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胶束萃取豆油对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从全脂豆粉中同时分离大豆蛋白和油脂;考察了预处理、加酶、温度、WO值对脂肪酸(FA)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反胶束萃取时对FA组分影响不大,除WO外,各因素几无影响,WO对FA影响较大,可能与AOT残留有关。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不同反胶束体系前萃7S和11S球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利用3种反胶束体系萃取7S、11S球蛋白,考查了缓冲溶液pH、WO、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4因素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3种反胶束体系提取7S、11S球蛋白的比较,筛选出最适于7S、11S蛋白的提取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AOT、CAB反胶束体系对大豆7S球蛋白的提取率一般高于对大豆11S球蛋白的提取率;而SDS反胶束体系对大豆7S球蛋白的提取率一般低于对11S球蛋白的提取率。为今后研究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蛋白与反胶束"水池"微观结构相互关系的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两种反胶束体系对大豆蛋白前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以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前萃过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进行比较,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提取大豆蛋白的前萃率高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低温脱溶豆粕中蛋白质的最佳前萃工艺条件为:SDS浓度0.08 g/mL,加料量0.1000 g,反胶束溶液中含水量18,萃取时间30 m in,萃取温度40℃,增溶水pH 7,KC l浓度0.1 mol/L。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影响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反胶束体系W0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大,反胶束体系W0增大;而离子强度与AOT浓度增大,反胶束体系W0反而减小。采用AOT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质,可得到最佳前萃取工艺为:缓冲溶液pH 6.5、W015、萃取温度45℃、离子强度0.05 mol/L。  相似文献   

5.
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植物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植物蛋白.主要研究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棉籽粕和大豆蛋白的萃取,分析各种因素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主要讨论含水量Wo对萃取丰的影响及物料的性质对反胶束萃取植物蛋白的影响.并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棉籽粕和大豆蛋白的萃取率作了比 较.结果表明: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时的萃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奶酪香精脂肪酶催化三月桂酸甘油酯和甘油反应制备单月桂酸甘油酯,并研究了反胶束体系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随着AOT质量浓度的增加,反胶束体系的增溶水量(W_0)、“水池”直径及黏度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振荡器转速180 r/min、AOT质量浓度0. 1 g/m L、含水量0. 05 m L/m L、脂肪酶用量50 mg/m L、缓冲液pH 7. 5、底物摩尔比(甘油与三月桂酸甘油酯摩尔比) 3∶1、反应时间10h,此时体系中单月桂酸甘油酯的质量分数为84. 4%;当AOT质量浓度和含水量较小时,反胶束体系的W_0增加可促进酶催化反应的进行,但是当W_0和体系相对黏度继续增加,单月桂酸甘油酯的质量分数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复合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5℃、KCl浓度0 mol/L,pH值8,表面活性剂浓度0.08 g/mL,AOT(g)∶SDS(g)为4∶3,超声功率180 W,W0值15,该工艺条件下,花生蛋白的萃取率为93.33%.  相似文献   

