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考察空气分级对工业煤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及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对20 t/h高效煤粉双锅筒室燃工业锅炉进行研究。采用基础工况和空气分级燃烧的对比实验,考察空气分级效果,分析各因素对NOx的影响,并研究CO与NOx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分级燃烧在一级燃烧区生成还原气体,且增大了火焰尺寸使温度更加均匀,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低负荷时可减少氮氧化物比例15%~35%,高负荷时可减少氮氧化物比例20%左右。空气分级形成的还原性气氛会带来结渣问题,在降低NOx的同时应保证CO排放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2.
大型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详细分析了NOx生成机理 ,低NOx燃烧器以及炉内空气分级燃烧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并对 30 0MW贫煤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进行优化模拟 ,对OFA优化设计作了介绍。为修改制定大型贫煤锅炉NOx排放标准及大型锅炉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一维热态试验炉上,采用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对神木烟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 No2 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风率厂.的提高,NOx 排放浓度先降低后上升,而煤粉燃尽率提高;当外二次当量风旋流强度Ωdl=0.87时,煤粉的燃尽率最高,而当Ωdl=1.08时,NOx 排放浓度最低;降低外、内二次风风量比ε有利于煤粉的燃尽,当ε=3 时,NOx 排放浓度最低;当过量空气系数α=1.3时,煤粉的燃烧状况最好;抑制 N0x 排放的最佳煤粉粒径为20.77μm,煤粉的燃尽率随粒径的减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建的20 kW煤粉燃烧自维持一维试验炉系统进行了山西无烟煤空气分级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煤粉气流在炉内自维持稳定燃烧,可有效地模拟煤粉锅炉炉内的流动、燃烧以及NO_x生成的全过程;单级空气分级燃烧时,增加空气分级深度有利于提高NO_x还原效率,NO_x还原效率最高可达51.7%;随着空气分级深度的增加,最佳燃尽风喷口位置向上偏移;通过合理配置燃尽风喷口位置及燃尽风量比例,多级空气分级燃烧时的NO_x还原效率将高于单级空气分级燃烧,可达60%。  相似文献   

5.
煤粉炉的分级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广明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5):556-559,555
分析了煤粉燃烧过程NOx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研究了减少NOx生成量的基本途径和分级燃烧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在乌拉山电厂100MW煤粉炉上进行了分级燃烧改造,将以轴向空气分级和径向空气分级为核心的现代低NOx燃烧技术引入了传统的煤粉炉燃烧系统中,考察了炉膛轴向和径向分级风,过量空气系数,锅炉负荷等因素对炉内NOx形成的影响。NOx排放浓度降低了250-500mg/m^3(干烟气,70%O2)。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站锅炉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永浩  徐华东  陆方 《锅炉技术》2000,31(12):9-11,19
降低煤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是当前防止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NOx的生成途径及其控制方法,着重阐述空气分段及炉内燃料分级的低NOx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7.
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台典型的1025 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过量空气系数、辅助风配风方式、运行负荷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运行工况、运行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烟煤锅炉NOx减排效果比贫煤锅炉好得多;降低负荷,烟煤锅炉的NOx排放量降低值较大;缩腰式配风的NOx排放浓度比均匀配风方式约降低10%,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影响炉内燃料的燃烧状态和温度分布,也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在不降低锅炉效率的前提下,调整燃烧工况,可降低锅炉排放NOx浓度1O%~20%.  相似文献   

8.
煤粉燃烧时NOx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一维沉降炉上系统地考察了煤粉燃烧时NOx的沿程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NOx的生成与炉温、煤粉粒度、煤种、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NOx的生成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挥发分含量、氮含量高的煤种NOx的生成也相对较多;煤粉燃烧存在一个临界粒径(dc).当d>dc时,其NOx浓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d<dc时,其NOx浓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通过对NOx生成规律的分析研究,对今后低NOx燃烧技术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煤种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在煤粉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煤粉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SO2和NOx生成与炉内温度,煤粉细度,给粉量,煤种,二次风温,一、二次风比值及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SO2和NOx生成规律的研究,对煤粉炉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NOX燃烧技术及其在我国燃煤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状况,对我国电站锅炉目前采用的低氧燃烧、空气分级和燃料分级燃烧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采用某些低NOx燃烧技术后尚不能使燃用低挥发份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的电站锅炉NOx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事实,指出了进一步进行降低燃用以上煤种NOx排放水平的空气分级和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研究的必要。图2参12  相似文献   

11.
影响煤自燃的因素很多,如煤化程度、煤岩显微组分、黄铁矿含量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延安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煤岩学的理论,通过煤岩光片的观察、描述和统计,鉴定该地区煤样的显微煤岩类型,重点分析显微组分着火点及各显微组分孔隙结构对煤自燃的影响;研究表明,煤样的镜质组含量高,其着火点低,自燃倾向性高,煤样的惰质组以丝质体与半丝质体为主,其在低温吸氧能力较强,并放出热量,更有利于煤的自燃。  相似文献   

12.
煤种对循环流化床焦炭燃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和床料的宽筛分特性,特别在燃烧模型中引入了煤种通用理论,数值分析了煤种对焦炭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数值分析得到温度和煤种热态实验的温度吻合良好,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准确反应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下的焦炭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3.
煤矿发展煤矸石发电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淳 《中国能源》2004,26(6):20-23
本文重点阐述国家鼓励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法规政策体系和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介绍了目前煤矸石发电的基本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策扶持、提高认识、资源优势、市场前景、技术装备等方面分析了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潜力。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原则、编制发展规划、建立准入机制、加强市场监督、强化协调,落实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采煤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采煤技术,最后分析了采煤技术选择的原则,以不断推进煤炭开采技术创新,保证煤炭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如何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采煤效率和产量,进而打破束缚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显得尤为关键。而采煤技术作为改善煤炭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则必须予以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期使其更为安全、高效和高产。对此,概述了煤矿开采中的采煤技术,并就其应用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煤炭洗选是煤炭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其效率和质量是核心问题。为了提高煤炭洗选的效率和质量,洗煤厂已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工艺,并探讨了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可为洗煤厂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中国煤矿开采的落后局面,分析了煤矿开采新技术的技术背景,探讨了现代采煤技术在煤炭开采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程伟良  杨经纬 《节能技术》2021,39(6):489-493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劣质煤,进行炉膛混煤燃烧,并降低掺混燃烧过程中烟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混煤燃烧中NOx的析出规律研究.基于300 MW燃煤电厂锅炉机组,通过对现场大量运行数据及相应煤质分析,研究混煤中的水分、挥发分及灰分对炉膛出口NOx排放影响.研究发现,混煤在燃烧时水分和挥发分与NOx排放量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灰分与NOx排放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氧量变化将加剧其对NOx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