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传统Fenton氧化法对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理想。为提高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传统Fenton法基础上选用廉价、安全易得的Fe0代替Fe2+参与反应,并创新性地加入硼(B)作为还原剂,以促进Fenton体系对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柠檬黄)的降解。结果表明,B/Fe0/H2O2体系对高盐废水中柠檬黄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盐(Na2SO4)浓度为0.2 mol/L、反应60 min时,柠檬黄的最终降解率达到100%,B、Fe0以及H2O2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2 g/L、0.02 g/L和1 mmol/L。B/Fe0/H2O2体系对盐(Na2SO4)浓度在0~0.4 mol/L的废水都有着很好的柠檬黄降解率,且在废水中含有其他不同阴离子组合时...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低成本环境友好型添加剂抗坏血酸(AA)对Fe2+/H2O2体系氧化NO气体及其对体系内H2O2分解的影响,分析了AA对体系氧化NO能力及H2O2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A通过加速Fe3+向Fe2+的转化而促进Fe2+/H2O2体系对NO的氧化。[AA]0:[Fe2+]0对体系氧化NO的能力及H2O2的分解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NO氧化脱除量及H2O2消耗量,合理的[AA]0:[Fe2+]0为1/3~1/2。AA的分次添加方式可大幅度提升体系氧化NO气体的能力。研究结果可望为发展基于H2O2为氧化剂的烟气NO绿色氧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污染物,实验研究了Fe2+/H2O2体系降解MB的活性物质,明确了主要反应条件对MB降解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HO2?没有直接降解MB的能力;Fe2+/H2O2体系对MB的降解能力主要来自于?OH;Fe2+/H2O2体系降解MB可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匀速反应阶段。快速反应阶段的MB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体系对MB降解能力随H2O2初始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减弱的趋势,本实验条件下,最佳H2O2初始浓度为5 mmol·L-1。体系对MB降解能力随Fe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MB降解速率随M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MB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保证?OH生成速率及其有效利用是提高体系氧化能力及H2O2利用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伟  赵海谦  高继慧  吴少华 《化工学报》2016,67(10):4413-4421
Fe2+的再生直接决定Fenton体系产生的能力。选取羟胺、对苯二酚、对苯醌、亚硫酸钠4种典型添加剂,通过分析不同改性Fenton体系中Fe2+浓度、H2O2浓度、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揭示了Fe2+再生机制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添加剂与体系中H2O2及·OH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NH2OH能快速使Fe2+再生,但伴随其消耗,Fe2+浓度不断降低。对苯二酚、对苯醌具有相似效果,两者均可大大强化Fe2+的再生。与NH2OH不同,两者在体系中可迅速建立醌循环,持续还原Fe3+,且以两种物质或其组合均可建立循环。与上述机理均不同,Na2SO3会先与·OH及H2O2反应,因而不能有效还原Fe3+。实验还发现添加剂均存在与·OH的反应,其中Na2SO3还会消耗H2O2。  相似文献   

5.
孙彦琛  郭巍巍  王振  杨耀党  孔庆端  万俊锋  王岩 《应用化工》2023,(12):3257-3260+3264
以零价铁(Fe0)代替Fe2+作Fenton试剂催化剂,考察H2O2浓度、[H2O2]/[Fe0]摩尔比和pH值对UV/Fe0/H2O2技术降解乙苯气体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H2O2和铁物质的浓度变化,通过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液体中间产物。结果表明,以48μm工业级Fe0作催化剂,在H2O2浓度为100 mmol/L、[H2O2]/[Fe0]摩尔比为40和pH值为3的优化条件下,UV365/Fe0/H2O2体系中乙苯气体降解率在45 min内达到67.5%。检测到不同时间段的液体中间产物,如甲苯、苯乙醇...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类Fenton体系中,最适Fe0投加量为6.59 g/L,H2O2投加量为3.33 g/L,初始pH=3,处理时间为50 min, CODCr去除率达到42.50%。相比于传统Fenton体系,Fe0类Fenton体系CODCr 去除率提高了约17%,出水B/C值达到0.34,加速了·OH的产生,H2O2添加量明显减少,铁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掌握Fe2+/H2O2体系O2的生成路径,可为避免H2O2无效分解,开发经济高效的Fe2+/H2O2体系利用技术指明方向。采用添加自由基捕获剂的方法,探究Fe2+/H2O2体系内各种自由基对O2生成速率的影响,进而确定O2的生成路径。结果表明:Fe2+/H2O2体系内不会产生大量O2-·,O2-·不是生成O2的主要反应物质;O2-·被全部捕获后,体系中仍产生大量O2-·,但此时无O2生成,证明生成O2的反应由·OH和HO2·两种自由基直接参与。分析认为反应·OH+HO2·-H2O+O2是体系内O2生成的主要路径。控制Fe2+/H2O2体系定向生成·OH,抑制HO2·的产生,是提高Fe2+/H2O2体系中H2O2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白志华  张军 《化工进展》2023,(9):4967-4973
针对当前Fenton氧化法脱除燃煤烟气中NO的过程中H2O2大量无效分解生成氧气的缺点,本文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DTPMPA)/Fenton系统进行氧化脱除NO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NO脱除效率为95.1%的情况下,H2O2无效分解占比降低至15.5%。DTPMPA浓度的增加抑制了H2O2无效分解,其浓度较低时促进NO脱除而浓度较高时抑制NO脱除;H2O2及Fe2+浓度的增加均对NO脱除及H2O2无效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浓度过高时亦均对脱除NO有一定抑制作用;降低反应温度对NO脱除影响较小,但会削弱H2O2无效分解;SO2对NO的脱除及H2O2无效分解影响甚小。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和淬灭剂添加实验结果表明:DTPMPA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传统芬顿体系中加入Cu2+、Co2+,研究Cu2+/Co2+/Fe2+/H2O2、Cu2+/Fe2+/H2O2、Co2+/Fe2+/H2O2和Fe2+/H2O2四种芬顿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发现当初始pH分别为2、3、4、5、6时,各体系去除CODCr的效果排序为Cu2+/Co2+/Fe2+/H2O2>Cu2+/Fe2+/H2O2>Co2+/Fe2...  相似文献   

10.
