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芒福德地域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楠 《世界建筑》2006,(12):115-117
本文从建筑设计的现实困境出发,通过对芒福德地域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研究以及地域主义批判性建筑实践的考察,试图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寻求一个“转换的结构”。芒福德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在于,他不仅对大同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持批判态度,而且对地方那种矫情的、虚假形式的地域主义持批判态度。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不断地进行双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它在“地方”与“全球”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衡和对话。本文从5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批判性建筑——在文化和形式之间”一文提出三点回应:1.批判性建筑的定义是否恰当;2.对密斯建筑的批判性解读是否过度;3.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密斯作为参照系,对埃森曼的批判性建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范凌 《建筑师》2009,(3):18-20
对于建造方法、建造逻辑、材料性能等问题的关注是把建造作为建筑设计在当下的最核心问题.以”建造”作为工具对国内建筑实践现在遭遇的普遍困境进行批判和回应。这一方式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构国内普遍缺失的建筑学的现代(modern)观念[虽然并不一定产生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t architecture)]。即把当代中国的批判性建筑实践(或者也可称为“实验建筑”)视为一个延迟的文化意识、态度和策略,从而通过把现代延伸.获得迎对当代图像消费和商业化现实的批判动力。本文尝试从材料、性能和意义上打开“物质性”话题的三个切面,分别是:a)幕墙-装饰-模糊;b)墙纸-图案-政策:C)塑料-塑性-专利。  相似文献   

4.
陶思旻  王龙  翟宇琦 《福建建筑》2013,(7):14-15,60
"批判的地域主义"在两个方面都具有批判性质,一是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技术持批判态度,二是同时对怀旧的传统历史形式表示质疑。但近来此潮流似乎已经走入歧途(尤其是在中国),所有传统材料+现代形式的建筑都被冠以"批判地域主义"之名——这是否为一个本应相对严谨的理论又强行套上了主观的公式?本文试从批判地域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开始,将批判地域主义置于当下社会环境中进行一次批判性的再解读,讨论它在中国的研究意义以及出路。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生存     
范东晖 《建筑师》2006,(3):34-37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文化转型,建筑理论在对建筑社会意义的重新思考中,走上了一条“批判性生存”的道路。本文概述了批判理论对建筑学的影响,并对目前批判建筑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批判”与“生存”两难处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宏  刘扬 《建筑知识》2014,(6):161-162
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是本土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建筑的文化如何表达对传统呼应与延续的问题,本文从批判的地域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两种“分解”文化的方法,同时以石林彝族地区地域性设计作为切入点验证了两种方法对设计的作用,找出影响石林地区地域性建筑的因子与其地域建筑形式的关系,总结了石林地区地域性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采访主要包括5个方面话题:对建筑教育的态度和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40年教学经历的终止的回顾;如何理解埃森曼的批判性写作、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断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多样变化甚至矛盾关系;对建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以及这些认识与当代语境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角色,埃氏本人如何理解他的同事和学生所提出的“后批判”和“投射理论”,以及他本人如何进行回应;关于中国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不凡形象来自对建筑本身可能性的发掘,而非对文化符号的被动再现。自我增殖的图解式转化和计算机技术的精确翻译,构成了项目自身的内秉批判动力。对建筑之美的爱激发着内在的批判动力,将建筑带入物质与感官的世界。而对城市和事件两种公共性的营造则将建筑变成了人与人自由互动获得快乐实现友爱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采访埃森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彼得·埃森曼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之一,对建筑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在近期历史中,他是首位建筑师,能通过自身领域的工作来证明,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智识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学的一部份。其次,也许更重要的在于:埃森曼的工作构成了一种持续的“批判性”的实践——此种实践的最基本的产品是建筑学的“知识话语”,并且,埃森曼的独到之处在于能将该“知识话语”同时在建筑文本(理论)和建筑形式(建造)两个层面上加以阐述。在一个由大众消费和公共媒介主宰的时代,他持…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不是一种风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解构主义的研究是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建筑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构成解构主义的研究对象,但解构主义的建筑研究也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这个领域,其直接对象则是建筑为作文化表意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即形式/意义关系。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消灭形而上学的存在,但是对存在的否定不能通过“非”或“反”的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及几位建筑所长的深入访谈展示了天华建筑的创作策略和思想。面对当今日益图像化和媒介化的建筑语境,天华从其独特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形式的体验”作为创作出发点,将建筑作为媒介来“讲故事”,从而满足最广大受众对建筑文化的消费和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彰显到含隐——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一刚 《建筑师》2006,(1):47-50
本文归纳了日本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并将其表述为对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回应。通过对一系列日本现代建筑师等人的作品进行介绍,具体阐述日本近一个世纪以来其建筑是如何从传统而走向现代,从而展现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的诱人魅力。  相似文献   

