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纱线抗弯刚度的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建立了测量纱线抗弯刚度的力学模型,在自制的仪器上进行了各种纱线的抗弯刚度试验,同时亦明确了抗弯刚度与组成纱线的纤维刚度,成纱结构和纱线粗细等因素间关系。这种仪器和测试方法对各种纱线的抗弯刚度的测试,提供了帮助,现已用于测试桑蚕丝抗弯刚度,以制订合理的前处理和针织工艺。  相似文献   

2.
纱线弯曲刚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测试纱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着重提出采用改进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法 ,测量毛涤混纺纱的最大弯曲强力等参数 ,来求得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纱线弯曲刚度与纱线混纺比、捻幅与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测试纱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提出采用改进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法,测量毛涤混纺纱的最大弯曲强力等参数,来求得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纱线弯刚度与纱线混纺比、捻幅与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磁性纤维混纺纱、不锈钢纤维混纺纱,设计了4种织物,对其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使用两种纱线的织物其电磁屏蔽性能相比单一使用这两种纱线的织物电磁屏蔽性能好,并以磁性纤维混纺纱和不锈钢纤维混纺纱按1∶1米通方式设计织造的织物屏蔽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纤维力学性能对自捻纱线自捻程度的影响,根据自捻形成过程的总应变能守恒推导出自捻捻回角和纤维抗弯刚度、扭转刚度的关系。结果分析表明:纤维抗弯刚度越大,自捻纱线的自捻捻回角越小;纤维扭转刚度越大,则自捻纱线的自捻捻回角越大;自捻捻回角的大小和纤维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之比成正比,即随着纤维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之比的增大,自捻捻回角增大,所加自捻捻回数增多。通过对苎麻、涤纶、腈纶、羊毛 4 种纤维所纺的自捻纱线的半周期捻回数进行测试,验证了上述关系并得出结论:羊毛和腈纶纺纱时所得自捻捻回数较多,较适合采用自捻纺纱方式进行纺纱;而涤纶和苎麻所加自捻捻回数较少,不太适合采用自捻纺纱方式开发纺织品。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锈钢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及产品的主要性能.对不锈钢纤维与阻燃粘胶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设计生产了不锈钢纤维含量在1%~40%的10种抗静电阻燃混纺纱,测试分析了不锈钢纤维含量与混纺纱的燃烧、电学等主要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含量决定纺纱细度;不锈钢纤维含量增加,混纺纱强伸度均降低,纱线燃烧平均摧毁长度减小,燃烧时间缩短,燃烧速率基本相同;不锈钢纤维含量为1%时抗静电性能较好;纱线色泽与不锈钢纤维含量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新型纤维纯纺纱和混纺纱的性能变化,以Modal纤维、竹浆纤维、圣麻纤维、粘胶纤维、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的纯纺纱和混纺纱为研究对象,对其纱线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Modal纤维纯纺纱及其含量较高混纺纱的强伸度和耐磨性均较好,毛羽少,条干较均匀;竹浆纤维纯纺纱和混纺纱的初始模量均较低,毛羽少,条干较均匀,但纱线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断裂伸长较大;圣麻纤维混纺纱毛羽较少,但条干不匀率偏大,弹性较好;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线的强伸度均偏低,耐磨性和条干较差,毛羽较多.认为应根据不同纤维纱线的性能进行工艺设置和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两种新型混纺纱交织生产针织保健内衣面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竹炭纤维以及珍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选用竹浆纤维与竹炭涤纶纤维制作竹炭纤维混纺纱;由于珍珠黏胶纤维比珍珠丙纶纤维回潮率高,前者服用性能更好,所以选用珍珠黏胶纤维与蚕丝、天丝制作珍珠纤维混纺纱。阐述了竹炭纤维混纺纱线和珍珠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以及利用两种混纺纱线生产针织内衣面料的织造和染整工艺,其中在进行后整理时可使用甲壳素和竹醋液两种方法,从而使织物具备抗菌性能。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远红外辐射效果、抗菌性能以及消臭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
荆妙蕾  李金 《纺织学报》2013,34(5):35-40
 为了研究磁性纤维织物中纱线原料和组织结构对织物湿舒适性的影响,扩展功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磁性纤维/竹浆/棉混纺比为67/23/10的磁性纤维混纺纱与棉、竹/棉混纺纱进行交织,设计十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测试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导湿性。利用灰色理论体系的灰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估,选取湿舒适性最优的织物原料与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平纹织物夏季湿舒适性最好;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接结双层织物冬季湿舒适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影响羊毛导电混纺纱导电性能的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导电纤维进行优选,并测试分析了导电纤维的长度、含量及混纺纱线密度对羊毛导电纤维混纺纱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随着导电纤维长度的增长,纱线的体积比电阻呈下降趋势;导电纤维含量在1.5%~3.0%时较符合实际生产需要;随着纱线线密度的增大,纱线体积比电阻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对各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做了测试分析,并与传统的简化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简化模型,主要是由于混纺纱中两种纤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交互作用越大,差异越大;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功随混纺比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用自纺的五种不同混纺比的19.5tex甲壳素/棉混纺纱织成同规格的织物,测定混纺织物的强伸度、pH值、刚柔性、透湿性、透气性、导湿性等,分析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0/90甲/棉混纺织物的经纬向强力最大,芯吸性导湿性最好,20/80甲/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最好,50/50甲/棉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最大,透气性最好。