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四种重金属As、Pb、Cr、Cd复合污染对茶叶重金属含量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冲泡次数下茶汤中四种重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茶叶中重金属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其高低顺序为PbCrCdAs,其中,Cd在盆栽土壤中的添加量低于As,但在茶叶中的积累量高于Cd,表明Cd在茶树体内的迁移率高于As。复合污染茶叶中的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酚氨比值高于对照,从而降低了茶叶品质。四种重金属元素在茶汤中的浸出量均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Cd、Cr、Pb和As的总浸出率分别为:18.0%~35.7%、14.8%~26.8%、15.4%~31.9%和13.7%~22.1%,Pb和Cd的浸出率大于Cr和As;四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络合作用,会影响重金属在茶叶中的累积量和茶汤中的浸出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黔产市售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以五个生产加工地的黔产市售绿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9种重金属(Pb、Cr、Cd、Hg、Cu、Zn、Mn、Ni和As)含量,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次数对茶叶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茶叶中Cr、Mn、Ni、Cu、Zn、As、Cd、Hg和Pb含量分别为3.98~4.63、320.04~526.74、17.43~25.74、15.00~23.15、27.68~42.23、1.12~1.34、0.72~1.06、0.11~0.13和1.20~1.45 mg/kg,其中Cr、Cd、Pb、Hg和As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率与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浸泡次数呈负相关(p0.05),黔产市售绿茶经三次浸泡后,浸出率Zn、Mn最高,分别为78.73%~87.04%、 74.87%~81.27%; Hg次之,为32.25%~45.84%; Ni最低,为7.78%~11.58%。重金属的浸出率表现为ZnMnHgAsCdPbCr CuNi。浸泡温度为80℃、浸泡时间为40 min时,绿茶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大;超过80℃、40 min后,重金属的浸出率增长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3.
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重金属评价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环神农架地区主要植烟土壤91个耕层样品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As、Cd、Pb、Hg的水平,利用单冈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该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神农架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变异,以Hg和Pb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0.22%和59.78%,Ni元素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17.81%.环神农架地Ⅸ植烟土壤Cr、Cu、As、Cd、Pb、Hg含量均符合无公害生产产地标准,Ni和Zn元素分别有3个和2个样品超标,综合污染评价显示供试土壤分别有78%和22%处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以湖北省A层(0~20 cm)土壤元素背景值为基准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神农架地区8种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富集,而As、Pb、Zn、Cd、Ni富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东洞庭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鲢鳙鱼间重金属富集存在的差异性,测定东洞庭湖沉积物以及鲢鱼和鳙鱼不同组织中5种重金属(Cr、Cu、Cd、Pb和Hg)的含量。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r的含量低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限值,Cu、Pb和Hg低于二级土壤标准限值,Cd的含量是国家三级土壤环境标准值的6倍;鲢鱼和鳙鱼中重金属的分布排序均为Cr:鳃肝脑肉,Cu:肝脑鳃肉,Cd:肝鳃脑肉,Pb:鳃肝肉脑,Hg:肉肝脑鳃;根据鱼类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相比Cr和Pb,鲢鱼和鳙鱼都更易富集Cu、Cd和Hg,而鲢鱼比鳙鱼更易富集Cd,鳙鱼比鲢鱼更易富集Hg;另外,鲢鱼和鳙鱼肝脏中Cd的含量超出行业标准限量,其它组织中重金属均未超标。表明东洞庭湖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确实存在差异性,不同组织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鱼鳃和肝脏,鱼肉和鱼脑对重金属的亲和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养殖鱼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郊区两个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标准化养殖场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展开研究,就其养殖鱼肌肉中的Cu、Pb、Cd、Cr、As和Hg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养殖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程度,定量剖析各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实验发现,团头鲂和鲫鱼肌肉中Cu、Pb、Cd、Cr和Hg含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As含量也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养殖品种并未受到Cu、Pb、Cd、Cr、As和Hg的污染,属于清洁水平.