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摘 要:公路立交工程自身空间结构复杂、曲线交叉繁杂、跨桥线路复杂、桥面高程变化 繁多等特点,给建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大型立交桥的设计建模工作一直是工程界亟待解 决的问题。采用 BIM 相关软件,针对公路立交工程的特点,通过将 BIM 相关建模软件与可视 化编程插件——Dynamo 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实时可编辑地形模型、主体结构精度模型 以及批量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快速搭建方法。并通过具体操作实例证明该方法能提高公路立交 BIM 模型的搭建效率,可推动 BIM 技术在公路立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型规模车间建设过程中为保障按时投产达产,对车间公辅配套建设和工艺设备安装调试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协调、施工碰撞以及后期运维等问题,传统的CAD图纸二维平面图纸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依托Revit和Unity3D平台进行车间BIM模型的设计和可视化研究,从BIM建模、BIM模型导入、BIM数据导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BIM模型兼容性问题和BIM数据导入丢失的问题。从渲染场景优化、模型的动态合并批处理、实时光照和阴影效果优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了整个三维车间的渲染效率,实现了三维车间的可视化和漫游。  相似文献   

3.
真三维显示是国内钻井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遵循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利用UML建模技术,基于COM和OPENGL的一种真三维显示ActiveX控件OpenGLDrilling3D的设计与实现。该构件已在钻井工程设计一体化系统等多个应用软件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软件分析设计中的标准语言,可用于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该文试图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的设计,经过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代码设计、界面设计等步骤,介绍如何应用UML的方法设计和开发一个软件模型,从而提升软件设计人员和客户之间交流水平,加快软件开发进程,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利用UML建模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的嵌入式人机接口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工具进行软件的分析与建模,再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进行软件编码。新的方法实现了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可移植性、可理解性和稳定性,并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在多款智能仪表的软件开发上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Rational Rose工具创建UML模型,以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为建模对象,从软件开发的整体高度,再现污水处理过程的框架及其步骤,为此,进行了用例图、活动图和时序图的建模分析设计,用于辅助研发污水处理仿真软件。同时介绍了UML在实际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应用,最后完成了污水处理仿真软件的框架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摘 要: 针对 Revit 自有的功能构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 Revit 二次 开发,在没有桩基承台平面布置 CAD 图的情况下,通过识别由结构分析软件生成的柱(墙)底内 力图的图元信息,提出了一种桩基承台自动设计算法。该方法以 Revit 制作单桩竖向承载力特 征值计算表为基础,在 C#中编写算法程序。根据桩基承台的构造和上部结构的要求自动设计出 桩基承台,并将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桩基承台准确地布置在相应的柱(墙)下,其显著地提高了桩 基工程建模效率,且为后续工程量计算以及不同桩基础经济性比较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在开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一体化系统”时采用了RUP方法。介绍了RUP方法的特征,研究了一体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并得出了一体化系统最后的发布模型。对开发过程中的迭代式开发与风险管理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一体化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9.
魏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5):1730-1733,1737
把另一个工作流语言系统纳入到模型驱动架构中来,是该系统开发由理论逐步走向应用的途径,为了实现这个构思,提供了基于的工作流模式的建模方法。通过对于工作流元建模开发架构进行的认知与分解,确定了另一个工作流语言系统在该架构中最适合的阶段和层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工作流模式的元建模框架,利用图的语言,设计了基于结构及特点分析的模型转换的框架。该方法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并具有交互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软件,阐述BIM的技术特点,选用ObjectARX技术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开发轻钢厂房结构BIM软件. 该软件直接读入包括SAP和ANSYS等软件的结构模型,根据用户选择的节点类型和设计规范自动完成构件和节点的设计,并进行钢结构三维实体信息模型的拼装;在此基础上,采用分解、分层和组合的方法组织节点的数据结构,实现钢结构节点的全自动交互式设计、编辑及复核,设计结果的图形与文本查询等功能;直接生成供工厂使用的各个零件的制作翻样图、材料表以及结构体系造价等信息;该软件还实现三维实体模型到ERP软件的输出接口.  相似文献   

11.
俞经虎  竺长安  邱欲明  程刚  张屹  李川奇 《机器人》2003,25(Z1):610-613
仿生机器鱼的研究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着重研究了仿生机器鱼的尾鳍的动力学并建立了仿生机器鱼的运动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探索了仿生机器鱼的前进速度与尾鳍摆角、摆动频率、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多种燃料锅炉的运行优化是钢铁联合企业节约能源的一个主要方法,但是这种锅炉的效率曲线的辨识却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借鉴大系统递阶算法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递阶辨识的算法。这种算法通过预估关联量,将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转化为两级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实验的结果证明:这种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多台电轴系统稳定性区域之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清在[1]、[2]中研究了疏松桂提出的多台电轴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应用标量函数分解法,从如何寻求尽可能大的稳定域的观点出发,研究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带平衡机的n台电轴系统的稳定性,扩大了参数稳定性区域,并给出渐近稳定性区域估计式。  相似文献   

14.
智能优化策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优化是从诸多新兴学科衍生出来的前沿科学,本文研究了智能优化的策略,对计算智能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举出了在工程实践中用这些策略进行智能优化的实例,从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The area perception of incomplete (interpolated) geometric figures is studied. The obtained data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m with the results of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where complete figur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 support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of area perception that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mage function.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the perceptual processes as well as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o the area estim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商陆军 《计算机学报》1992,15(12):920-926
文献[1]提出了一种新的刻划并发行为的方法.本文继续讨论这种方法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是如何解决并发代码在继承过程中的冲突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多边形逼近和凸包球取的人体三围特征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一个具有确定性的高效的多边形逼年算法,运用该算法对人体横截面边界进行特征化处理,再通过特征识别抽取人体三围的特征多边形,最后通过计算凸包的方法获取人体三围特征值。文中提出的方法已运用于一个综合化的服装CAD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斌 《计算机仿真》2000,17(4):18-20
相似理论是计算机仿真的基础,它在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可信性评估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文中分析相似理论中的序结构定律的基础上,将序结构定律运用于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相似评定中,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对如何评估仿真系统的相似度问题,在理论上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表的等价性判定的一些结果:三元可满足性问题,表达式的NP完全性,表的NP完全性,还给出了函数依赖对表的影响,强等价性的复杂性的一些讨论。为对表的进一步研究屯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独立边界自增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独立边界的自增强算法.使用反复随机搜索获得各种可能的独立边界轨迹;使 用搜索轨迹的自增强代替过去的固定点的领域增强方法;采用搜索轨迹的积累技术代替过去的 迭代操作.实验证明:该方法克服了过去的方法对噪声和局部错误极度敏感的缺点,能够在进行 边缘增强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