以 COD 为评价指标,考察了 Fenton氧化法对水中磺胺甲噁唑(SMX)去除效果。通过探讨 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以及溶液初始 pH 对 COD 去除的影响,确定了 Fenton 去除 SMX 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3,H2O2投加量为 10mmol/L,Fe2+投加量为 1.0 mmol/L,在该条件下,COD 去除率可达 71.8%。与经典动力学相比,伪动力学模型能很好拟合 SMX 的去除过程,其中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系数为 0.999 9。此外,根据 GC/MS 分析结果,推测了 SMX 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Fenton法对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渗滤液进行了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nton处理渗滤液原液的反应条件为pH=3、m(H2O2):m(COD)=3:1、n(H2O2):n(Fe2+)=4:1、t=0.5 h时,COD从5262 mg/L降至1078 mg/L,BOD5从680 mg/L降至345 mg/L,BOD5/COD从0.129升至0.32,可生化程度明显提高;GC-MS测定结果显示,原液成分复杂,可检测出41种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而Fenton处理后检测出9种有机物,其中具有生物毒性的邻苯二甲酸酯类99.93%被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2.
Fe2+/H2O2体系内各种自由基在氧化NO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Fe2+/H2O2体系可分解产生多种氧化性自由基, 主要包括O2-·、·OH和HO2·。本文实验研究了O2-·、·OH及HO2·在Fe2+/H2O2体系氧化NO气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 O2-·对NO气体的氧化作用不明显;·OH及HO2·是该体系氧化NO气体的主要活性物质, 其中·OH的氧化作用更大。加快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可以增强Fe2+/H2O2体系对NO气体的氧化能力, 但O2的生成速率同时加快。只有少量·OH及HO2·参与NO的氧化, ·OH与HO2·之间的快速反应是Fe2+/H2O2体系氧化NO过程中H2O2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Fe/AC催化过氧化氢降解双酚A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文  程治良  全学军  陈波 《化工学报》2013,64(3):936-942
传统Fenton反应存在对液相pH要求较高、Fe3+回收困难以及难以重复使用等问题。基于"活性离子固载化,酸性环境局部化"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活性炭(AC)表面酸化改性,制备得到载铁活性炭(Fe/AC)催化剂。研究了Fe/AC制备工艺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载Fe3+量44.05 mg·g-1、煅烧温度200℃的制备工艺下可得到催化活性较高、稳定性好的Fe/AC催化剂。用性能优良的Fe/AC催化H2O2降解双酚A(BPA),其较佳催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20℃、溶液pH值为4.0≤pH≤8.0、Fe3+/H2O2摩尔比为0.007~0.012、30% H2O2用量为0.04 ml H2O2·(mg BPA)-1。本工作制备得到的Fe/A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在实际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蔡世颜  徐菁  汪博飞  夏娜  程珊  刘琪 《净水技术》2023,(S1):160-166
芬顿氧化法因其具有较好的有机物降解效果已应用于许多大规模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中,近年来发展出以紫外光(UV)/H2O2等方法为代表的类芬顿技术,其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均与芬顿技术类似,但光芬顿所需的Fe2+浓度更低,反应不需要很低的pH,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和简单。文章通过构建光芬顿反应体系,搭建光芬顿反应装置,以H2O2投加量、亚铁盐投加量、反应pH、光源为反应条件参数,以COD&去除效果为降解性能指标,优化降解反应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验证了光芬顿体系对废水CODCr的去除机理,确定了光芬顿体系的最优反应条件,并研究了降解规律,分析了经济成本,提出了光芬顿体系对印染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应用建议。试验中最优反应条件如下:pH值为6,H2O2投加量为400 mg/L,Fe2+投加量为21.0 mg/L。该条件下,经过光芬顿处理,可将二沉池出水的COD&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Fe0/氧化石墨烯(GO)强化Fenton体系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的水平分别为m(Fe0)∶m(GO)=2∶1、H2O2投加量9.99 g/L、初始pH=2。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进一步确定了硫酸亚铁和铁粉的投加量分别为10.22、4.94 g/L,处理时间为50 min, CODCr去除率达到87.67%。强化Fenton体系处理出水BOD5/CODCr(B/C)值由原水0.27提高至0.39,且明显高于传统Fenton体系(0.31),表明处理后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李庆  董海山  郑雪  徐欣  梁月明 《广州化工》2023,(14):105-108+123