团头鲂和鲫鱼对Cu、Pb、Cd、Cr、As和Hg都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分别为459、14、17、263、1、24和755、3、8、185、6、23,其中两种鱼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团头鲂对Pb、Cd、Cr和Hg的富集能力要强于鲫鱼,对Cu和As的富集能力弱于鲫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沙烟区烟叶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性质的关联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该区域不同性质土壤烟叶中镉(Cd)、铅(Pb)、汞(Hg)、砷(As)及铬(Cr)的含量,并对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对应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中重金属富集系数Cd & gt; Hg & gt; Pb & gt; Cr & gt; As,表明烟叶是易富集Cd的作物;烟叶中Cd含量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性;烟叶中P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与土壤CEC呈显著负相关性;烟叶中Cr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烟叶中As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性;烟叶中Cr、Cd和Pb含量分别与土壤中Cr、Cd和Pb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茶园施用污泥堆肥前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漳州地区试验茶园施用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成的有机肥(以下简称污泥有机肥)前后的茶叶中的重金属Cu,Pb、Cd、Cr、As和Hg等六种重金属含量,并根据茶叶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通过调查研究及测定结果的分析和污染评价表明:该茶园茶叶中这几种重金属背景含量均较低,但镉的含量稍高;该试验茶园在施用污泥堆肥后,茶叶中的重金属、Cu、Pb和Hg等六种重金属含量都有所增加,且该试验茶园对这六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一样;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基本均小于1.0,表明一次施用污泥有机肥后茶叶基本未受到这六种重金属的污染,茶叶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8.
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及烟叶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和烟叶中As、Cd、Cr、Cu、Ni、Pb、Zn和Hg等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状况,运用内梅罗指数和相关分析法,对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烟叶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低于我国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但其污染程度已处于警戒线水平,Cd和Hg为烟区土壤主要风险因子。土壤和烟叶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Zn> Pb> Cr> Cu> Ni> As> Cd> Hg和Zn> Cu> Pb> Cd> Cr> Ni> As> Hg,土壤中Hg、Cd、As和烟叶中Ni、Cr变异系数均较大。烟叶中重金属富集系数顺序为Cd> Zn> Cu> Hg> Ni> Cr> Pb> As,烟叶Cd富集系数高达11.67,表明烟草属于Cd强烈富集作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的烤烟烟叶中重金属的分布及累积特征,进行了高、中、低浓度的铅(Pb)、铬(Cr)、铜(Cu)、砷(As)、镉(Cd)和汞(Hg)处理土壤烤烟盆栽试验,并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所得烤烟烟叶样品中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烟叶中Pb,Cr,Cu和As的残留量大小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Cd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Hg残留量在部位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在5%显著水平下,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的各部位烟叶中Cu,Cr和Hg的残留量为:高浓度处理>中浓度处理>低浓度处理;Pb和As的残留量均为中、高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处理;Cd残留量在3个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中重金属累积量随重金属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除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国家环境保护局),最高为Hg,为背景值的3.46倍。Cd与棚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从地理分布来看,Hg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As、Pb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从重金属单项质量指数来看,Cd、Hg、As、Cr、Zn均未超标;Cu、Pb超标率分别为7.37%和22.11%,属轻度污染。从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看,3.16%的土壤为超标土壤,属轻度污染,超标率较高的区县为隆化县、乐亭县、滦平县、宽城县和滦南县,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存在Cu、Pb的轻度污染现象,后续需要对蔬菜中的Cu、Pb进行调查以评估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省5个茶区的88个茶鲜叶(新叶、老叶)样,以国标方法测定Cu、Pb、Cd、As、Hg、Cr;新拟茶鲜叶限量值结合商品茶限量标准,采用改进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NIPI)对新叶重金属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老叶与新叶的Cu、Pb、Hg、Cr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历年累积明显;分别有11.4%和6.8%的茶园新叶Cu和Cr轻度污染(2≥NIPI>1);全省Cu、Cr轻度污染,Pb为警戒水平(0.6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广东蔗区有代表性区域的甘蔗种植土壤中Cd、Hg、As、Cu、Pb、Cr、Zn、Ni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利用酸度计对土壤pH值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教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土壤以酸性为主,重金属的污染指数范围为0.078~1.3,其中As为1.3,受到轻度污染,Cd为0.94,处于警戒线;综合污染指数为1.1,说明广东蔗区土壤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西藏4地市(山南市、日喀则市、林芝市、拉萨市)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的糌粑中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铅(Pb)、汞(Hg)含量,并开展污染情况全面分析评价,以提高西藏各地市糌粑的质量安全水平,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西藏4地市分别采集不同模式生产的糌粑样品101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糌粑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与质量安全评价。