8.
对AOT[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异辛烷,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DTA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正庚烷-正己醇3种反胶束体系萃取花生蛋白质的后萃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声功率、KCl浓度对花生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分别得到了3种反胶束体系萃取花生蛋白质的最佳后萃工艺条件,并做验证试验.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不同的花生蛋白样品.通过色差分析,从宏观上比较不同反胶束体系制备的花生蛋白产品色泽的差异,进一步对比不同反胶束体系制备的花生蛋白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分析其微观结构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萃取花生蛋白的反胶束体系是AOT反胶束体系,且该体系萃取花生蛋白的后萃率为83.17%,较另外2种体系的后萃率都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2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分析超声波技术影响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所得油脂的品质与之浸出法进行了对比.经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lh、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全脂豆粉加入量为0.04 g/mL;2种不同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的萃取率差别不大,AOT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1.39%,AOT-Tween85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4.17%.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比浸出法要低;浸出法、AOT反胶束法、AOT-Tween85反胶束法3种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色泽、皂化值也基本相同,碘值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AOT/异辛烷/KCl溶液,SDS/异辛烷―正辛醇/KCL溶液,CTAB/异辛烷―正辛醇/KCL溶液三种反胶束体系前萃取大豆蛋白质,针对影响大豆蛋白萃取率的各种因素如W0、缓冲溶液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三种反胶束前萃取的最佳工艺:W0均取16;缓冲溶液pH分别为6.5、6.5、10;萃取温度分别为45、45、35℃;萃取时间均取30 min;离子强度均取0.05 mol/L。试验结果表明AOT和SDS反胶束最佳前萃取条件相同,CTAB反胶束最佳前萃条件中pH和萃取温度与以上两种体系不同,其它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黏度法测定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的黏度,讨论了含水量对反胶束溶液的黏度、水池直径和反胶束聚集数的影响。由此解释了用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时,萃取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依据堆砌几何模型,选择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体系,研究了β-乳球蛋白单一蛋白体系中以及β-乳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G(1:1)混合物体系中蛋白质的分布特性,并探讨了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分离分级乳蛋白的机理。β-乳球蛋白在单一蛋白或混合蛋白(Wβ-lg:WlgG为1:1)体系中的反胶束萃取率均随着水相pH值增加(pH值为5.0-9.0)而降低,随水相[Na^ ]浓度升高(0.06-0.35mol/L)而逐渐增加,随水相起始蛋白质量浓度增加(0.75-3.0g/L)而降低,但免疫球蛋白G可明显促进β-乳球蛋白在反胶束有机相中的增溶。在混合蛋白质体系中,β-乳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G可分别趋于富集在有机相和水相,显示出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在牛初乳乳清蛋白分离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萃取红芸豆蛋白(RKBP)。采用电导法考察AOT浓度对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含水量和临界增溶水量的影响,确定反胶束体系稳定的AOT浓度范围。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AOT浓度、缓冲液pH、KCI浓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RKBP前萃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前萃条件。结果表明,不同AOT浓度对应的反胶束体系的临界含水量值(Wc)基本一致,反胶束体系能够增溶的水的体积随AOT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反胶束体系稳定的AOT浓度上限值为2mol/L。正交优化获得反胶束法萃取RKBP的最佳前萃条件为:AOT浓度1.25mol/L,缓冲溶液pH7.5,KCl浓度0.05mol/L,萃取时间90min。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RKBP前萃率达到43.57%。  相似文献   

14.
对AOT/异辛烷和CAB/正庚烷-正己醇两种反胶束体系提取的大豆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和DSC分析.结果表明,市售大豆分离蛋白与反胶束萃取的大豆蛋白所含的亚基比例有明显的差别;随着反胶柬含水量W0值的减小,反胶束萃取较大大豆蛋白质亚基比例明显减少.DSC分析表明,反胶束体系"水池"的极性越大,萃取的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破坏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AOT/正己烷反胶束体系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AOT/正己烷反胶束体系中催化合成己酸乙酯。此体系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物浓度0.15 mol/L(己酸)、乙醇与己酸摩尔比1∶1.5、加酶量4 mg、反胶束溶液10 ml、AOT浓度0.05 mol/L、反应温度40℃、缓冲溶液pH=7.5、含水量Wo为12,反应36 h后转化率变化不大,此时转化率约为82.8%;并对合成产物应用红外光谱、GC–MS方法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己酸乙酯。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AOT反胶束体系后萃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超声波辅助反胶束体系(AOT/异辛烷)萃取大豆蛋白的后萃过程,并分析各因素对蛋白后萃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全脂大豆粉中蛋白的最佳后萃工艺条件为:KCl浓度1.0 mol/L、pH值7.0、超声功率为270 W.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后萃率为98.9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阴离子染料在反胶束体系中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本文在非离子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加入Span40制备出非离子混合反胶束体系,并以其为介质使用直接黄棕3G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重点研究Span40对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水池直径、聚集密度和电导率等结构特征以及直接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pan40含量为50%时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呈现最大值,反胶束体系的水池直径和聚集密度随着Span40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反胶束体系电导率降低,减小了直接染料与棉织物的静电排斥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的竞争吸附作用,从而使直接黄棕3G对棉织物的吸附和染色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反胶束体系对萃取花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常用表面活性剂AOT、SDS、CTAB和TritonX-100所形成的反胶束在提取花生蛋白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它们"水池"(Wo)大小、蛋白提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所形成反胶束的"水池"大小不同,从而蛋白提取率也不同;不同的表面活剂性的浓度对蛋白提取率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由AOT(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异辛烷-KCl缓冲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联合酶解技术提取小麦胚芽蛋白。探索了酶与底物浓度比、时间、缓冲液pH、温度四个因素对蛋白质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辅助反胶束萃取蛋白是可行的,可以显著提高前萃率,最佳酶与底物浓度比为0.23AU/gPro、时间8h、缓冲液pH8.10、温度60℃。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AOT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电解质溶液对AOT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的影响,对蛋白质的提取率及通过SDS—PAGE电泳试验对蛋白质的亚基条带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可知阴离子与阳离子对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的前萃与后萃都有影响,电解质KCl和NaNO3溶液所提取的蛋白质得率较高,分别为56.71%和58.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