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谷胱甘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生物体内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发酵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GSH的主要方法。本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发酵抽提液分离纯化,结果表明:(1)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当吸附进行到150 min时,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的吸附呈现出吸附平衡状态;(2)当pH=3.0时,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均有最大值;(3)采用动态实验的方法,对洗脱条件如洗脱剂种类、洗脱剂浓度及洗脱剂流速等进行了确定,并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验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上柱pH=3.0,洗脱剂为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液流速2 mL/min,GSH抽提液的纯度可由58.5%提高到95.3%,此时洗脱液中GSH回收率>87%。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12种大孔吸附树脂和6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葚花色苷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为LX-68,最佳阳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分别对这2种树脂进行静态和动态条件优化,确定了LX-68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以吸光度值0.991,pH值为3的色素液,8BV/h上样,用pH值为2、体积分数为80%的酸性乙醇作洗脱剂,洗脱流速为1BV/h,纯化后色素色价为114,纯度为39.9%,花色苷收率为91.5%。D001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以吸光度1.411Abs,pH值为2的色素液,6BV/h上样,用pH值为1、60%的酸性乙醇以3BV/h的洗脱流速洗脱,得到色价为65的色素粉末产品,纯度为24.1%,花色苷收率为67.6%。LX-68树脂和D001树脂对桑葚花色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且LX-68树脂的分离效果优于D001树脂。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对合成食用色素日落黄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10种大孔树脂对日落黄的吸附能力,发现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T的吸附效果最佳.根据静态实验考察了溶液体积、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D301T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以及洗脱剂的种类、最小使用量、洗脱时间等因素对日落黄洗脱的影响.结果显示:D301T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31.50 mg/g、吸附率99.10%,最佳吸附温度55 ℃、振荡时间为110 min;最佳的洗脱剂是4 mol/L的HCl,可达到91.03%的洗脱效果.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对大豆糖蜜上清液脱盐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001×8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D301-G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对大豆糖蜜上清液进行脱盐脱色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脱盐脱色条件为:001×8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D301-G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体积比为1∶2,流速为2.6 BV/h,大豆糖蜜上清液体积分数30%,pH 7,处理温度室温。在此条件下,处理2.0 BV大豆糖蜜上清液,脱盐率为94.89%,脱色率为88.70%,大豆低聚糖含量提高20.80%;001×8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1 mol/L的HCl解吸再生,D301-G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采用1 mol/L的NaOH解吸再生后,串联树脂柱可以重复使用9次。  相似文献   

5.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米糠中高活性谷氨酸脱羧酶(GAD)进行γ-氨基丁酸(GABA)的富集实验,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富集液中GABA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采用0.02mol/LpH5.6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进行GABA富集实验,反应16h后可得到GABA2900mg/100g米糠。采用D001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该富集液进行纯化实验,调节富集液pH2.0,以2mg/mL的浓度上样吸附,2mol/L的氨水浓度进行洗脱,最终可得γ-氨基丁酸纯度61.25%。  相似文献   

