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楠  杜忠泽  路超  朱晓雅  王庆娟  周民 《轧钢》2007,37(4):46-50
控轧控冷是先进轴承钢的重要生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20CrNi2MoA轴承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冷却速率对G20CrNi2MoA优质滚动轴承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开轧温度900 ℃、变形量30%的条件进行轧制,终轧后以5 ℃/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0 ℃,再以2 ℃/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的控轧控冷工艺。该工艺可获得比原始组织更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抗拉强度提升180 MPa、屈服强度变化较小、硬度提升50HV,断后伸长率提升2%。  相似文献   

2.
齐楠  杜忠泽  路超  朱晓雅  王庆娟  周民 《轧钢》2020,37(4):46-50
控轧控冷是先进轴承钢的重要生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20CrNi2MoA轴承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热模拟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冷却速率对G20CrNi2MoA优质滚动轴承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开轧温度900 ℃、变形量30%的条件进行轧制,终轧后以5 ℃/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0 ℃,再以2 ℃/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室温的控轧控冷工艺。该工艺可获得比原始组织更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抗拉强度提升180 MPa、屈服强度变化较小、硬度提升50HV,断后伸长率提升2%。  相似文献   

3.
潘辉  刘雅政  崔娟  孙晋峰  陈明跃 《轧钢》2006,23(5):20-23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Si2Mn弹簧钢的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对该钢种显微组织、珠光体量、珠光体片层间距、平均晶粒尺寸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Si2Mn棒材生产的最优终轧温度为830~850℃,冷却速度应控制在4~5℃/s。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低成本Q500E低合金高强度厚钢板,系统研究了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和变形后冷却速率对一种低合金钢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CCT)行为和组织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系列TMCP试验,探讨了精轧温度对试验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变形后冷却速率和精轧温度均能显著影响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生产低成本Q500E厚钢板的TMCP工艺为: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进行两阶段轧制,精轧温度800~850℃,精轧压下率75%,轧后以高于10℃/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450~500℃。  相似文献   

5.
王超  柯加祥  张虎  肖超  李祥才 《轧钢》2020,37(5):100-102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42CrMo小规格圆钢因硬度偏高,刀具损耗严重,给后续机械加工造成一定困难的问题,采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42CrMo 钢的CCT曲线和TTT曲线,在分析其微观组织转变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产品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圆钢终轧温度较高,冷速较快,冷却后圆钢组织为贝氏体是造成其硬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降低终轧温度,采用轧后水冷以及冷床使用保温罩等手段以有效降低轧后冷却速率的措施,将圆冷速控制到0.32 ℃/s,使42CrMo圆钢冷却后获得了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硬度控制在253~266HBW,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CCT曲线和实验室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440 MPa级船体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CCT)过程的相变以及组织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容易得到贝氏体组织,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强韧性得到提高。轧后空冷条件下,试验钢得到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韧性较好,但强度富余量相对较小。轧后加速冷却,试验钢的强度得到明显提升。模拟卷取温度为550 ℃时,试验钢的强韧性相对更好。综合分析,较优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为:终轧温度840 ℃,轧后冷速(20±5) ℃/s,卷取温度550~560 ℃。  相似文献   

7.
对15F钢经轧后不同冷却速度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轧后冷速与组织及性能有良好的对应关系,15F钢轧后风冷(冷速约7℃/s)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H08A焊接用盘条批量试制中出现的强度偏高、性能不稳定及组织异常进行了分析,优化了轧后控冷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吐丝温度(920±10)℃,风冷辊道速度0.30 m/s的控冷工艺,H08A盘条性能稳定、组织良好。  相似文献   

9.
胡波  郭善莉  张长静  包喜荣 《热加工工艺》2014,(19):140-142,146
以高碳盘条SWRH82B为研究对象,基于精轧工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速线材精轧F1~F4道次变形进行了热模拟,研究了其再结晶行为,确定出最佳精轧出、入口温度;同时测定了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通过分析冷却速度对82B盘条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对轧件吐丝后在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的冷却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精轧出、入口温度分别为1020、950℃;当冷速范围为6~8℃/s时索氏体组织片间距最为细小,直到冷却速度10℃/s时才不形成马氏体。研究成果能为82B线材控轧控冷以及组织性能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彬  刘昌明 《轧钢》2005,22(4):10-13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进行的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低碳贝氏体钢DB68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变形量可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使钢材的强韧性提高;增大轧后冷却速度能有效地提高钢板强度。并提出了工业生产DB685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终轧温度≤850℃,轧后冷却速度≥5℃/s,终冷温度≤650℃。  相似文献   

