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某轿车双横臂独立前悬架数据,运用面向整车系统的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和大型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研究分析汽车运动中悬架随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价其悬架数据合理性。本文以某轿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同时利用该模型对其悬架运动特性参数进行分析,为汽车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轻型卡车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系统建立了其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并采用ADAMS分析软件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改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分析仿真结果,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悬架的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影响悬架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悬架系统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是评价悬架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分析的基础。本文通过ADAMS和Pro/E联合建立1/4双横臂汽车独立悬架复杂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悬架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4.
对联合建立的汽车悬架模型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架的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影响悬架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悬架系统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是评价悬架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分析的基础。本文通过ADAMS和Pro/E联合建立1/4双横臂汽车独立悬架复杂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悬架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
运用ADAMS/Car对某前悬架进行建模,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在ADAMS/Car中调用该文件建立刚柔耦合双横臂前悬架,对该前悬架系统进行运动学和柔性运动学仿真,并分析该悬架特性。结果表明:车轮前束和轮距均未达到理想的状况,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此外,通过对比分析柔性对该型悬架的性能影响,发现刚柔耦合双横臂前悬架相比刚性悬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前悬架的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6.
前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对车轮定位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前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根据模拟仿真的要求,设置边界条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进行车轮定位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有车轮定位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弹性衬套和柔性零部件的车轮定位参数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悬架中弹性衬套替换刚性铰接及主要承栽零部件的柔化处理对车轮定位参数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Adams中建立了某车双横臂独立悬架多刚体模型Ⅰ,对三因素弹性衬套替换刚性铰接以及下横臂和横向稳定杆的柔化处理的影响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说明:3个因素对车轮定位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在模型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上述3个因素建立了模型Ⅱ并进行悬架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特性,为悬架的开发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View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于ADAMS/View软件这个操作平台,针对某轿车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前轮定位参数(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值、主销内倾角及主销后倾角)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为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多刚体系统运动分析的最大数量坐标法原理,建立了车辆双横臂悬架的多刚体系统地运动分析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导向机构参数与悬架运动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电动汽车悬架性能较差的问题,根据某电动汽车整车参数,建立电动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基于此模型进行双轮同向跳动模拟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利用ADAMS/Insight对悬架车轮定位参数进行分析,完成悬架结构的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前轮外倾角、前束角和侧倾中心高度等,通过优化均满足了设计要求;主销后倾角、主销后倾拖距、前轮轮距等其他参数在满足悬架设计取值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变化范围进一步减小,提升了悬架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3GPP对4G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提出的要求,通过系统建模,设计并搭建了LTE-Advanced无线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主要包括地理拓扑、wrap-aronnd,大/小尺度衰落,干扰计算,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分组调度等功能模块.在仿真平台的建模过程中,应用了蒙特卡洛思想,对系统性能进行多次随机独立采样,统计采样结果作为有效数据.在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搭建了LTE-Ad-vanced系统级仿真平台,并通过比较轮询算法和正比公平算法评估了仿真平台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级仿真平台达到了3GPP对系统设计的要求,为LTE-Advanced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ADAMS/Car下,基于"概念悬架"模块搭建了14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前悬架中的各项特性对该车不足转向度的贡献;该车的前悬架的C特性对不足转向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最后文章进行了前悬架KC特性改变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介绍了一种由整车性能分解到悬架性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面向牵引力控制系统的AMESim与MATLAB联合仿真平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MATLAB和AMESim软件建立了面向TCS的联合仿真平台。采用MATLAB建立了四驱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控制模块,采用AMESim液压元件库建立了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模型,通过AMESim专用接口模块和MATLAB S函数实现了两者间的数据交换,构建成联合仿真平台。采用试验研究方法修正了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典型工况TCS仿真,获得了可面向TCS开发的实用联合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过约束多体运动机构的动态受力分析难点,以一个具体的多曲轴运动平台为例,提出一种基于Pro/E中Mechanism仿真模块进行动态仿真的解决方法。在Pro/E中进行了3维建模;针对分析的重点,对系统模型进行了适当简化;并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在Pro/E中的具体运用,对简化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并运用仿真结果分析了各类因素对该机构运动及受力的影响,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了传统二维和三维模型结果显示的缺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给水管网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给水管网视景仿真平台,形成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给水管网虚拟场景与给水管网数学模型的有机集成,实现虚拟场景中给水管网的交互控制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显示.建模过程中将虚拟场景中实体按照相关图集绘制,保证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并通过相关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本文通过程序设计建立了城市给水管网交互式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了城市给水管网视景仿真系统.该平台不仅具有高度的逼真性,而且具有沉浸性、交互性的特点,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深埋地下的给水管网,对给水管网进行交互控制,对管网工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高效且简单的AMESim建模,以经典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在Simulink中建立其控制模块,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的模型正确,控制模块有效实现了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同时也表明,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辆具有更好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维铸造工艺CAD 的信息集成. 方法 在商品化软件平台上二次开发, 实现三维铸造工艺CAD 各模块的功能. 结果 开发了在VC+ + 环境下, 以商品化软件为平台的三维铸造工艺CAD系统, 为计算机集成铸造系统打下基础. 结论 该系统计算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1/4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应用耗散系统理论进行了车辆主动悬架严格(Q,S,R)-耗散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将主、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位移3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具有严格耗散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对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制造企业在应用CAx系统过程中如何集成各种信息资源和知识的问题,以汽车后桥产品设计开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协同CAx集成系统平台框架.采用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建模方法,提出一种特征参数度量的相似实例检索方法,实现了知识的重用,着重叙述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面向设计流程的知识驱动设计计算、基于特征参数的CAD建模方法、基于模型共享的CAE分析以及产品虚拟装配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此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知识的CAD/CAE集成,有效地支持了汽车后桥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光突发交换网络核心交换节点的基本交换结构、交换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核心交换模块的构成;对光突发交换系统进行了仿真平台的构建,讨论了系统仿真中所使用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所构建的仿真平台和可以设置的参数;在多种交换方式下,分别建立了核心交换节点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讨论了采用不同交换结构对光突发丢失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