6.
陈雄  袁金凤  王实玉  章莹  王金华 《食品科技》2007,32(10):144-146
对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分离发酵液中聚-ε-赖氨酸(ε-PL)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立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152,上柱液pH8.5,以盐酸作为洗脱剂,洗脱剂浓度为0.1mol/L,洗脱速度为1.0mL/min。在优化条件下,ε-PL平均提取得率为82%,产品纯度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从乳清粉中分离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筛选适于分离CGMP的离子交换树脂并考察静态吸附过程中吸附pH值、吸附时间、缓冲液浓度等因素对CGMP分离效果的影响。乳清粉溶液在pH5.1时离心除杂后与201×4树脂混合,吸附条件为吸附pH3.9、吸附时间1h、缓冲液浓度0.02mol/L、洗脱液为0.5mol/L pH4.0的氯化钠溶液、洗脱时间4h;100g乳清粉利用此工艺条件可得1.45g唾液酸含量10.4%(以蛋白质计)的CGMP。该工艺方法分离过程简单、纯化效果好、唾液酸含量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孔型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树脂(D001)分离纯化谷胱甘肽(GSH)的工艺条件。考察固定床D001离子交换树脂对谷胱甘肽(GsH)的静态吸附量及pH值,流速等因素对分离纯化GSH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为5.0,树脂柱高度15cm,流速为3.5ml/min。收集液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后检测产品GSH,所得GSH纯度提高90.9%,GSH的平均收率为70.6%,说明此分离纯化GSH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玉竹多糖,结果表明D301大孔吸附树脂最佳上样浓度为1.3 mg/m L,最佳洗脱浓度为50%乙醇,最佳流速为1.0 m 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的10 BV,玉竹粗多糖的纯度从65.23%提高到82.52%;LSA-700B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玉竹多糖的最佳上样浓度为0.6 mg/m L,最佳洗脱浓度为75%乙醇,最佳流速为1.0 m 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的10.4 BV,玉竹粗多糖的纯度从65.23%提高到76.43%;D301大孔吸附树脂对玉竹多糖的分离纯化效果明显优于LSA-700B大孔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草莓为原料、用大孔树脂提取和纯化草莓色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提取液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最佳树脂是AB-8树脂;最佳吸附条件是:50℃,pH=1.5的条件下吸附,吸附流速为1 BV/h;最佳解吸条件是:用pH=1.5时,50%的乙醇在室温条件下洗脱,洗脱流速为0.5 BV/h.  相似文献   

11.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谷胱甘肽(GSH)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啤酒废酵母中分离纯化谷胱甘肽,通过对啤酒废酵母的预处理及细胞的破碎,得到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抽提液,用自行制备的以壳聚糖为载体,Cu^2 为配基的螯合亲和吸附剂分离纯化谷胱甘肽。试验结果表明,上柱谷胱甘肽抽提液浓度为1.659mg/100mL,上柱pH为3.0时谷胱甘肽回收率可达61.39%。氢氧化钠洗脱浓度为0.25mol/L时,谷胱甘肽洗脱回收率达到65.59%。初步显示出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酿酒酵母分批补料发酵合成谷胱甘肽(GSH)过程中pH与温度对GSH产量的影响。通过先研究工程菌所表达的酿酒酵母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在不同pH及温度下的酶学特性,再以此为基础在分批补料发酵过程进行pH值和温度控制的优化。结果表明: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pH控制在5.5~7.5的变化范围内菌体生物量达到(44.80±1.20)g/L,胞内GSH含量为(19.74±0.51)mg/g,GSH产量为(884.35±27.30)mg/L,分别提高了10.07%、3.35%、13.76%。当温度控制在35℃时,菌体生物量达到(46.30±1.55)g/L,胞内GSH含量为(19.84±0.44)mg/g,GSH产量为(918.59±29.22)mg/L,分别提高了3.87%、13.70%、18.17%。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对pH控制和温度的优化来提高GSH产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以CT1463(热带假丝酵母)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结合镉盐平板筛选,获得-株高产谷胱甘肽的突变株CV26,其谷胱甘肽产量和舍量分别为45.4mg/L和7.05mg/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1%和52%.对CV26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谷胱甘肽产量和含量分别为128.70 mg/L和14.31 mg/g,分...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酵母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时,GSH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细胞酶催化合成GSH的效率。在絮凝酵母摇瓶发酵培养24 h时,模拟胞外存在GSH的环境,向发酵液中添加200 mg/L的GSH,考察胞内外GSH稳定性情况;同时检测环境因子氧、温度、pH,以及金属离子(Zn2+、Mn2+、Cd2+)对胞内外GSH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环境条件下培养6 h,发酵液中GSH的回收率达到70%,导致GSH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氧化,细胞内GSH浓度相对变化不明显;在温度≤25 ℃,pH3.5~4.5和厌氧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GSH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Zn2+、Mn2+和Cd2+对GSH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和调控细胞酶催化前体氨基酸合成谷胱甘肽(GSH)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类型和添加策略,跟踪反应过程中合成GSH的浓度变化,考察能量种类和添加模式对酶法合成GSH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能量碳源对酵母细胞酶催化合成GSH转化率的影响明显,初始反应液添加100 mmol/L葡萄糖酶法合成GSH转化率为27.88%,分批定点流加葡萄糖(第2、3、4小时各添加27.78 mmol/L)酶法合成GSH转化率可达到35.81%;在酶反应过程能量供应策略中,初始反应液中添加0.5 g/L的腺苷时,酶法合成GSH的转化率提高到36.37%;初始反应液添加0.5 g/L腺苷结合分批定点流加葡萄糖(第2、3、4小时各添加27.78 mmol/L),酶法合成GSH转化率达到41.57%。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胭脂虫红色素的纯度,研究了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工艺。比较了不同pH值预处理胭脂虫红色素提取液的吸附效果,研究了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动力学曲线,并对树脂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得到D-101树脂纯化胭脂虫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采用pH为3进行预处理,上柱液体积为2BV,上柱流速为3BV/h,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为3.5BV,洗脱速率为2BV/h,在此条件下,吸附量为42.15mg/mL树脂,洗脱率高达98.24%,胭脂虫产品纯度可达58.47%,能够满足一般食品工业的对胭脂虫红色素的纯度要求。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胭脂虫红色素具有吸附量较大、洗脱率高、产品纯度较高、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冮洁  卜红宇 《食品科学》2009,30(9):176-179
本实验考察了氧应力和前体氨基酸对酿酒酵母HSJB1生物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在酿酒酵母HSJB1发酵过程中,将0.01、0.1、1g/L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发酵开始、对数期中期、稳定期和产生GSH最高时加入发酵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发酵开始和对数期中期加入0.01g/L双氧水和稳定期和产生GSH最高时加入0.1g/L双氧水对GSH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其余的情况都对GSH的合成有抑制作用,GSH含量最高达到43.73mg/L,比添加前GSH含量提高了5.3%,所有的添加双氧水实验都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研究了添加前体氨基酸对菌体生长及GSH合成的影响,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受到抑制,GSH含量减少;随着谷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和GSH含量变化不大;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浓度为9mmol/L,GSH含量为67.11 mg/L,比未添加半胱氨酸提高了81.88%。  相似文献   