11.
杨宇立  丁波 《轧钢》1998,(3):35-38
从孔型系统、夹送辊和吐丝机的速度控制,轧后线材控冷工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生产Φ13.5mm大规格线材的经验。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固结磨料线切割以其切割高效率,材料低损耗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固结磨料线切割技术的发展背景,对比了三种不同结合剂制造的金刚石线的特点与应用,总结了固结磨料金刚石线切割技术相对于传统游离磨料线切割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着重介绍了多线式和单线式的固结磨料线切割设备的结构与应用现状,探讨了固结磨料线切割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宪政  周文瑛 《电焊机》1997,27(6):14-16
本文详细介绍了所研制的药习焊丝送丝机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机械结构及性能参数,并与林肯公司的LN-9送丝机性能进行了比较。该机既能输送Φ1.2-2.0mm的实芯焊丝,又能输送Φ1.6-3.2mm药芯焊丝,解决了国内生产的实芯焊丝送丝机输送药芯焊线不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喂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包芯线的成形和喂线机两个方面概述了喂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论述了喂线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Prediction of wire transfer behaviors in laser hot wire welding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With preheating wire by resistance heat, laser hot wire welding improves process stability and wire deposition efficiency, which gives broa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ugracing and narrow gap welding. It is a critical issue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preheated wire in this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which is so high that the wire fuses outside molten pool or so low that the wire cannot melt timely in the molten pool, results in poor wire transfer stability and bad weld formation. This paper is purposed to calculate the wire temperature for the prediction of wire transfer behavior under various welding parameters. A heat conduction model is set up. Heat sources of the wire include resistance heat and reflected laser, and the heat source of molten pool is laser.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of wire part outside the molten pool is verified by infrared ratio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of wire part in the molten pool is verified by measurement of the molten pool size. Analyzing the wire temperature and welding process observed by the high speed video imaging, the temperature criteria of wire transfer behaviors are obtained. Thu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wire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wire transfer behaviors in laser hot wire welding.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铅包铜复合丝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探索了铅包铜复合丝挤压工艺参数对出丝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复合丝挤压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可用于连续包覆挤压生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电火花往复走丝线切割在高速加工中电极丝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在一定电源参数且平稳切割的前提下,典型电极丝对不同厚度工件切割作对比,同时初步定义电极丝寿命,计算和分析实验数据来探究厚度是影响电极丝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传统电弧喷涂送丝机的局限性,特别是柔性送丝结构存在的送丝速率低、送丝波动大等问题。方法设计了刚性送丝结构,进而成功研制了高稳定性电弧喷涂刚性送丝机,并通过送丝速率测试、喷涂电流测试及喷涂焰流观察等对比性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在无喷涂状态下,传统柔性送丝机和文中研制的刚性送丝机的送丝速率均随送丝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刚性送丝速率呈近似线性变化趋势,而柔性送丝速率具有一定随机性。在相同送丝电压下,刚性送丝的速率高于柔性送丝,即具有更小的送丝阻力;且刚性送丝机两侧丝材送进平均速率的同步误差均小于3%,而柔性送丝机的同步误差为5%左右,说明刚性送丝机具有较好的送丝同步性。同时,柔性送丝机的送丝速率波动率为10%左右,而刚性送丝机的仅为2%左右,说明刚性送丝机在无喷涂状态下具有优异的送丝稳定性。在喷涂状态下,刚性送丝机和柔性送丝机的喷涂电流波动率分别为4.76%和29.36%,且刚性送丝机的喷涂焰流比柔性送丝机的更加集中稳定,说明刚性送丝机在喷涂状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送丝稳定性。结论刚性送丝结构可以有效减小送丝机的送丝阻力并保证两侧丝材送进的同步性,使送丝过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旋转电极丝的加工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火花线切割机结构形式——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阐述了一种同时实现电极丝旋转、排丝和恒张力控制的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介绍了实现恒张力控制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游离磨粒线锯切割存在污染环境和切割效率低的不足,固着磨粒线锯切割具有切缝小、切片表面质量好、切割速度快和消除工业浪费等优点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固着磨粒线锯和游离磨粒线锯最主要的区别是切割线,切割线的特性直接影响硅片的切割质量及生产效率。本文阐述了固着磨粒线锯切割的优点,总结了目前几种固着磨粒切割线的制造方法,包括:电镀、电火花、钎焊、树脂、机械碾压和挤压与冲压等,并介绍了固着磨粒切割线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