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制丝过程烟草中多酚等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制丝过程中6个关键生产工序前后烟草中多酚、淀粉、总糖、还原糖、总烟碱、总氮以及多酚氧化酶和总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制丝过程的6个关键工序中,多酚、淀粉、总糖、总烟碱和总氮均持续降低;多酚氧化酶和淀粉酶经第1次润叶后及贮片后持续降低;还原糖除在贮片后略有增加外,其它工序均降低。  相似文献   

2.
回潮、加料和烘丝工序烟草生物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索卷烟加工关键工序中烟草总生物碱和游离生物碱的变化规律、优化工艺参数、合理控制卷烟中烟草生物碱的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FID),分析研究了制丝工艺过程中松片回潮、润叶加料和烘丝前后3个关键工序烟草总生物碱和游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烘丝工序对烟草总生物碱和游离生物碱的影响最为显著,润叶加料工序次之,松片回潮工序影响较小。经过这3个工序后,烟草总生物碱和游离生物碱的降低幅度分别超过15%和25%。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和工作参数的设定对测量过程和分析结果均有一定影响.重点讨论了在傅立叶变换型光谱仪上设定不同的光谱分辨率对食用油近红外定量模型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Vertex 70光谱仪,在3种光谱分辨率(4,8,16 cm-1)条件下,采用透射式液体光纤探头采集60份食用油样品近红外谱图.针对3组近红外光谱样品集,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烟草市场是中国经济收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日新月异的工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也让烟草工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卷烟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步都事关卷烟的品质与材料的消耗,因此每一步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烟草的加工主要可分为制丝、卷接和包装三大环节,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对成品的质量和能源的消耗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在其中,制丝工艺又以其极强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及种类繁多的工艺设备,进而成为烟草加工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保证卷烟的稳定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能源的降耗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烟草企业中的制丝工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中式卷烟中的加工工艺得以丰富与发展,进而提高了卷烟的产品质量。因此,文章旨在浅谈制丝工艺中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5.
小波变换和偏最小二乘法在烟草常规成分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实现烟草样品的快速近红外光谱 (NIR)分析 ,将小波变换 (WT)用于烟草样品NIR的数据压缩 ,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PLS)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建模。与直接采用PLS相比 ,WT PLS可有效地压缩原始谱图的数据 ,消除谱图中噪声和背景的干扰 ,降低所建模型的随机性 ,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并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在制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烟草在制品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在线采集了烘丝出口叶丝的近红外光谱(NIR),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了样品常规化学成分与NIR的关系;建立了烟草在制品稳定性的表征模型,并通过调整烘丝工序加工参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IR能够对样品常规化学成分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表征;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B牌号试验卷烟的表征模型对异常样品的识别率为100%,对正常样品的识别率为98%,A,C,D和E牌号卷烟的模型对正常样品的识别率分别为98.7%,99.3%,100%和98.4%。该NIR模型能够对烟草在制品质量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分析造纸法再造烟叶在制丝工艺处理过程中真空回潮(工序1)、松散回潮(工序2)、润叶(工序3)、烘丝(工序4)后的致香成分、有害成分并结合感官评价,了解其内在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烟草中致香成分含量在工序1-3有降低趋势,工序4含量增加,重要致香成分巨豆三烯酮、新植二烯、β-二氢大马酮含量在烘丝工序明显增加;②卷烟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基本无变化,烟草特有亚硝胺NNK在烘丝工序明显降低,其它亚硝胺变化较小;③卷烟烟气的常规化学指标在加工前后基本无变化;④加工过程中感官质量各项指标有起有落,烘丝工序感官质量明显提高,烟气均衡感较好,圆润感提高,烟香丰富性、清晰度提升,甜韵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制丝过程中烤烟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烟草中游离氨基酸在制丝过程中的变化,对不同工序进行在线取样,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对比评吸。结果表明,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加料后稍微增大;在贮片过程中明显降低;烘丝后部分增加、部分降低;贮片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降低对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YS44切梗丝机的局部改进李强殷国明孙宇切梗丝机是烟草制丝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梗丝的工艺指标。我厂在实施降耗工程过程中,经郑州烟草研究院专家组的测试诊断后认为切梗丝过厚、合格率低,是造成后工序梗丝膨胀效果差、风选后梗签、梗块量大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立卧结合打叶方式对提高打叶质量的探讨罗声云张道林李强李松峰打叶工序是制丝过程中的主要工序。按照卷烟制丝工艺标准,按工序的几个重要指标(大中片率、叶中含梗率和梗中含叶率、碎片率、长梗率),对成丝质量和单箱烟叶消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93年,由郑州烟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