13.
卢琦 《华中建筑》2007,25(1):128-130,136
建筑与文化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创造,文化是建筑的表现与灵魂.建筑通过对于文化理论的借鉴和应用,以实现对文化的反映.当代建筑的表现就是建筑的文本化倾向,该文将从符号与象征的角度来阐述此倾向.建筑的行动就是建筑对文化的反作用与创造.并认为当代建筑行动的表现是建筑对社会的能动职能,通过建筑行动与社会的整体结构及社会的有机联系--这两个层次的探讨,建构了当代建筑文化的可能性框架.最后,提出了"制度建筑--无主体建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王绍森 《新建筑》2014,(3):78-81
针对建筑设计的真实存在及内心世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应采取谦恭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形成真实环境下的“弱建筑”和抽象环境下的“若建筑”,其中“弱建筑”可以在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区别体现对环境的关照,强调客观理性,立足现实;“若建筑”则是以建筑的原理感悟城市与建筑,并抽象表达环境存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抽象性,自由畅想。并结合设计说明之。  相似文献   

15.
汤凤龙 《建筑师》2009,(5):47-57
巴塞罗那馆是现代建筑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其空间的流动和形式的抽象,却很少注意到它与上述特质对立的另一种特质,即那种贯穿密斯一生建构探索的、以"清晰的建造"为终极目标,以匀质网格为本质特征的"几何建构"法则。作者通过对德国馆的深入剖解,试图将这种特质揭示和呈现出来。但在德国馆中,这种特质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抽象形式挫败,这归根结底源于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密斯在日后的建构生涯中逐渐放弃了抽象形式转而走上了一条"匀质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16.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onwards, the systematic discovery of the lands to the east of Europe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Orient as the subject matter of representation—of illustrated travel accounts, etchings, engravings, paintings and sketches. This needs to be seen as part of a larger historical episode which has installed representation as the principal construct of knowledge in Western culture. The Orient is thereby objectified into a form of discourse, as Edward Said has brilliantly shown us, as well as into a stereotypical image for consumption and a stylistic category in architecture. Through a critique of Orientalist construc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draw attention to an alternative way of looking at the Orient: one that does not turn it into an independent, frozen reality outside the self-knowing subject, but instead, enters into its world, engages with it and employs representation as a critical/exploratory vehicle rather than an affirmative/expository one.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the experiential sketches and scribbles of Le Corbusier in his “Journey to the East” offer us some insight the implications of which are highly significant and relevant for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culture at large.  相似文献   

17.
赵梦思  田丹 《中外建筑》2014,(5):99-100
本文以“一颗印”传统民居为例,探讨建筑生命本源及其形式与人类文化心理的永恒关系。通过剖析“一颗印”建筑的构成元素及组合特征,解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挖掘建筑形态背后的基本法则、内在秩序以及地域文化精神,总结传统建筑形式的衍生机制。将传统建筑精神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建筑,给迷失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文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探索,建筑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文章通过对王澍早期和近期作品的比较分析,从设计观念、空间形式、建造技术以及建成效果等方面,对其建筑历程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梳理,试图探讨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整体上呈现"模糊"的状况下,力求突破的价值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出现的剖面建筑现象,其外部形态的剖面性强调了空间和建筑形态生成的思考方式。从"功能"(program)和"身体"(body)的感知出发是其两种典型的空间思考方式。这类建筑强调建筑生成的"过程"(process);剖面成为一种思考方式;它重新挖掘了建筑的"概念"(idea),强调建筑图纸和建造的密切关联,对当代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