18.
试验收集培养了9株酵母菌,分别测定他们的细胞生物量和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酿酒酵母SP004细胞干重达到11.39g/L,啤酒酵母TS013胞内GSH含量达到1.5282mg/g湿细胞;验证考察了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细胞内GSH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差破碎法提取效果较好.同时比较9株酵母菌催化合成GSH的能力,结果显示,絮凝酵母SP5 GSH合成酶活力相对较高,酶活达到2.385mg/g湿细胞,每克湿细胞催化前体氨基酸(AA)合成GSH转化率为7.76%.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反应液体积与菌体量比、硫酸镁浓度、磷酸钾缓冲液浓度以及葡萄糖浓度对絮凝酵母SP5细胞催化前体AA合成GSH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GSH的适宜条件为:谷氨酸60mmol/L、半胱氨酸20mmol/L、甘氨酸20mmol/L、七水合硫酸镁20mmol/L、葡萄糖0.5mol/L、pH值为7.0磷酸钾缓冲液100mmol/L,30℃下,160r/min,振荡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絮凝酵母SP5细胞GSH合成酶活力平均达到2.9498mg/g湿细胞,每克絮凝酵母SP5湿细胞催化前体AA合成GSH的转化率平均为9.60%.  相似文献   

19.
High hollow nylon filaments are normally applied to sportswear garments. The high hollow nylon filament is usually made of a sheath/core type nylon/PET(Poly Ethylene Telephthalate) composite yarn by conjugated spinning.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inning and e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eath/core nylon/PET composite filaments according to the caustic re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fabr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ffect the fabric hand after elution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lution conditions. In addition, hand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ylon high hollow fabrics in relation to the el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predicted. The elu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elu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complete elution was observed at a treatment time of 40, 50, 60 min, and a temperature of 110 ℃ at a NaOH concentration of 40 g/l. The hand value of the high hollow fabric treated at an elution temperature of 110 ℃ for 40 min showed the best tactile property, and this elution condition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optimum. A high hollowness ratio of 39.5% was achieved under the elution conditions of 40 min and 110 ℃. Good quality high hollow fabric was observed as the washing fastness, 4-5 grade and pilling 4–5 grade under the elution conditions of 110 ℃ and 4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