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构件的描述是构件检索和复用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的构件接口描述的匹配方法,从而提高构件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进而改进了构件库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检索和提取满足用户需求的构件已成为目前研究重点.在构件库的效率优化方面,主要包括构件检索效率和构件理解效率的优化.利用数据挖掘中基于拥挤因子的改进蚁群算法来优化构件的复用规则,从而提高复用者对于所需构件选取的准确性.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挖掘出来的构件复用规则准确率为75.3%,高于Apriori算法和蚁群算法,对于构件的检索和选取提供了较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多个分类方式不同的构件库之间,实现互通,可以有效扩大重用者检索构件的范围和提高检索效率,而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是多构件库检索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关键词检索的原理和语义关系模型进行分析后,利用领域本体,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的语义关系识别的多构件库二次检索模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检索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的软构件检索技术的研究,在刻面分类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软构件检索方法,这种方法利用领域模型和领域本体对构件检索进行语义上的扩展。具体描述了该方法的设计思想和过程模型,然后利用该方法构造出了基于语义的软构件检索体系构架,实现了对领域构件进行语义查询的目的,提高了构件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的分布式软件构件库检索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布式构件库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使复用者更加便利地在多库中进行构件查找、提高查准率,提出一种基于P2P的分布式软件构件库检索机制。采用分层混合对等网络体系结构,其中的超级节点可以自动地对检索条件进行重构,从而使复用者可以透明地在多库中进行检索。该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分布式构件库间的信息共享性,以及检索的便捷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构件检索中引入本体,结合刻面分类信息和领域信息,建立起软构件本体模型,提出了基于本体的软构件语义检索的推理模式及算法,对用户提交的查询请求进行有效的语义扩展和推理,提高构件的检索效率,同时为分布、异构构件库的准确、全面、方便的构件检索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在大规模构件库中改善检索性能的问题,提出构件的标识表示,并设计了基于标识的构件检索方法.标识由领域术语、刻面术语以及高权重词等代表构件主要信息的词组成.使用标识表示构件可以获得比刻面分类更多的有效信息并能够校正刻面分类产生的主观影响,有利于检索准确率的提高.为提高检索速度,设计了功能倒排索引与标识索引组成的双向组合索引.最后与常用检索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标识的构件检索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以及良好的综合检索效果,能够较好的满足大规模构件库的检索要求.  相似文献   

8.
钱晓捷  杜胜浩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973-2977
针对如何从规模庞大的软件构件库中快速且高效地检索出目标构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刻面分类标识和聚类树的构件检索方法。使用构件标识集合对构件进行刻面分类标识描述,克服了单纯采用刻面分类法对构件进行分类描述和检索时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引入聚类树的思想,对构件进行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聚类分析,建立构件聚类树,能有效地缩小检索范围,减少检索构件与构件库中构件比较的次数,提高检索效率。最后在实验中与一般检索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构件查准率为88.3%,查全率为93.1%;而且在大规模的构件库中使用时依然有良好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有构件检索方法在面对用户复杂功能需求时检索时间较长而且检索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构件检索方法,定义构件检索过程中的有序匹配解及其邻域,并结合构件的分类描述特征设计模拟退火指标函数,在此基础上迭代搜索出覆盖用户功能需求且成本近似最低的构件集合。实验比较结果证明,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构件检索方法在检索速度和准确度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刻面描述的构件检索中缺少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构件检索框架.按照所给出的构件描述模型,将用户查询的构件从功能、环境和质量属性三个方面与语义构件库中的构件进行匹配.建立在上海构件库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原型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构件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11.
Reuse-based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ftware reuse is viewed as a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eries of technologies related with software reuse and software component technology: component model, which describes componen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component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domai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compon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which component library is the kerne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o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software evolu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software re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JadeBird Software Production Line System,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
电机控制技术是实现高性能伺服驱动的核心,也是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标志技术之一。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理论,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基于=0的矢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空间矢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Matlab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和系统软、硬件设计。硬件系统以TMS320F2812为核心,实现了电流、速度双闭环的矢量控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构件的高内聚性是基于构件蔓用研究领域常见的话题,也是软件开发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对软件体系结构的获取,还是对软件演化的探究,甚至遗留系统的现代化改造,都与高内聚性构件的确定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通过特征跟踪矩阵,建立了领域构件与特征之间的联系;给出了基于特征的n维向量空间中领域构件向量的表示,进而获取了反应领域构件间密切关系的领域构件向量距离矩阵;基于领域构件向量距离矩阵,结合等级簇聚合算法建立了领域构件等级簇树;最后在领域构件等级簇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内聚领域构件获取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详细阐述SNS用户兴趣模型建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其中所运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向量空间模型、聚类分析等,并且建立系统以支撑所构建的模型,着重介绍如何编程计算用户兴趣权值。该模型具有易更新、易提取的特点,可开发成控件嵌入到社交网站中使用,以了解用户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架构,叙述了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3种关键技术(校园信息门户、校园PKI/CA和数据集成)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创新性。实践证明基于上述软件架构和关键技术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运行安全、可靠、用户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面向对象技术、软件组件技术和软件复用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软件总线的研究与开发已逐步成为关注的重点。软件总线也像计算机硬件总线一样,只要符合总线标准的软件组件均可以插接到软件总线上去,以实现组件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在此,基于对软件总线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XML的软件总线设计方案,通过使用软件总线技术开发和集成软件,不但可以大大地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构件库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将两种技术结合的Web services构件库的基本框架,结合新疆多语种语言的特点及应用需求,设计开发了多语种语言构件库管理系统.验证了Web Service技术开发模式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平台无关性和可伸缩性.多语种构件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填补了多语种语言民族地区相关软件业领域建设的空白,其开发模式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对促进面向中亚西亚出口软件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本体的Web文本挖掘与信息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伟  孙四明  张峰 《计算机工程》2010,36(22):75-77
针对传统Web文本挖掘技术缺少语义理解能力的不足,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本体的Web文本挖掘模型,即利用基于本体概念体系的向量空间模型替代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文档,在此基础上进行Web文本挖掘,并给出一种集成语义信息检索的设计。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本体模型在Web文本挖掘技术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Adler  R.M. 《Computer》1995,28(3):68-77
Component software benefits include reusa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among others.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mpeting standards for this new technology, and how will they interoperate?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is steadily gaining acceptance for commercial and custom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programming languages such as C++ and Smalltalk, object oriented CASE tools, databases, and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 Next Computer's NextStep. Two emerging technologies, called compound documents and component software, will likely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objectoriented concepts across system-level services, development tools, and application-level behaviours. Tied closely to the popular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compound documents and component software define object-based models that facilit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ependent programs. These new approaches promise to simplify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lex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equally important, simplif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work models for application end users. Following unfortunate tradition, major software vendors have developed competing standards to support and drive compound document and compone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These incompatible standards specify distinct object models, data storage models, and application interaction protocols. The incompatibilities have generated confusion in the market, as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 system integrators, in-house developers, and end users struggle to sort out the standards' relative merits, weaknesses, and chances for commercial success. Let's take a look now at the general technical concepts underlying compound documents and component software. Then we examine the OpenDoc, OLE 2, COM, and CORBA standards being proposed for these two technologies. Finally, we'll review the work being done to extend the standards and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across them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C S计算模式的Oracle8应用系统中 ,客户程序要使用数据库 ,必须先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连接。通过NET8网络软件 ,客户程序可以直接或经由特殊的连接中间件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对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中间件或客户程序使用共享技术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本文对这些共享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