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炮子母弹抛撒段子弹运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火炮子母弹抛撒过程的特点,提出了抛撒段的概念,建立了母弹中各层串子弹的坐标变换关系,进行了受力分析,推导了抛撒段子弹运动微分方程,求解了子弹自由飞行的起始条件,为子弹刚体外弹道的分析计算和子弹引信受力环境的识别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型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的内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保证子弹在低过载抛撒环境下能得到较高的子弹抛撒速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对这种抛撒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研究。这种新型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通过带有斜面的弹托来传递活塞对子弹的推力,高压室燃烧低压室做功等方式,降低了初始的推力峰值,实现抛撒过程的低过载。根据此种抛撒机构的工作原理,对活塞、弹托及子弹等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此种抛撒机构的内弹道模型,采用此模型对其内弹道性能进行仿真研究。计算得出,该种新型抛撒机构能提供大于50m/s的抛撒速度并将子弹过载控制在1000g以下。所建立的内弹道模型对此种新型活塞中心抛撒机构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带导向管的子母弹活塞式抛撒弹道建模及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蓓  王浩  陶如意 《兵工学报》2009,30(12):1584-1590
在子母弹活塞式抛撒背景下,提出了带导向管的抛撒机构,分析单燃烧室和双燃烧室结构工作原理,对子母弹系统抛撒散布过程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建立抛撒过程内弹道方程组及子弹散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仿真。系统总结了子母弹活塞式抛撒特点及性质;将带有导向管的活塞式抛撒技术和母弹旋转融合在一起,增强了子弹空中散布效能;子弹弹道模型及仿真给出了子弹空中运动规律及散布规律。为抛撒过程的研究、抛撒机构的工程化设计和结构优化、空中抛撒散布效果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子母弹活塞式抛撒机构空中抛撒模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如意  王浩  黄蓓 《兵工学报》2009,30(3):282-288
对有活塞最大行程限制的子母弹活塞式抛撒机构空中抛撒内弹道过程及子弹外弹道初始条件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抛撒弹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内弹道模型首次对活塞有最大行程限制问题以及动态抛撒过程中反作用力对母弹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子弹初始外弹道模型分析了带导向管、母弹旋转及子弹装配问题等。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过程,说明模型合理。可为活塞式抛撒机构结构设计、结构优化及空中抛撒散布效果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子母弹内燃式气囊抛撒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浩 《兵工学报》2001,22(2):178-181
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抛撒系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抛撒技术,它包括了抛撒药燃烧,燃气囊充气和各子弹运动的变化过程,本文描述了子母弹内燃式气囊子弹的抛撒过程,建立了弹抛撒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地面仿真试验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某气囊装置以产气药剂为动力源抛撒子弹,通过试验研究抛撒过程、压力变化、装药量与子弹抛撒速度及子弹承受过载的关系、装药量与峰值压力、产气作用时间及压力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气囊结构强度对子弹抛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产气药剂为动力源的气囊抛撒子弹技术方案可行,其具有峰值压力低、子弹的抛撒速度均匀和子弹抛撒承受过载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导弹子母弹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导弹战斗部。本文对子母弹化学能中心抛撒方式子弹抛撒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势平衡理论的假设条件出发,确定了研究子母弹子弹抛撒机理的原则性框架,建立了子母弹子弹抛撒的基本理论,导出了包括子母弹子弹抛撒方程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方程,分析了抛撒机构的主要边界条件,给出了抛撒机构各主要设计参数的设计方向和定量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8.
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定容阶段试验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子母弹中心燃气式抛撒过程中推弹装置在由定容向变容阶段转换瞬间的受力状态对子弹最终抛速和姿态的影响,设计了中心燃气式抛撒定容阶段试验装置; 建立了燃气发生器内的零维火药燃烧模型和推弹装置内定容流场的二维两相流模型。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分析了不同的燃气发生器小孔分布和几种扰流装置对推弹装置受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小孔分布使边界所受合力矩呈振幅衰减的周期性振荡,造成子弹抛撒姿态的不确定性; 不同类型、不同大小和位置的扰流机构对抛撒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种无控子母弹落点散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海上运动目标,为研究抛撒点参数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综合影响,建立了无控子母弹抛撒质点弹道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抛撒条件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抛撒点高度和母弹速度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影响最大,是抛撒点参数设定须重点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抛撒半径和抛撒盲区作为优化目标,以母弹抛撒时的高度、速度、当地弹道倾角、子弹最大抛撒速度和子弹最小抛撒速度等抛撒参数为优化变量,研究了子母弹抛撒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该优化方法计算了一个算例,利用计算得到的偏导数进行了抛撒半径和盲区半径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轮式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难的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中。通过分析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的匹配评价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匹配评价体系。应用 AHP法获得各评价因素权重系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估模型,综合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实现了对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的定量化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了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海洋目标信号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海洋目标信号产生混沌的机理 ,以及混沌信号的建模与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混沌信号的 L yapunov指数进行信号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将它应用于对海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受试验条件和加载设备所限,应用传统试验方法对整流罩冯·卡门曲面锥段夹层结构各飞行工况进行静力考核存在难以全面覆盖到或在局部产生严重过考核导致结构提前破坏的风险。运用工程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对各飞行设计工况载荷进行分站段优化、拆分、组合,完成了冯·卡门曲面锥段夹层结构在安全前提下的全面静力试验考核。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及思路是有效的、合理的,为相类似曲面锥段的全面、安全静力考核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简化的直背式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为工具,利用移动边界条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加装行李架前后的轿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车身气动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剖面形状的行李架对直背式轿车外流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行李架的剖面形状,改善轿车的气动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展望普通车辆专业和军用车辆专业的发展方向,指出了车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比较了普通车辆专业与军用车辆专业对研究生不同的要求及对他们培养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四元数计算舍入误差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捷联式制导系统中四元数微分方程数值求解舍入误差进行概率分析。首先,对于定点计算机上四元数计算的舍入误差建立了概率模型,然后对舍入误差进行概率估计。  相似文献   

19.
短叶片冲击式涡轮采用带冠结构以减小动叶顶部间隙的泄漏,同时为了减小围带与涡轮外壳间隙泄漏,在叶冠围带处增加密封结构。密封内部流动比较复杂,对涡轮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某超声速涡轮进行的三维模拟,对比不考虑间隙涡轮与考虑密封间隙涡轮(不同密封间隙)整体性能,分析密封间隙对涡轮内部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定位装备的故障点,引入决策树方法.将故障特征作为测试属性,故障点作为类标记.采用 ID3算法计算相关信息熵对故障记录进行划分,构建所需要的决策树,用预剪枝的方法控制树的生长.以某设备故障记录样本为例,建立决策树发现故障特征和故障点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故障点进行预测,可有效缩短装备故障检测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