平台的网络终端采用跨平台的网页发布形式,可以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访问平台,进行检测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看、分析等操作并具有双向通信等功能。该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现场检测数据的传输,以实现测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AEMS中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电力系统的工程实践,提出了数据共享平台的框架设计。数据共享平台的作用是为电力系统应用软件提供统一的接口获取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访问与数据所在位置、平台和应用的无关性。数据共享平台的框架由逻辑接口层、接口实现层和数据读取层组成,其中逻辑接口层为数据访问规定了统一的接口。该数据共享平台采用Java语言实现,基于IEC61970和IEC61968标准定义的公共信息模型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具有跨平台、遵循国际标准、可扩展性强等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GID(通用接口定义)理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变电站智能化数据服务平台其内容包括基于CIM/GID的公用模型及数据服务、基于GID的系统集成服务以及通用技术支撑体系。其技术平台可以"即插即用"的接入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增加或扩充新的应用软件系统,而所有挂接在数字化技术平台之上的系统,均可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及互操作,可以彻底解决系统一体化设计和全面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及其它电力生产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多样化、自成体系、接口多样、数据类型不统一等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在线检测系统数据交互方案,建立Web数据发布平台,通过Web Service接口实现跨安全区的各类横向系统之间,以及变电站站内数据平台与远方数据平台纵向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和数据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服务,以及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虚拟中心数据库的多数据源综合智能电力系统动态监视平台,该平台基于虚拟中心库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界面统一和数据共享,而不需对数据进行大量的转移和复制;采用考虑电力系统数据特点的高效无损数据压缩技术,提高平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存储和处理能力.并以该平台为基础开发基于PMU动态测量数据的各种电力系统监视和分析应用功能,主要包括低频振荡监视、电压稳定监视、电网设备参数识别和发电机组并网特性评估等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实现过程中,可以借助虚拟数据平台从其他监视和分析系统获取所需的数据,例如EMS或动态安全分析系统,分析结果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系统共享.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有技术,各种采样设备的数据基本为本地存储,数据孤立,导致配电网的故障断线识别非常困难。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数据交互的软硬件平台实现越来越简单,同一系统的数据很容易形成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轻松实现配电网的故障断线识别,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数据共享,可完成高阻抗接地的识别,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GIS与MIS的异构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孤立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电力GIS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多源数据通信技术可实现各应用软件系统的数据共享。设计了GIS与MIS之间的应用接口模型。构建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解决了跨平台的异构数据交换。提出了基于中间件技术与XML数据标准的多源数据通信策略,利用具有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思想的中间件技术,通过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将各系统的不同组件统一,最终形成多源数据通信平台。基于多源数据的理论线损计算和电网GIS专题图分析两个应用实例说明以上多源数据通信策略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力GIS的多源数据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GIS与MIS的异构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孤立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电力GIS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多源数据通信技术可实现各应用软件系统的数据共享.设计了GIS与MIS之间的应用接口模型.构建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解决了跨平台的异构数据交换.提出了基于中间件技术与XML数据标准的多源数据通信策略,利用具有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思想的中间件技术,通过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将各系统的不同组件统一,最终形成多源数据通信平台.基于多源数据的理论线损计算和电网GIS专题图分析两个应用实例说明以上多源数据通信策略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供用电》2021,38(5)
为供能服务商、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更好的综合能源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启动建设和运营,以促进广泛的数据汇聚融通、共享交换和大数据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设计方案。首先,梳理了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的需求及架构设计;其次,分析了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的建模和存储、数据监测和质量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流程机制等,实现大数据情况下的高效应用;最后,通过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的核心功能的开发,以及在我国多个省市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验证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从模型和传输方式两方面概述了文件传输协议,分析了康复机器人数据共享系统的需求,并从客户端与服务端介绍了基于文件传输协议的康复机器人数据共享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与有效存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供电企业配电现场运行监测管理出现的问题,基于新技术和新标准设计了配电运行管理系统的平台构架,解决了同类系统的数据、业务整合;实现了和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状态检修功能需要多个应用系统的信息.华东电网统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UIP),基于SOA的架构,实现了系统互联与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介绍了变压器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研究中,采用IEC61968的模型及消息系统,通过UIP平台实现了状态检修的信息共享及应用集成.  相似文献   

16.
电力企业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施了一系列应用系统。由于这些应用系统大多数运行在不同的平台,数据格式也各不相同,系统间不能兼容,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针对这一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电力信息系统基础数据集成方案,整合企业现有的各种主要应用系统,利用XM L良好的数据结构性,为各个异构数据源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彭澜  严建君  卢琴  李勃  彭瑜  叶婷 《电工技术》2020,(19):150-151
为解决目前配电变压器监测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性及延时性等问题,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设计了配电变压器智能监测系统。构建具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边缘计算框架的感知层,实现智能终端各类监测设备的安全接入及数据预处理;构建网络层,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构建平台层,接入物联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台,实现数据共享;最后构建应用层,实现数据的全景展示、统计分析及远程监控等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很多应用系统相对独立,引起了数据一致性差、不能共享等问题.论述了基于BEA平台,对海宁供电局的GIS和生产系统进行应用集成,实现2个系统数据共享的过程,包括单点登录、数据集成和业务整合的实现.解决了数据一致性、生产业务连贯性的问题,为全局信息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网企业营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在数据价值挖掘、拓展新兴业务等方面有强烈需求。提出了电力营销数据共享应用平台的架构设计,给出了技术能力框架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验证了渠道资源共享、数据获取和数据汇聚融合。以“电力信用分”和“城市住房空置率分析”为例,对如何利用数据共享应用平台构建对外变现的数据服务进行了分析。该数据共享应用平台方案对电网企业在数据共享变现特别是商业模式、挖掘数据价值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标准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方向,结合电能量采集应用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平台统一、数据存储和备份统一、二次防护统一、Web发布统一、数据共享统一、采集和维护分布”的地县一体化建设思想。基于对地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基于CIM的公共信息平台、线损对象模型等3个主要问题的深入研究,搭建了地县一体化的电能量采集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