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贲腾  陈春海  于有海  王策  张万金 《材料导报》2001,15(9):57-58,48
提出“有机纳米功能材料”的概念,结合本中心近期的研究结果,总结近几年来有机纳米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报道了一系列孔径可调的纳米尺度的刚性环状齐聚物,纳米尺度电活性低聚物,纳米尺度纤维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综述了有机纳米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有机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金属有机络合物Ag TCNQ的薄膜在STM针尖电场的作用下 ,当电压达到某一阈值后可以从高阻态跃迁至低阻态。在一定的条件下 ,在低阻态的保持时间很短 ,且高低阻态间的转换可以重复。由于它们都是有机材料 ,根据这种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机纳米整流器的设想 ,并成功地制作了输出可控的有机纳米整流器的原型。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介绍了适于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无机物的类型和有机物嵌入到层状无机物夹层中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特征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产业》2006,(8):85-87
球型纳米粒子磨亮半导体晶片;纳米碳管场发射元件刷新记录;美科学家开发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美国科学家成功制备新型有机凝胶纳米材料;科学家关注纳米管的承压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的薄膜在STM针尖电场的作用下,当电压达到某一阀值后可以从高阴态跃迁至低阻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低阻态的保持时间很短,且高低阻间的转换可以重复。由于它们都是有机材料,根据这种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机纳米整流器的设想,并成功制作了输可控的有机纳米整流器的原型。  相似文献   

7.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3种类型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催化、生物医学、药物控制释放和光子晶体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军 《材料导报》1994,(4):54-57
有机气凝胶与碳气凝胶是国际上近年来相继研制成功的新型纳米多孔性材料。介绍了有机气凝胶与碳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基本性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个在纳米材料开发和商业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共同开发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涂层技术。该技术既利用有机聚合物,又利用尖端无机材料,改进了涂层性能,从而提高了制造工效。这三家公司是:生态涂层公司,一家纳米工程、紫外固化涂层供应商;纳米动力公司,一家超级纳米材料顶级生产商和金属材料合作公司:一家纳米材料合成工艺开发商。  相似文献   

10.
江雷     
《纳米科技》2009,6(6):I0001-I0001
《纳米科技》编委会委员江雷由于在功能界面材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光电转换材料、SPM技术等方面都取得过重要成就,新当选为化学部无机化学专业领域院士。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用分子设计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新方法及其结构、性能演变规律和功能化的工作。特别介绍关于纳米晶—聚合物杂化材料、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有机—无机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关系规律。如通过对纳米无机材料功能化修饰,使其含有与聚合物共聚的官能团,实现了与聚氨酯、硅橡胶、环氧树脂的分子组装,形成了无机—有机的互穿网络式嵌断共聚物,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该聚氨酯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比未改性前均提高了2倍以上。通过原位聚合、聚合物刷、从表面接枝技术制备出高性能材料。探讨用催化链转移聚合等聚合方法实现新颖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构筑。通过无机材料的表面设计和表面处理控制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行为,得到了多种性能优良的多元多尺度复合材料。提高纳米杂化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探索其特异的光电等特异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方法,首先合成适用于聚酰亚胺的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剂——亚胺环基硅烷;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在溶胶一凝胶反应过程中加入改性剂亚胺环基硅烷,得到有机-无机复合体纳米颗粒;将有机-无机复合体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经过加热处理得到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本发明的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制备方法解决了纳米粒子分散的难题,在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不团聚,有利于其各项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铈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根据最新文献报道,介绍了纳米CeO2的功能特性和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纳米CeO2的多种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并对纳米CeO2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展望,以期为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纳米CeO2新型功能材料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有机蛭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蛭石的晶体化学特征出发,在探讨蛭石有机改性原理的基础上,评述了有机蛭石的改性方法与特点,以及改性蛭石在环境保护和纳米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蛭石层间阳离子的可交换特性是使有机阳离子插入到层间域的驱动力;采用胺盐和有机大分子可获得不同层间距的插层有机蛭石;有机改性蛭石可作为有机污染物的良好吸附剂,也是制备聚合物/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前驱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粉体工业》2008,(1):37-3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晓宏研究组在方向性弱相互作用诱导一维有机单晶纳米材料生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发明了一种高纯度、低结构和形貌分散度的、相对普适的制备一维和准一维单晶有机纳米结构的新方法。这一发明扩展了能够形成一维单晶有机纳米材料的有机分子结构种类,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一维生长机制和有机纳米材料形状调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纳米器件的构筑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纳米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而用作电极的修饰材料。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与水或有机相相溶性欠理想、分散不均匀和易团聚等缺陷。综述了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修饰、掺杂无机金属纳米颗粒等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的纳米碳材料对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纳米无机物/聚合物复合吸波功能材料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新型吸波材料在技术上要求强吸收、轻质、宽频、红外微波吸收兼容且综合性能好,利用纳米材料特殊的电磁光性能及有机聚合物的优良性能研制纳米无机物/聚合物复合吸波功能材料是实现该技术要求的有效途径。文中从吸波材料物理机制出发,评述了纳米无机物/聚合物用作吸波材料的优点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电沉积法制备块体纳米晶材料的原理;阐述了电流密度、电流波形、有机添加剂等工艺参数对沉积层晶粒尺寸的影响;介绍了直流电沉积、脉冲电沉积、喷射电沉积和复合电沉积等几种常见的电沉积方法;概述了电沉积法制备块体纳米晶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电沉积块体纳米晶材料的力学性能、磁学性能、耐蚀性能、热稳定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表面有机纳米薄膜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镀膜技术和三嗪硫醇类有机单体在Mg-Mn-Ce镁合金表面生成了具有疏水特性的有机纳米薄膜。选取循环伏安法曲线中不同特征点研究了有机镀膜的反应机理,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椭圆偏振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有机镀膜后镁合金表面薄膜的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镀膜过程分为电化学反应成膜和膜层层间聚合反应增厚两个阶段;镁合金与有机物单体通过化学键发生结合;随着有机镀膜反应过程的进行薄膜的厚度由9.14 nm逐渐增加到64.51 nm,形成稳定的纳米薄膜;有机镀膜后镁合金表面的蒸馏水接触角从未镀膜的45.8°上升到117.9°,实现了由亲水到疏水的功能特性转换。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集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的诸多特性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本文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