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研究纯化昆参片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纯化前后昆参片水提液中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剂和ZTC1+1-Ⅱ澄清剂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ZTC1+1-Ⅱ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ZTC1+1-Ⅱ澄清剂优于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最佳纯化工艺为澄清剂用量5%B+2.5%A,药液浓度0.2 g/mL,搅拌速度100 r/min。结论 ZTC1+1-Ⅱ澄清剂可用于纯化昆参片水提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纯化昆参片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纯化前后昆参片水提液中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剂和ZTC1+1-Ⅱ澄清剂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ZTC1+1-Ⅱ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ZTC1+1-Ⅱ澄清剂优于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最佳纯化工艺为澄清剂用量5%B+2.5%A,药液浓度0.2g/mL,搅拌速度100r/min.结论:ZTC1+1-Ⅱ澄清剂可用于纯化昆参片水提液.  相似文献   

3.
在液态发酵荞麦酒澄清工艺中比较研究了几种澄清剂。结果表明,蛋清粉为最佳澄清剂,其最佳使用量为1.2 g/L,处理时间为5 d(常温)。澄清过滤后,酒液澄清透明,稳定性提高,澄清过程对酒液营养成分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在氯化钾生产中的冷却结晶工序一般采用一段真空结晶加液膜冷却器或风冷塔进行冷却的方式来完成。液膜冷却器已淘汰,由于风冷塔的本身结构缺陷等因素,给氯化钾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从生产效率、工艺控制、能耗抑或操作环境等诸方面去分析均制约着氯化钾生产的现代管理与挖潜。为此,台南化工厂在1992年广泛汲取同行的先进技改经验,将氯化钾生产的冷却结晶工序改造为蒸汽喷射真空泵二段结晶的方式来进行。经过一年的生产运行比较,在工艺控制等方  相似文献   

5.
[概述]我公司在技改过程中对麦汁冷却的冷媒供应系统进行了改进,采用酿造水直接供冷,一段麦汁冷却。下面就麦汁两段冷却和一段冷却工艺进行分析比较。一、麦汁两段冷却工艺第一段冷却,先以可用作投料水的冷水进板式热交换器冷却热麦汁,由95℃降到45℃,冷水由20℃升至55℃,经加热至80℃用于糖化投料或洗糟用水;第二段冷却,用冷媒酒精水使麦汁从45℃降  相似文献   

6.
ZTC1+1Ⅱ天然澄清剂在菊芋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菊芋多糖的澄清工艺。确定澄清工艺以选用ZTC1+1Ⅱ天然澄清剂为宜,确定最佳工艺为50℃条件下,于料液比为1∶8的水提浓缩液中加入5%的澄清剂,絮凝时间30 min。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蛋清液在清除酿造酱油二次沉淀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艺原因成品酱油在货架期出现二次沉淀现象,利用蛋清液对酱油进行澄清试验,检测酱油中氨基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蛋清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澄清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猴头菇复合饮品的澄清工艺。以壳聚糖、海藻酸钠、ZTC1+1Ⅱ及水提醇沉不同工艺制备饮品,比较总固体物、总多糖、三萜及腺苷的含量和澄清度,应用正交实验优选出ZTC1+1Ⅱ澄清剂最佳澄清工艺:浓缩液温度在30℃、浓缩液的浓度为1∶8(g/mL)、澄清剂的用量为先加入B8%(W/W),后加A4%(W/W)。结果表明,ZTC1+1Ⅱ澄清剂作为猴头菇复合饮品制备中的澄清剂能有效地保留饮品中的活性成分,且澄清效果稳定,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进行了澄清工艺研究。以加入澄清剂后所形成的絮状物的重量为指标,考察了澄清荆(组分A、组分B)的添加次序、用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酶解提取液澄清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澄清剂的加入次序及加入量、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山楂叶酶解提取液的澄清效果有显著影响。与乙醇沉淀法相比,吸附澄清法所形成的絮凝物重量多,澄清效果好,具有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白崇宝  付修岭 《酿酒》1999,(3):74-75
介绍麦芽汁一段冷却工艺,并用理论计算方法论述了啤酒厂麦芽汁冷却过程中,一段冷却法较两段冷却法节能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消除酿造食醋二次沉淀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明胶、蛋清液两种澄清剂对酿造食醋进行初步的澄清实验,并对处理后食醋的吸光光度值、酸度等进行测定,比较其澄清效果。结果表明,蛋清液是较好的澄清剂,其澄清度高,用量适中,明胶处理效果稍差。经澄清后,可以消除食醋的二次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啤酒厂传统麦汁冷却采用两段式,第一段采用自来水冷却,第二段采用冷冻酒精水冷却,通常称为麦汁两段冷却。此工艺的缺点:麦汁热回收率低;冷冻机负荷重,电能消耗大;酒精消耗大。本文介绍新开发的麦汁一段冷却工艺,此工艺的特点是以水为载冷剂,先将常温的自来水冷却至3~4℃,然后与热麦汁进行热交换,一次将麦汁冷却至发酵前工艺要求的温度7~8℃,此工艺已在年产5万吨啤酒的山东寿光啤酒厂及年产8万吨的河北玉田啤酒厂应用。生产应用数据表明:它和传统的两段冷却工艺比较,麦汁热回收率从60%提高到95%;冷冻机能耗降低30~40%;水用量降低40%;节约酒精。投资当年即可回收。  相似文献   

