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道路网络抽象为无向无权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在道路网络的具体含义,同时分析了社会网络凝聚子群聚类的具体步骤。以拉萨市主干路网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网络中心性以及节点派系进行分析。凝聚子群得到的两个重要节点派系是路网的枢纽,承担着对内对外交通功能,符合实际各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10)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同设计等突出性优势,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有效提升了设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解读了BIM技术概念,分析了BIM技术设计流程,并对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榆东线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全专业BIM应用,提出各阶段建模标准,通过梳理专业间配合关系,整理模型总装架构,确立模型创建流程;对于建模软件的选择,倡导通用技术平台、协同设计环境与统一数据格式等理念,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在BIM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协同设计,强化专业间配合,提出设计深化思路;通过BIM应用,证实了BIM在市政综合项目中的适用性,设计与BIM的交互应用有效地改善了设计质量,对管线综合设计提出新的工作方式,提高了设计校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传统EPC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的工作流程是割裂的,存在着信息流转不连贯、各方沟通不顺畅的问题。BIM作为一个高效的信息协同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信息整合、资源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丹寨旅游小镇项目特点和BIM条件下信息衔接流程的梳理研究,建立了EPC项目完整的BIM应用流程,并对各阶段的典型BIM应用进行了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5.
BIM深化设计项目实施的好坏是影响BIM工作效率、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BIM深化设计应用成果的落地性,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本文立足于实践,梳理BIM深化设计项目实施过程的工作流程、管控措施、注意事项,制定一套BIM深化设计项目实施流程,并以某实际项目为例,验证其适用性以及应用效益,以期为工程项目的 BIM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的对地铁车站进行施工管控,对地铁车站建筑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对地铁车站的装配式结构进行了模型的构建,对BIM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其与传统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的异同;利用BIM技术进行了预制构件库的创建;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为BIM模型的优化提供了参数依据。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利用实现了地铁车站装配式结构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维护等流程的一体化目的,可以对地铁车站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BIM实现了地铁车站装配式结构的仿真模拟及其管理;有限元分析法的使用成功的对BIM装配式结构进行了性能的分析,并且解决了BIM模型结构力学性能的重复审核的操作流程,为地铁车站的装配式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数据依据。通过研究发现: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法的使用,提高了地铁车站整个施工流程的管理效率,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建筑管理中,最终提高车站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分析与问卷调研的方法研究了绿色建筑中BIM全流程应用的价值问题,提出了绿色建筑中BIM全流程应用各价值主体的多元价值需求,从而构建了BIM应用价值评价理论框架。同时,应用工程价值分解结构方法,对绿色建筑中BIM全流程应用价值进行结构分解,进而提取出绿色建筑中BIM全流程应用价值标准,最终构建了由价值主体、价值要素、价值标准等组成的绿色建筑BIM全流程应用价值评价体系。为绿色建筑BIM全流程应用价值评价及其应用价值提升策略制定奠定工作基础,并且对发挥BIM技术在绿色建筑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数据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提高成本预算的效率和准确度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现有的成本预算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造价人员的主观判断。通过对成本预算流程的分析,在本体网络方法的基础上,将成本预算流程分解为4 个子模块,包括清单项目概念模型、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方案本体和定额项目概念模型,并分别用本体语言进行表达和解释,最终构建了一个成本预算本体网络。借助基于本体网络的成本预算本体知识库,预算人员能够利用BIM 设计数据实现成本预算中计量与套价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工程项目参与者众多,项目结构复杂,提升组织沟通效率能有效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以两处教学园区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SNA理论,构建沟通网络模型,量化分析网络凝聚力、网络中心性及网络派系,探究EPC项目组织网络信息互通特征。研究发现EPC信息交互力强,沟通高效,但EPC管理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超高层建筑深化设计中应用BIM的现状分析,制订了系统的超高层深化设计管理流程,优化了工作方法;同时建立了BIM协作平台,实现了深化设计的协同工作。实践表明:以BIM模型为基础的信息收集管理模式,有助于超高层建筑深化设计数据的应用管理;而采用模糊评价体系对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亦有利于BIM技术在工程中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1.
A network‐enabled event log min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work. It proposes a novel algorithm termed node2vec‐GMM combining a graph embedding algorithm named node2vec and a clustering method nam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 to cluster designers within a network into several subgroups, and then makes cluster analysis. Its superiority lies in the efficient feature learning ability to preserv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powerful clustering ability to tackle uncertainty and visualize results, which can directly return the cluster embedding. As a case study, a directional network with 68 nodes (designers) and 436 ties (design task transmission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retrieved data from 4GB real BIM event logs. The node2vec learns and projects the network feature representation into a 128‐dimensional vector, which is learned by GMM to discover three possible clusters owning 15, 26, and 27 closely linked designers. Analysis of each cluster is performed from node importance measurement and link prediction to identify information spreading and designers’ roles within clusters. Our new algorithm node2vec‐GMM is proven to better improve clustering quality than other state‐of‐the‐art methods by at least 6.0% Adjusted Rand Index and 13.4% Adjusted Mutual Information. Overall, the designer clustering process provides managers with data‐driven support in both monitoring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BIM‐based design and making reliable decisions to increas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2.