以RuO2-TiO2/Ti为阳极,石墨为阴极,构建电-Fenton体系氧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TC),分别考察溶液初始pH、温度、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TC降解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引入Plackett-Burman法筛选影响电-Fenton降解TC的显著单因素。结果表明:当TC浓度为100μmol/L时,各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为pH=3、温度为30℃、H2O2投加量为10 mmol/L、电流强度为0.5 A、H2O2/Fe2+摩尔比为16:1、电解质浓度为0.1 mol/L、极板间距为2.5 cm,其中溶液初始pH、电流强度与电解质浓度为该电-Fenton氧化体系下降解TC的显著单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三乙胺废水,探究水样pH值、Fe2+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样pH值2.5,投加Fe2+500 mg/L,H2O213.2 g/L,反应90 min的条件下,三乙胺的去除率达98%。动力学方程为:V=2.126 4×10-5 c0.755 2 ca0.383 8cb0.600 7。  相似文献   

18.
田鹏飞  盛依依  孙杨  丁豆豆  徐晶  韩一帆 《化工学报》2018,69(11):4713-4721
非均相Fenton催化反应是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提高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的利用率是提升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Al2O3催化剂,基于·OH的生成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溶液pH及H2O2初始浓度是决定H2O2利用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响应面方程,考察了H2O2初始浓度、溶液pH及反应温度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H2O2利用率的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反应条件,当H2O2初始浓度、溶液pH及反应温度分别为707 mg·L-1、5.12及59.4℃时,H2O2利用率可高达0.57,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仅为3.5%。所得结果对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降解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类Fenton工艺又称非均相Fenton工艺,主要用于降解废水COD,可避免传统Fenton工艺产生的铁泥问题,但双氧水利用率尚有待提高。采用1个陶瓷膜分布H2O2,另1个陶瓷膜分离催化剂,构成双膜促进的非均相Fenton新工艺,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制浆废水中COD的降解效果,优化了H2O2进料速率和反应渗透通量,分析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陶瓷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自制立方体结构的Cu2O对制浆废水中COD降解效果最佳,当Cu2O添加量为1 g·L-1,H2O2加入量为0.8 ml·L-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渗透通量为137 L·m-2·h-1时,RO(Ⅰ)~RO(Ⅳ)4种废水的COD降解量分别为11、130、291和417 mg·L-1,H2O2的利用率分别为9%、106%、232%、334%,H2O2利用率大于100%的主要原因是废水中大量的氯离子与铜催化剂作用产生氯自由基参与了降解反应,COD降解量与Cl-含量呈现线性关系,并且COD降解率随膜渗透通量的减小而增大。360 min的连续运行表明陶瓷膜分布器在非均相Fenton反应过程中会形成可逆滤饼层,膜污染较小,COD降解率稳定保持在65%以上。随着制浆废水中盐浓度的增大,Cu2O催化剂稳定性变差,Cu离子的溶出量增大。陶瓷膜可以强化非均相Fenton工艺处理制浆废水效果,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和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唐佳伟  宁可  雷伟香  张春晖  孟晓飞 《化工进展》2018,37(11):4476-4484
以悬浮填料为基体,采用循环浸泡法将铁氧化物负载到填料表面制备出具有催化能力的悬浮填料载体,用于Fenton流化床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验证悬浮填料投加率、通气量、H2O2浓度和Fe2+投加量对COD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负载氧化铁后密度由0.9627g/cm3略增至1.0216g/cm3,填料表面铁氧化物覆盖均匀,载体表面负载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含量达到47.17%;正交实验及模拟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处理效果的主次顺序为H2O2 > Fe2+ > 通气量 > 填料投加率,以及当实验最佳参数条件为:H2O2浓度为75mmol/L,Fe2+投加量为3.25mmol/L,通气量0.25m3/h,悬浮填料载体投加率为40%时,COD、BOD5、NH3-N、TOC和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7.8%、44%、76%、70.6%和70%;填料载体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120min,COD去除率从77.8%降到70.4%,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