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和纬向强力及导湿性与混纺比显著相关。从穿着舒适性和纱线织物性能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20/80的甲/棉混纺织物较实用,而30/70的甲/棉混纺比例各方面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3.
PTT纤维含量对羊绒混纺针织物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变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多组分混纺纱线内PTT纤维的含量,采用FAST风格仪对多组分羊绒混纺针织物的风格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PTT纤维含量与各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TT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表面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均呈增大趋势,成型性也越好。对各项性能与PTT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表面厚度、弯曲刚度、成型性与PTT纤维含量成线性关系,剪切刚度与PTT纤维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拉伸性能、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了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试、分析、对比了其纬向断裂强力、纬向断裂伸长率、顶破强力、织物失重率。结果表明,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交织物与亚麻棉混纺交织物相比,其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小,但其耐磨性能却较好;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使交织物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亚麻混纺针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因亚麻纤维抗弯刚度大而引起的断纱、爆孔、破洞等问题,介绍亚麻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特点及改善措施。选用36 tex(16S)亚麻与棉混纺纱(55∶45)和36 tex(16S)亚麻与涤纶混纺纱(55∶45)开发麻棉、麻涤混纺针织面料,详细阐述组织结构确定、织机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开发工艺,分析面料外观效果,提出爆孔及破洞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出在纺纱工序使亚麻保持高回潮率,织造工序调节粗针织造,染色工序进行前处理,可降低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生产过程中的断纱、爆孔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了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为y=-0.0005x2 0.074x 93.398,并得出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具有良好弹性的合适混纺比为50%.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有色粘胶纤维转杯纱的配色。基于应用Datacolor SF600型电脑测色配色仪对黄、红、蓝三种有色粘胶纤维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分析,纺制了有色粘胶纤维纯纺及混纺转杯纱,分析了纱线加捻、纱线结构、纤维混和比例对色纺转杯纱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比例混纺纱的反射率低于混纺纱中低反射率纤维的反射率值。认为:色纺混纺纱颜色反射率值与可见光波长相关曲线要通过纺纱实践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空气变形纱的抗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气变形纱线抗弯刚度过高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其在日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限制问题,利用悬臂梁法测量经典纱线、空气变形纱及异收缩丝空气变形纱的抗弯刚度值.结果显示,空气变形纱比同规格棉、毛纤维环锭纱的抗弯刚度高出2倍以上.空气变形纱加工成形过程中通过纤维空间排列秩序性变化形成的缠结结构是其抗弯性能的结构根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特性.采用亚麻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线)时,首先亚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棉包混和制条,棉纤维制条,然后再在并条工序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20.
竹纤维纯纺及与棉混纺纱线拉伸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不同细度竹纤维纯纺纱线、不同混纺比竹棉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成纱细度对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比功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当竹纤维纯纺纱线号数为59 tex左右时,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均较好,因而强力较高。当竹棉混纺比为50/50左右时,混纺纱强力较低,拉伸性能较差,其后随着竹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断裂强度呈上升趋势。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