13.
白茅根-甘蔗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壳聚糖将白茅根浸提液和甘蔗汁进行澄清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2g/L、调浸提液 pH 值3.0、澄清时间2.0 h。取白茅根澄清浸提液、甘蔗澄清汁、砂糖进行正交调配试验,以白茅根澄清浸提液0.08 mL/mL、甘蔗澄清汁0.27 mL/mL、砂糖45mg/ mL 和饮用纯净水调配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的新型饮料。  相似文献   

14.
曹福禄 《酿酒科技》1999,(4):39-39,42
对传统的酒精蒸煮醪液真空冷却工艺作了简要介绍,详细论述了自然冷却工艺的技术,方法,措施,优越性,针对实际应用状况,对两种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15.
黑莓果蔬汁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黑莓离心式和压榨式榨汁法制取果汁,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果汁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了4种果汁澄清法和14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并复配成稳定的果蔬汁饮料。结果表明:黑莓以离心式榨汁效果较好;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为0.06%、温度27℃、时间4h、pH为3.13;复合澄清剂使用浓度为≥0.050%,稳定剂Ⅱ使用浓度为0.015%。  相似文献   

16.
浓缩山楂汁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山楂的挑选、洗涤、压迫、软化、渗浸、粗滤、澄清、精滤、杀菌、芳香回收、真空浓缩、灌装、密封、冷却几个主要步骤。用此工艺可生产出山楂澄清原汁和浓缩山楂汁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0.22、0.45μm两种孔径滤膜过滤猪股骨酶解液,再利用截留分子量为5、3、2ku的超滤离心管对过滤后的酶解液进行超滤,比较两种滤膜过滤的酶解液超滤分离后的各分子量段滤液的色值、澄清度、蛋白损失率及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并将ACE抑制活性最高的分子量段进行模拟胃肠道及耐热、耐酸碱实验。研究显示:0.22μm微孔滤膜处理的酶解液超滤后的色值、澄清度效果好于0.45μm微孔滤膜,两者超滤后各个分子量段的ACE抑制率差异不显著,蛋白回收率前者较低,分子量2ku的滤液活性最高,其IC50值为0.83mg/m L。分子量2ku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作用后,ACE抑制活性仍然保持原来的95%以上,该分子量段的滤液有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热稳定性及耐酸碱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澄清剂法和微滤法对黄精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通过单因素及正交优化实验,选定澄清剂-壳聚糖法的最佳优化条件为,添加量3%,50℃水浴1h。在微滤法中对不同陶瓷膜孔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0.5μm孔径陶瓷膜对黄精浸提液有较好的澄清效果。两种澄清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保留黄精浸提液中的多糖和皂苷等活性成分,操作简单,提高了黄精浸提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甘蔗叶多糖除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小涛  赵超超  邓家刚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240-244,247
目的:筛选甘蔗叶多糖除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蛋白质清除率、多糖保留率为指标,比较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法、Sevage法、三氯乙酸法(TCA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清除甘蔗叶多糖中蛋白质的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甘蔗叶多糖,且除蛋白最佳工艺为澄清剂用量为6%/3%(B/A),温度为30℃,多糖溶液浓度为3%,时间为1h/1h。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清除甘蔗叶多糖中的蛋白质,且澄清效果与温度和澄清剂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将白茅根浸提液采用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工艺条件:壳聚糖添加量0.2g/L、调浸提液pH值3.0、澄清2.0h。取白茅根澄清液、18%白砂糖液、蒸馏水按2∶2∶1比例调配可制得具有独特白茅根香气、微带黄色、酸甜口味且稳定性好的白茅根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