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藏木香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藏木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乙醇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水浴热回流提取2h。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出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28mg/g。结论:提取工艺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准确;为藏木香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向日葵盘总黄酮提取最优条件,采用正交试验L9(33)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向日葵盘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提取工艺优化指标,得出向日葵盘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3,即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80℃、反应时间2h,提取效果最好,向日葵盘中总黄酮含量高达33.6436mg/g。  相似文献   

3.
文章制备了石香薷总黄酮调味品。以石香薷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正交试验法优化石香薷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4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合柱层析法制作调味品。当用40%乙醇、液料比20∶1(mL/g)、超声提取40min时,石香薷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较好,含量为61.84mg/g,以聚酰胺为柱材料,50%乙醇洗脱液蒸干,所得黄色粉末即为调味品。  相似文献   

4.
研究苦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苦瓜中总黄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其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效果来考察苦瓜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3 h,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提取次数3次。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12 mg/g。苦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O_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呈现出量效关系,其IC_(50)值分别为0.79、0.49、0.54 mg/mL,表明苦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疆产蜂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新疆产蜂胶中总黄酮的最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新疆产蜂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鉴定总黄酮的组成。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新疆蜂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02nm 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1:9(g/mL)、提取时间48h、提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10.82%;并鉴定出了5 种黄酮类化合物。结论:该提取工艺和鉴定方法合理、简单,可作为提取与开发新疆产蜂胶总黄酮的方法和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的工艺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的最合适条件为:80%的乙醇、超声波提取2min、料液比为550mL/g;测得油菜蜂花粉黄酮的含量为3.17%。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福建和四川三产地百香果叶为研究材料,运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百香果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将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三产地百香果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百香果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30 min,乙醇含量40%,在此提取条件下,广西北流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1.55 mg RT/g DW,福建南平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3.67 mg RT/g DW,四川凉山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4.86 mg RT/g DW,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四川凉山样品最优。  相似文献   

8.
新疆药桑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小莉  杨玲 《中国酿造》2013,32(1):57-60
用回流提取法提取新疆药桑桑皮中的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桑皮提取液总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优化条件为:回流温度80℃、固液比1:50、回流时间120min、乙醇体积分数70%vol;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65mg/g;桑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9.
确定贵州芹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乙醇溶剂提取芹菜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以芦丁含量为指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使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不同提取条件中,以乙醇浓度40%,提取温度65℃,料液比1∶18(g:mL),提取3次,每次1 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甜叶菊残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甜叶菊残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同时测定甜叶菊残渣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首先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找到每个因素的较优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试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提取工艺的数学模型,预测出最佳提取工艺及最高总黄酮浸提量。结果显示:甜叶菊残渣中总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420 W、超声时间42 min,此时总黄酮浸提量为5.928 mg/g,与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理论值5.949 mg/g基本符合。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甜叶菊残渣中总黄酮具有很强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OH的能力,其半抑制浓度(EC50)相应为7.096、22.065 μg/mL,分别是VC的1.37、1.61 倍,表明甜叶菊残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得到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下对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固液比与提取次数5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设计L16(45)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5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80 ℃,固液比1:10,提取次数2次,绿豆皮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3.879 mg/g,平均回收率为100.84%,精密度试验RSD为0.18%.  相似文献   

12.
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椪柑幼果中的总黄酮。研究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及液固比四个单因素对于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评价椪柑幼果的微波提取液对于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16W,乙醇体积分数50%,微波时间40s,液固比30(g/m L)的提取条件下,重复三次实验,椪柑幼果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量达到24.9452mg RT/g DW。椪柑幼果微波提取液的浓度为0.67mg/m L时,TEAC值为13.3054mg/g DW,对DPPH·的清除率可以达到48.4023%,椪柑幼果微波提取液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试验以大蒜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蒜中异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对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试验,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大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中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30.25、乙醇浓度66.2%、提取时间4.005h、提取温度96.9℃。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试验的回收率为99.05%,精密度为3.572%,大蒜中异黄酮提取率1.858mg/g。结论: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处理大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其方法可靠性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中异黄酮含量方法比较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测定桃叶鸦葱根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碘量法测定不同剂量总黄酮对H2O2的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OH的作用。桃叶鸦葱根中总黄酮含量为0.929 4%,相对标准偏差(RSD)=2.87%(n=3)。桃叶鸦葱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对H2O2及·OH达到50%清除率所需浓度(IC50)分别为浓度为1.178 g/m L及2.26×10-2 g/m L。桃叶鸦葱总黄酮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v/v)5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1 g/m L、颗粒度60~80目。在优化工艺下,迷迭香总黄酮干基得率为8.233%,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24.441%。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白花败酱最适的深加工艺,实验采用四种不同工艺制成白花败酱茶,并对其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功能活性成分及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对白花败酱茶品质的影响很大。其中,70℃烘干的对照一般营养和色素成分含量最高,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达59.15%、417.34μg/g·DW、7.63 mg/g·DW、1.07 mg/g·DW。微波杀青的感官品质最好,总得分92.16;且皂苷含量最高,达13.08mg/g·DW。沸水杀青的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9.00 mg/g·DW、29.39 mg/g·DW、61.45 mg/g·DW。未杀青产品不仅在感官品质、营养成分上低于微波杀青和沸水杀青,而且其功能活性成分含量最低。另外,HPLC对四种产品的黄酮类成分分析发现,沸水杀青中绿原酸和异牡荆苷含量最高,达到64.67 mg/g·DW和3.50 mg/g·DW;微波杀青中次之,为34.62 mg/g·DW和1.88 mg/g·DW;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12.77 mg/g·DW和1.01 mg/g·DW。绿原酸和异牡荆苷含量是引起四种产品中总黄酮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为白花败酱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叶稠李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紫叶稠李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紫叶稠李叶中总黄酮含量为0.875%。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60℃,料液比1g:30ml。  相似文献   

18.
李力  谭伟 《食品科技》2012,(11):219-222
利用超高压技术提取葡萄籽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葡萄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压力325MPa、保压时间6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5(g/mL),优选结果经验证实验,获得较高得率为7.29%。  相似文献   

19.
蓝果忍冬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蓝果忍冬中总黄酮,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蓝果忍冬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四个主要因素对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蓝果忍冬果实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蓝果忍冬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h.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为27.44mg/g.  相似文献   

20.
黄姜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渡法提取黄姜茎叶中的总黄酮类物质,在考察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黄姜茎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g/mL)为1:30,超声波提取时间为60min.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得率可超过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