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空空导弹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精度评估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动机座对准精度评估方案,可用于评估空空导弹捷联惯导的对准精度。该方案采用速度匹配法,通过比较导弹子惯导系统与所选基准系统(主惯导系统或DGPS系统)的速度差,评估出导弹相对于基准系统的失准角。该方案已用于空中对准导航飞行试验的对准精度评估,结果表明方案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加速度计配置方式以构成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GFSINS),并将GFSINS与GPS构成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实现方案和组合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相比.该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容错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舰船行进过程中的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介绍游移方位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的2种方法。以舰载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作为主惯导系统,飞机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作为子惯导系统,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了这2种不同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满足传递对准精度的要求以及实际工程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捷联惯导系统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导航精度变差,对导航系统之间的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SINS/GPS与SINS/DNS两套综合导航系统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系统误差、性能的分析及仿真,给出了组合导航子系统的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该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惯导余度技术在工程实践上确实可以解决捷联惯导系统长时间工作而导航精度变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惯导技术的发展,机载主惯导逐渐用捷联惯导替代平台式惯导,由此带来了火控系统计算导弹姿态算法的变化。本文研究了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总结出基于机载捷联主惯导的导弹姿态算法。通过仿真验证,该算法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可以用于空空导弹导航系统初始化。  相似文献   

6.
国内简讯     
速率捷联惯导系统方案技术讨论会在8357所召开速率捷联惯导系统方案技术讨论会于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在天津八三五七所召开,三院科技委员会路史光付主任、吴宝初付主任,技术部、三部、八三五七所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就速率捷联惯导系统总体方案的初步设计,惯性制导计算机软件方案,计算机专用接口板方案,系统的电源方案及结构方案分别作了报告,就这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捷联式惯导系统冗余配置陀螺仪的配置数目、配置结构对导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确定陀螺仪数目后,通过优化配置结构可使捷联式惯导系统获得最佳的导航性能和最优的故障检测性能,并导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最后以四个双自由度陀螺半八面体配置为例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弹载捷联惯导系统在发射前需进行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易在线标定方案。此方案不需要将惯性器件从弹体上拆下来,且不需要车体进行复杂的机动,而是以车载主惯导提供的精确速度及姿态信息为基准,利用炮车的常规机动方式加上野战行进时沿x轴、y轴方向的俯仰、横摇角运动对器件误差的激励作用,采用系统级标定法对惯性器件误差参数进行在线标定。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对弹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在线标定,且方案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比,主惯导类型、精度、机翼变化及机动模式均不相同,这些对传递对准的精度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工程需要,针对直升机主惯导采用捷联惯导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采用奇异值分解法(SVD)对其进行了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分析.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角速度匹配直升机机载武器传递对准是较好的一种方案,为该方案的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时序同步问题展开研究.以某工程任务为背景,在充分考虑各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接口通信传输延迟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捷联惯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案.通过多次仿真试验表明,此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捷联惯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时序同步和接口通信问题,满足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速度+姿态”匹配方案的传递对准精度受到主惯导系统姿态输出分辨率的影响。对于国产某型平台式机载惯导系统.其姿态信息通过同位器输出,同位器的分辨率精度不能满足传递对准的使用要求。文中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捷联惯导信息提高平台惯导姿态输出精度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试飞验证,提高了对准的精度.达到了预期目标。该方法无需改动硬件线路,通过软件补偿算法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孟祥晔  王秋滢 《航空兵器》2015,(3):18-22,26
旋转方案是调制型捷联惯导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制定旋转方案也是系统导航前的必要工作之一。本文在详细分析惯性组件各误差项在绕不同轴旋转、在不同停位位置对系统导航影响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地理系旋转的调制方案设计原则,并设计了单轴正反转停方案。最后利用仿真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旋转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3.
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徐昌  沈建森 《兵工自动化》2006,25(9):55-56,59
惯性导航技术,通过陀螺和加速度计测量载体的角速率和加速度信息,经积分运算得到载体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包括平台式惯导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平台式惯导系统将陀螺通过平台稳定回路控制平台跟踪导航坐标系在惯性空间的角速度.捷联惯导系统利用相对导航坐标系角速度计算姿态矩阵,把雷体坐标系轴向加速度信息转换到导航坐标系轴向并进行导航计算.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以惯性导航和GPS卫星导航的组合导航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且可采用一次调炮,调炮速度快、直观、精度高,减少了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惯导系统的安装工艺简单、测量直接,减少了误差环节。与平台式惯导系统相比,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尺寸和质量大为减少、可靠性高。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捷联式系统用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的性价比的提高,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火控系统中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阻尼状态下捷联惯导系统组合导航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导航系统在干扰量的作用下,会产生周期性的振荡误差及随时间积累的误差。引入阻尼网络可以对系统振荡误差进行阻尼。而利用外界位置或速度信息则可以修正随时间积累的误差。选择合适的阻尼网络,建立阻尼状态下系统的误差方程,是对长航时激光捷联惯导系统在阻尼状态下的组合导航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计算机仿真和工程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阻尼时的导航结果相比,该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误差的振荡和随时间的积累,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微惯性导航单元(MINU)结构。采用翻滚法和转台法,建立数学模型,分别标定加速度计和陀螺的零位偏差、标度因子及安装角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噪声的现场最优标定方法,运用卡尔曼滤波技术估计并补偿加速度计和陀螺零偏。实验室静态实验和车载实验结果均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且快速、易于实现,能有效提高导航精度,适用于短时间、低中精度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7.
减小动态误差的捷联系统姿态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陀螺输出信号的两种不同形式 ,以圆锥运动条件下的圆锥误差和计算量为指标 ,对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计算中的旋转矢量算法和旋转矢量迭代算法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由角速度提取角增量的方法对旋转矢量算法精度的影响 ,提出二子样迭代算法不如单步的三子样算法优越。  相似文献   

18.
对惯导系统的长期稳定特性对用户的使用效率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惯导系统长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鱼雷捷联系统的初始对准,提出了失准角及陀螺随机常值漂移快速估计方法,经数字仿真,对缩短初始对准时间,提高初始对准精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查峰  覃方君  李京书  叶斌 《兵工学报》2017,38(8):1610-1618
为了减小载体运动对于旋转惯性导航系统误差调制作用的影响,建立三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在隔离载体运动条件下的控制模型。基于三轴框架结构定义合理的坐标系,分析载体运动在三轴框架中的传递过程,建立载体运动与周期性旋转惯性测量单元运动之间的数学解析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欧拉动力学方程,建立三轴框架运动与电机力矩、载体运动之间的动力学模型。联合载体运动传递过程和动力学模型,建立三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在隔离载体运动条件下的控制模型,得到了载体运动过程中外环轴上的转动惯量随俯仰角而实时变化的解析形式。仿真和实际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可为旋转控制算法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