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跃  姚素薇 《表面技术》1997,26(1):15-17
研究了镀液中次亚磷酸盐的浓度对电沉积Ni-Mo-P合金镀层影响及镀层中磷含量对镀层性质的影响。实验表明,镀液中次磷酸盐的浓度增加,镀层中磷含量增加,而钼含量大大降低,镀层更光亮;而镀层中磷含量的增加,镀层的耐蚀性及镀层的微观裂纹增加,且有利合金的非晶化。  相似文献   

2.
非晶态镍—磷合金电刷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民 《表面技术》1996,25(4):40-42
通过对非晶态镍-磷合金电刷镀层的结构,电刷镀工艺的分析,探讨了非晶态镀层的特点以及经过一定热处理后的镀层性能,并对这种镀层的应用发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3.
Fe—P非晶态合金电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声  龚敏 《腐蚀与防护》1998,19(3):105-107,122
在以氯气化亚铁和次磷酸钠为主盐的电解液中获得含P量Pp=10%~14%的Fe-P非晶态合金镀层,测量了镀层的差热分析同线和经不同热处理后镀层的显微硬度,据此分析了加热对镀层结构的影响,直流电镀所得Fe-P非晶合金镀层很脆,使用交直流迭加电流进行电镀可以使镀导脆性大小减小。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Ni-Mo-P的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姜秉元 《表面技术》2003,32(3):38-39,43
采用适宜的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能够得到银白色,非晶态Ni-Mo-P合金镀层,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镀速和镀层质量的影响,检测了镀层的耐蚀性和显微硬度,得到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5.
氯化物电镀Zn—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  胡滢 《表面技术》1999,28(3):5-8
研究了Zn-P合金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含磷量的影响,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可得到磷的质量分数为0.1%左右的Zn-P合金镀层。对镀液、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经银白色钝化后的Zn-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是纯锌镀层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MM-2000型试验机及MIROMETⅡ数显式显微硬度计对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及对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热处理对其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从而分析比较各种镀层性能及差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进口汽车内燃机缸套修复的最佳镀层,为镀层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诗文  孟宪陆  赵彦  吴广新  张捷宇 《表面技术》2023,52(10):403-410, 429
目的 优化GA镀层的成形性能,建立GA镀层物相生长模型,调控镀层物相组成,得出最佳合金化镀层物相组成对应的工艺参数,以指导生产。方法 依据最新的Fe-Zn相图,构建镀层合金化模型,模拟镀层物相η、ζ、δ和Γ生长过程及物相沿镀层截面分布、镀层合金化过程Fe含量变化。结果 成功模拟了Fe-Zn相图不同相区物相的生长过程,模拟530 ℃以下温度物相转变为η→ζ→δ→Γ,530 ℃以上温度物相转变为η→δ→Γ。模拟得到最佳镀层物相组成对应的合金化工艺为,510 ℃保温9.7 s,540 ℃保温6.8 s。研究得到了合金化过程中镀层Fe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合金化前期,Fe含量增加的速率较快,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镀层中Fe含量的增加速率减慢。结论 建立的GA镀层物相生长模型可以模拟得到不同合金化温度下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合金化热处理生产GA镀层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8.
磷含量在化学镀层中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电解液,通过改变不原剂浓度,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磷含量的镍-磷合金镀层,以研究其中磷含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层耐蚀性,硬度等性能与磷含量有直接关系,文他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解法退除钢基Ni—P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硝酸钠为导电盐及氨三乙酸为络合剂的电解法退除Ni-P镀层溶液配方,讨论了各组分的作用和工艺参数对Ni-P镀层溶液配方,讨论了各组分的作用和工艺参数对Ni-P镀层退除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优化电镀Zn-Ni-P合金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付川  祁俊生 《表面技术》2003,32(6):43-45
选取影响电镀Zn-Ni-P合金的6个工艺参数,设计了125(56)正交试验方案,探讨了镀液组成和电镀制度对Zn-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镀层性能影响的显著性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优化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得到光亮、致密、外观平整的Zn-Ni—P合金镀层,得到的锌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锌镍合金,且其耐蚀性随镀层中磷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三价镀铬溶液中添加次磷酸钠,制得了Cr-P合金镀层,研究了电沉积条件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和镀层在1mol/L盐酸和0.5mol/L硫酸中的电化学行为,磷含量大于5wt%时,合金镀层具有极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电沉积Ni-Mo-P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姜秉元 《腐蚀与防护》2003,24(6):246-248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失重法研究了电沉积Ni-Mo-P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Mo-P合金的非晶态镀层,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镀层结构以非晶态→混晶态→结晶态的顺序变化,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组织和相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初期析出行为、组织和相结构。镀态下,镀层截面组织为黑白分明的层状组织,平面组织呈同心环状。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首先析出NixPy,然后析出Ni3P相。高磷非晶态镀层首先晶化转变成NixPy相和Ni3P  相似文献   

14.
铀及铀合金的防腐蚀电镀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铀及铀合金的蚀刻;总结了铀及铀合金的防腐蚀电镀层,包括Ni镀层、Ni Zn双重镀层、Zn-Ni合金镀层;介绍这些镀层的制备工艺;评述了这些电镀层对铀及铀合金的防腐蚀性能及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15.
姜慈华  叶弘 《铸锻热》1995,(2):31-33
本文研究了快速镍磷合金镀层、镍镀层和球铁电刷镀镍磷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刷镀镍磷镀层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磷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试验结果表明,光亮剂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对磷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镀层中的磷含量;当光亮剂的加入量达到5~6mL/L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提高到35.63%~39.03%,同时可得到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且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高磷镍-磷合金镀层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显微硬度,磨损率以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镀态下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在10%盐酸中的耐蚀性随着光亮剂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非晶态Ni-P镀层孔隙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化学镀技术在碳钢表面沉积了非晶态Ni-P镀层。系统研究了镀液周期对各项参数的影响,镀液使用寿命可达6个周期。优化了施镀工艺,分析了稳定剂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稳定剂加入量质量分数为原镀液体系1.5倍时孔隙率提高一个等级。得出厚度与孔隙率间关系,确定了镀导厚度为40μm时可改善镀层在海水中的防腐性能。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其相结构、元素分布。镀层结构均匀,致密,为典型的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电刷镀方式制备了Ni—W(D)合金镀层,测试了镀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与滑动磨损速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Ni—W(D)合金刷镀层在600℃以下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超过700℃时由于氧化膜中WO3的增加,镀层抗氧化能力下降;500℃以下时,由于镀层氧化膜的减摩作用,Ni—W(D)合金刷镀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轻微磨粒磨损;600℃以上时,镀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镀层剥落和粘着磨损,磨损速率较大。  相似文献   

19.
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信义  邓宗钢 《表面技术》1994,23(6):255-259
研究了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含量对镀层耐蚀性影响很大,磷含量增加,镀层钝化膜形成速率加快,耐蚀性能提高;当磷含量超过8.5%,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耐蚀性能优异。热处理直接影响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0℃热处理1h,可改善镀层耐蚀性能,温度超过300℃,镀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Pd镀层对DD3合金扩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温合金DD3为基材,利用电镀工艺得到10μm的Pd镀层,然后在1050℃分别做4h和14h真空热处理,以研究Pd镀层的阻扩散行为。XRD和SEM/EDS的分析结果表明,电镀后的DD3表面得到的是单一的Pd镀层,但经过1050℃,4h和14h的真空热处理之后,基体中的元素如Al,Cr,Co和Ni等会通过Pd镀层扩散到表面,说明Pd镀层本身不能作为阻止基体元素扩散的涂层用于DD3的基体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