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Prodave组件的西门子PLC监控系统设计过程及应用,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平台,采用C#为编程语言进行上位机设计,使用Prodave软件包的动态连接库实现了上位机PC与西门子S7-300系列PLC之间的通信,并根据该方法设计开发了电机寿命测试监控系统,完成了上位机PC对该PLC软元件状态与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控制。经现场实际运行表明,该通信方法灵活、可靠,由此开发的系统,完成了预定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爱民  吴友宇 《微机发展》2003,13(8):75-76,79
介绍了一种基于HDLC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现了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无差错数据通信,并使用VB语言实现。同时也比较了该协议和HDLC之间的区别,详细说明了协议各部分的功能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TCP/IP协议的远程配置与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远程配置与监控系统,包括它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该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利用TCP/IP协议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设备工作参数的远程配置和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视和控制,将该系统用于全IP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远程配置和监控,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基站的远程配置和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提出一种在LabVIEW虚拟仪器环境下实现PC机与单片机实时通信的方法,完成对船舶电站多套柴油发电机组的现场监控。给出了监控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讨论了通信协议的设定及通信程序的编程要点。这种通过Modbus协议将LabVIEW与单片机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的方法,是一条开发智能化图形监控设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MX组件的三菱PLC监控系统设计过程及应用,以MX组件作为底层驱动接口,采用C#程序调用ACT控件中的函数,实现了上位机PC与不同型号三菱PLC之间的通信,奠定了监控系统设计的基础。并以三菱FX2NPLC为例,采用RS485为通信方式,完成了上位机PC对该PLC软元件状态与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某测试系统人机界面,经现场实际运行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分析HDLC协议的帧结构及通信方式,开发了基于SOPC技术的HDLC通信网卡,对设计的HDLC控制软核进行了功能性验证,网卡集成度高,体积小,适用于便携式设备。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基于GPRS的通信基站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监控中心对基站动力与环境设备的远程自动监视与控制。基于基站远程监控系统组网结构,设计基于ARM7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基站监控系统硬件系统,完成包括MC35i模块的接口电路设计与系统软件设计。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HDLC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现了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无差错数据通信,并使用VB语言实现.同时也比较了该协议和HDLC之间的区别,详细说明了协议各部分的功能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油田生产的安全性以及节约能源,根据油田上油井位置分散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其由远端数据采集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两部分构成。远端数据采集系统由多个ZigBee网络构成,同一网络内的基站间基于ZigBee协议进行无线通信,每个网络内都有且只有一台主基站,其通过GPRS-DTU与上位机进行远程通信。系统实现了各油井抽油机状态(电流、电压、功率因数、井口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记录,以及上位机远程控制现场抽油机的启停等功能。该系统已应用于油田抽油井的远程监控,实践表明:系统运行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同类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刘艳霞  张凡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2):90-90,14
本文通过设计ARM芯片S3C4510B与网络物理层芯片RTL8201BL的软、硬件接口。实现了下位机和PC机之间基于UDP/IP协议的通信。克服了采用串口通信的一系列弊端.通过一根网线就可以轻松实现PC机和下位机控制器的数据传输。通信速率可达100Mbps满足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在通信线路简单可靠的基础上采用UDP/IP协议代替TCP/IP协议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也大大简化编程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GSM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提出基于GSM的远程温湿度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设计了具体的以PC机为平台的监测中心系统软件和以MSP430单片机为平台的监测分站系统软件,实现了远程的温湿度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远程工业控制的需要,研究了电能监控系统中基于Modbus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实现.该系统以PLC为核心,在Modbus和TCP/IP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PC监控终端通过Internet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分析了具体的通信过程,并利用VB6.0开发了上位机监控平台.所构建的电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等功能,为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勇  周品  谭建军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6):250-251
通过AIS与GIS技术的集成,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促进AIS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AIS基站选址分析,对珠江口区域的AIS基站布局进行规划;应用Winsock网络通信接口进行开发,实现了多个AIS基站与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的点对点通信;基于组件式GIS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近海船舶的自动识别和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金会现场总线FF低速总线H1与以 太网LAN的互联模型.LAN上的管理工作站MS与FF上的主链路设备之间采用Socket进行数据的 传输,FF上的基本现场设备则是通过主链路设备中设备代理DA来实现与以太网的互联,现场 设备之间的通信则采用FF总线规范的VCR联接.通过TCP/IP协议,最终可实现与Internet连 接.  相似文献   

15.
移动基站技术是军用PC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的战场中,基站根据需要可以自由移动,并有可能带大量用户共同移动,基站移动到新地方后能够快速地和网络恢复连接,建立通信。基站的可移动性带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中对移动基站进行位置更新和对用户群进行快速有效的位置更新。该文简要介绍了移动基站技术的概念,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SM网络为基础,对移动基站的位置更新和用户群的位置更新提出了新的更新策略,补充、完善了原有的位置更新的协议,使得新的协议能够适应基站移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无线通信网络,通常由4级节点组成,从上到下分为:操作维护计算机(OMC)、基站控制器(BSC)、基站(BS)和移动终端(MS);OMC控制着BSC,而BSC控制着BS,BS和最末端的移动站(MS)相连;OMC控制着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而重同步又是一种最重要的状态控制;它是BSC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向OMC报告网络的运行状态,这些状态包括告警(Alarm)和状态变化(State)信息,网络管理人员根据这些状态信息对全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从设备演变的几个版本来看,重同步的设计要求是:在基本负荷下,要在70s左右完成重同步过程;而在操作负荷下要在100s左右完成重同步过程;但这次升级后的版本在现场测试中发现重同步的时间是303s;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实际测试的方法,逐步对重同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了软件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实际的改进方案,纠正了这个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基于RTW和linux的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研究平台,实现了该平台与MATLAB/Simulink图形化建模环境的无缝连接;对RTW代码自动生成、目标平台接口通信应用等作了详细研究,最终实现了宿主机到目标机可执行代码的一键生成以及目标机基于modbus rtu/tcp通信协议的主、从站功能;该快速控制原型平台现已成功用于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算法和相关通信协议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莱钢轧钢厂中小型车间工艺流程、控制系统配置及通讯等方面介绍了ABBMASTER系统在莱钢轧钢厂中小型车间的应用,并针对系统过载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WSN中LEACH协议的研究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娇  李向阳 《计算机应用》2009,29(12):3241-3243
针对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路由协议中簇头节点选择的不合理以及在远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能量消耗过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LEACH-EDH。在分簇阶段,它充分考虑了节点的能量和地理位置;在传输阶段,采用了基于概率的混合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平衡了网络的能量消耗,并显著地延长了网络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断点续传"是HTTP协议在桌面PC系统里的一个常见应用,由于Wince系统只支持UNICODE字符集的显示,且大部分PC系统里的应用函数不能在Wince环境下使用,开发Wince环境下的"断点续传"功能受到限制。通过分析HTTP协议的通信基本流程和协议基本原理,以构造Socket通信的方式,实现了Wince系统下的"断点续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