BIM 技术与施工过程管理结合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将现场三维数据与 BIM 虚拟环境实时统一。通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 BIM 技术,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监测网架吊点、非吊点竖向形变,协助对网架提升过程中“异步现象”进行分析的三维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在珠海航展馆钢网架提升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 BIM 技术在钢屋盖液压提升施工领域应用的前景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为数据来源,采用基于 Python 编程语言的网络爬虫技术采集了以“BIM”为主题的问答 贴信息。采用文本挖掘技术,统计了 BIM 主题问答帖中问题条目里的关键词词频,并根据关键词语义进一步将问题条目聚 类为“专业及行业变革”“BIM 相关技术”“BIM 发展与应用”和“BIM 职业及技能”四类。通过分析热点问题条目,得出 了“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视角下 BIM 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Incorporat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green design features into new/existing building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in recent years for building owners, designers, contractors, and facility managers. This paper intends to address why delivery of a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is not just the result of applying one or more isolated technologies. Rather, it can best be obtained using an integrated whole building proces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ject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leads building designers to generate a large amount of data during energy simulations. The authors observed that even a simple energy modeling run generated pages of data with many different variables. The volumes of energy modeling data clearly overwhelm traditional data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spreadsheets and ad-hoc queries with so many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An integrated or whol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involves studies of the energy-related impacts and interactions of all building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building location, envelope (walls, windows, doors, and ro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system, lighting, controls, and equipment, which shows why it is so difficult to fi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help project teams discover important patterns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design.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extract interrelationships and patterns of interest from a large dataset. Case study revealed that data mining based energy modeling help project teams discover useful patterns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building design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The method developed during this research could be used to guide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an early design energy analysis based on energy sim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5.
MEP专业(电气、暖通、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目前三个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且管线设计占很大比重,所以在二维设计形式下往往会发生管线碰撞问题。同时信息交流的不便利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给设计人员之间的协作带来更大困难,各方只能人工协调管线综合问题,导致设计效率低下,设计失误增多,工期拖延,限制了建筑MEP设计领域的发展。BIM技术和建筑协同设计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本文对基于BIM的MEP设计方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以AutoCAD MEP2010软件为平台介绍面向对象的BIM软件的特点及设计流程,重点讨论了碰撞检测功能,同时对该设计方法在市政管网设计中的推广做出一些设想,对BIM软件的普及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2~2012 年是BIM 研究快速发展的10 年,对此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梳理可对日后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以 SCI 数据库以及未被其收录的ITC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CME(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两本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通过经典文献计量学方法——共被引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网络关系,基于Fast-greedy 算法划分社团流派,并以人工阅读分析的方式对其间BIM 文献进行综合整理。最终得出BIM 研究领域的五大社团流派,两大知名团队以及相关可供参考学习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的发展正在引发建筑行业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是它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仍然存在如行业、技术、人员态度等诸多障碍。其中,工程设计人员对于BIM技术的心理抵制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探究设计人员对BIM技术的变革抵制,该文构建了心理资本、变革抵制倾向与BIM采用的关系模型。通过对建筑行业内152名设计人员的问卷调查,对取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心理资本对变革抵制倾向、变革抵制倾向对BIM采用意愿的影响以及个体创新性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设计人员的心理资本抑制其变革抵制倾向,而变革抵制倾向对BIM采用意愿又会产生负向影响|个体创新性完全中介于变革抵制倾向与BIM采用意愿之间的负向关系。该研究建议在BIM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应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心理疏导,强化其心理资本和个体创新性,从而为克服BIM技术的人员抵制问题和促进BIM技术采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冬奥会雪上场馆的建设过程中,为解决由于信息需求多样性和项目本身独特性所带来的 BIM 应用受阻问题,以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为调研对象,分析了雪上场馆项目全寿命期内各参与方对 BIM 的需求情况。结果表明:业主方密切关注项目全寿命期内各阶段 BIM 的应用,设计方与施工方对依托 BIM 的协同作业的配合程度要求较高,专项设计与构件生产方聚焦在更加专业细节的 BIM 功能。另外,体现冬奥特点的 BIM 特殊需求,因项目阶段和信息类型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性。这可为 BIM 辅助冬奥会雪上场馆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缓解 PPP 项目合同履约困难的现象,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履约风险特征及关系。根据案例分析、专家打分等识别、量化风险,建立履约风险网络模型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四类指标(整体网络结构特征、个体中心度、影响力及凝聚子群)来识别关键风险及潜在风险扩散路径。研究表明存在具有风险扩散路径的履约风险网络,其中,关键风险包括成本超支风险、工期逾期风险等;存在风险扩散路径,如工期逾期风险—政府干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风险传播节点有运营费用过高风险等,从而为 PPP 项目合同的履约风险分析提供了新框架,有助于 PPP 项目履约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涉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维度问题,基于施工组织困难、周围环境复杂的施工现状,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平路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铁车站建设施工联合设计管理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精准、高效的管理水平。所建立的基于成本和进度的5D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多维度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以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在地铁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