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车怠速时存在的方向盘异常振动现象进行了振动的主观评价试验和道路行驶振动试验测量,结合动力总成的模态分析试验和振动ODS试验研究,查明了该车方向盘异常振动的原因,提出了更改发动机悬置刚度的具体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刚度后的新悬置进行了整车选型试验,经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新的发动机悬置刚度参数,解决了某车型方向盘异常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某V型90°夹角的6缸车用发动机,将发动机整机振动分析和控制工作与发动机的研制过程紧密结合,通过惯性力系平衡分析、振动激励力特性分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悬置元件与悬置系统工程化设计等,实现了该V6发动机整机振动的工程化最优控制。通过台架整机振动测试及可靠性考核试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是合理、可行和可靠的,对其它类型发动机的整机振动分析和控制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橡胶隔振器弹性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的橡胶主簧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橡胶隔振器弹性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文中介绍了橡胶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建立橡胶超弹性特性本构关系时试验数据的获取方法,并对由不同橡胶本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一轿车发动机液阻悬置的橡胶主簧在三个垂直方向的力一位移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了橡胶主簧的静、动态应力,结果可用于其强度的分析,讨论了橡胶主簧静态弹性特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单元特性的关系。文中所述的方法也可用于其它橡胶产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重型自卸车底盘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建立了动力总成四点悬置系统模型.利用打击中心和能量解耦理论对悬置软垫的位置及刚度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分析了优化前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频率及能量分布.优化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频率有效地避开了发动机的怠速激励从而避免了共振,同时各自由度下的解耦率也大幅提高.通过定置试验对优化方...  相似文献   

5.
柴油发动机台架振动烈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选择发动机悬置隔振元件,有效抑制发动机的振动,以某装甲车辆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弹性支承(橡胶隔振器和金属丝网隔振器)、不同工况下的台架振动烈度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与分析。探寻了主要振动激励源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了机体振动随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及发动机在不同弹性支承下的振动特性和振动烈度等级,为该发动机悬置隔振元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研究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结构种类、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典型的悬置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主动悬置由于其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能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某型号发动机,利用悬置元件和薄板建立单层悬置的物理模型,在4个悬置元件的安装范围内均匀的取一些点将其假设为悬置元件的安装点,利用功率流四端参数法得出发动机产生的简谐载荷经悬置元件传递到薄板后引起薄板的振动情况,通过对不同安装位置所引起的不同振动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悬置元件安装的最优位置.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悬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不同悬置技术具有不同的种类。本论文对汽车发动机悬置的结构种类、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系统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车用直列四缸柴油机隔振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激励源(发动机)与车身两部分进行隔离是解决汽车振动、噪声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D4114Z_LQB柴油机隔振系统方案和橡胶隔振器的设计,并对柴油机、隔振器系统的振动模态进行了计算。装车振动测试表明,所设计隔振系统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传递给车架的振动。  相似文献   

10.
V型两缸柴油机作为水田机的动力输出,有结构与重量的优势,但也有振动较大的劣势。以发动机的六阶振动频率为目标,对该V型两缸柴油机与水田机开展悬置系统的匹配计算,得到最优的三点布置方式;并基于此三点布置方式,选取了不同硬度的橡胶悬置开展实车振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避开发动机共振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悬置起到了很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