101个糌粑样品中,按照糌粑质量分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糌粑中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电磨和水磨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不同地市生产糌粑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山南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日喀则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林芝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拉萨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根据Nemerow综合污染等级评价4地市中的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因此,西藏4地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Cr、Pb、Hg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传统适宜烤烟种植区山东省临沂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和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区、土类间的差异,采用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富集污染水平,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沂植烟耕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3.85、0.09、47.56、14.45、0.07、18.04、17.82和29.21 mg/kg;空间分布上,北部、中部和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8种重金属中仅Cd和Hg在部分土壤中表现出富集和污染;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Hg > Cd > As > Ni > Pb > Cu > Cr > Zn,其中部分土壤Cd和Hg对当地环境具有显著潜在生态风险;而土壤中所有重金属均没有显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临沂植烟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风险,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江西茶鲜叶中重金属状况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西省5个茶区的88个茶鲜叶(新叶、老叶)样,以国标方法测定重金属Cu、Pb、Cd、As、Hg、Cr含量。结果显示,老叶、新叶和鲜叶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相同,但均分为5组,无明显自然地域界限,6种重金属聚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交叉验证的判别分析,区分老叶与新叶的正确率为87.5%,说明老叶与新叶差异明显,判别新叶是否高山组的正确率为77.3%。以改进的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NIPI)评价重金属状况并进行简单对应分析显示,老叶主要为轻度污染,新叶总体未污染,处于警戒水平:赣中赣南茶区新叶安全,其余新叶为警戒水平。结论表明:江西茶鲜叶重金属茶区间有一定差异但自然地域界限不明显;种植环境平均良好,路边组与高山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阿拉伯胶中常见重金属铅、镉、铜、砷、汞的含量,评价其安全性,为建立阿拉伯胶重金属检测限值提供参考。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铜、砷、汞的含量,以《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评价阿拉伯胶的安全性。结果所测各批次样品铅、镉、铜、砷、汞的含量相差较小,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结论可安全用于临床,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黎  刘俊  张璐  李玉婷  张骁 《食品科学》2010,31(16):220-224
目的:对四川地区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As、Hg 和Pb,原子吸收法测定Cu、Mn、Cr 和Cd;对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所调查的52 份食用菌总合格率仅为7.69%,Cr、Hg 和Cd 含量在部分食用菌中超标,其中Cr 元素超标最为严重;而元素Mn 在食用菌中的含量相对其余6 种元素最多,平均可达15.93mg/kg;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r 对食用菌污染最严重。结论:四川地区食用菌重金属污染严重,并且应尽快完善Mn 含量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张建  杨瑞东  陈蓉  彭益书 《食品科学》2017,38(21):175-181
采集喀斯特地区(遵义虾子与贵阳花溪)的辣椒及种植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辣椒和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As、Cd、Pb、Hg、Cr、Cu、Zn、Ni、Tl、Co、Sb、Sn、Mn)的含量,探讨土壤-辣椒体系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迁移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与HJ/T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相比,土壤中Cd平均含量超标了9.33%,点位超标率为57.89%。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相比,遵义地区辣椒中Cd含量部分超标,超标率为85.71%,花溪地区2个辣椒样品Cr含量超标,分别超标了15.36%和12.18%。辣椒的13种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CuZnHgSnTlMnSbNiCoCrAsPb,辣椒Cd的生物富集系数为1.138,Pb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001 9。辣椒中Co、Ni、Sn含量与土壤对应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对应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食用辣椒途径的Cd和Cr每周重金属摄入量远小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专门针对敏感人群临时性每周人体可耐受摄入量,辣椒Cd、Cr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贵州喀斯特Cd高背景值地区种植辣椒应注重辣椒对Cd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