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C8051F005单片机恒流控制系统为基础,进行了电阻点焊PID控制软件设计。在本设计中,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采用了分段PID控制方法,将焊接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以便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现场焊接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分段PID控制方法,系统不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对点焊过程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2.
将永磁铁改为插槽式改进了三自由度混合轴承结构。设计系统的控制器,采用现代工业最常用的控制形式——传统PID控制、非线性补偿PID控制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方法对电磁轴承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库对所设计的PID控制参数进行调试整定。结果表明:非线性补偿PID控制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倒立摆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怀林 《机床与液压》2008,36(3):141-143,146
倒立摆是一个典型的高阶次、自然不稳定、快速响应、非线性运动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研究的对象.PID神经网络是一种内含比例神经元、积分神经元和微分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本文介绍了采用PID神经网络控制的倒立摆系统,包括倒立摆系统的基本构成、PID神经网络单变量控制系统的算法和结构、权重初值的选择.进行了实际系统试验,比较了传统PID控制和PID神经网络控制倒立摆的效果,证明了PID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对电液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从经典的PID控制方法人手,结合Fuzzy控制方法,采用智能Fuzzy—PID协同控制策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注塑机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度的准确控制是保证注塑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注塑机温控系统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注塑机温控系统,阐述了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该温控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该系统实现了精密注塑机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的准确控制,大大提高了塑料产品的质量,取代了传统的开关控制和PID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控制某型喷浆机器人枪杆旋转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系统要求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点,采用Fuzzy—PID双模控制技术对该系统进行控制,利用Simulink对并联Fuzzy—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反馈系统的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在传统PID控制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器,运用模糊免疫PID控制,通过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实时修改,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并基于MATLAB环境下对数控机床伺服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外界干扰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此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快速响应特性和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是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正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等轻质合金板的焊接中。分析了基于液压伺服技术的搅拌摩擦焊接系统,推导出主轴液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中搭建控制模型,分别利用模糊PID和普通PID控制理论对控制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发现:模糊PID和普通PID控制方法虽然都能实现对主轴液压系统的伺服位置和力控制,但模糊PID控制不论是在响应时间、控制精度还是抗干扰能力方面都优于普通PID控制,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王杰  袁亮 《机床与液压》2020,48(10):149-153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仿人智能PID控制方法,根据此方法设计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通过对无人机飞行原理和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建立无人机数学模型;在常规PID控制算法和仿人智能控制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仿人智能PID控制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无人机的纵向控制通道,根据无人机在垂直方向运动的动态特性实时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仿人智能PID控制方法优于常规PID控制,能够满足良好的动态特性,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的飞机起落架控制系统存在达不到理想控制精度以及控制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模糊神经PID控制算法。通过对起落架运动特点以及动力学相关的理论分析建立飞机起落架的运动模型,将此智能PID控制方法应用到飞机起落架的姿态控制系统中。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并基于树莓派装置进行了起落架单腿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相较于传统PID和模糊PID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系统稳定性更强。在飞机起落架控制系统中,应用模糊神经PID控制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运动的惯性冲击,提高整体机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国产间歇式轮转印刷机印刷重影、褶皱甚至断纸等问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后,确定了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传动系统的多轴转动不同步。设计出基于虚拟主轴控制策略的,可根据偏差范围自动选用模糊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两者线性叠加的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印刷精度都得到大幅提高,重影、褶皱、断纸现象基本消失。该算法已投入使用,采用该算法的印刷机运行稳定、可靠,印刷效果远优于传统PID控制,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机吊装过程中的振动对其工作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合理选择吸振器对于减小吊装过程中的振动至关重要。为了研究不同控制器种类对于准零刚度液压动力吸振器性能的影响,使用Simulink建立一种基于准零刚度理论的液压动力吸振器,并添加了普通PID、模糊PID以及自适应控制器。同时引入了一组空白对照量,对比分析不同控制器下吸振器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液压动力吸振器能有效减小振动,在模糊PID控制下系统的响应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模糊(Fuzzy)控制方法,输入信号先模糊化,然后通过构建的神经网络,并在线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从而得到能随着神经网络权值调整而变化的参数,最后由调整的参数控制系统,使系统的输出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和在无刷直流电动机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下,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依据制冷学原理,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恒温控制系统,以PID控制恒温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各个主要被控对象进行建模,确定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采用了频域整定方法对PID控制参数进行整定,获得了较佳的PID控制参数,并通过仿真分析方法,验证了控制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经典PID或者结合其他算法的参数自整定PID是主动磁悬浮轴承最常用的控制方法,其方法简单且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当外界出现干扰或者负载变化大时表现一般.针对此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磁悬浮轴承控制方法——协同控制,适用于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而且算法简单,易实现数字控制,设计出的控制器具有抗扰动鲁棒性强和稳态性好等优点,因此基于协同理论设计了单自由度主动磁悬浮轴承的协同控制器,并与经典PID控制器进行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协同控制器是适用于单自由度主动磁悬浮轴承的一种先进控制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板料拉深成形液压机的微能耗压边液体压力控制系统,建立了仿射非线性模犁,采用微分几何理论完成了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线性化,并结合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给出了基于LQR理论的PID最优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非对称缸五阶电液伺服系统足一类典型高阶非线性、时变、增益不对称系统,动态特性随负载变化很大,使用常规PID控制很难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20-SIM仿真软件是建立在键图理论上的仿真工具,适合于非线性系统仿真。基于以上特点.本文采用20-SIM仿真工具建立仿真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复合BPNN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包括常规的PID控制和BPNN控制。将其控制的仿真结果与常规PID控制、单神经元PID控制的仿真结果相比较,得出该控制策略优于其它两种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数控布带缠绕机的新型张力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的张力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以布带单张缠绕方式下的张力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新型布带张力控制系统。本文论述了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各部件的功能,建立了控制系统的各部件数学模型,给出了该系统的PID控制方法,使控制的布带张力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电液伺服试验机系统内存在较强的时变特性和非线性,并且试件等负载特性经常变化,导致系统存在很大的参数不确定性。当被控系统的参数等特性发生变化时,采用固定参数的传统PID控制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如果重新调整参数又极大地增加了控制操作的复杂性。为解决此问题,采用定量反馈理论(QFT)的控制器设计方案,对电液伺服试验机系统进行控制。QFT控制器是针对系统不确定性做出的设计,对于控制不确定性较强的系统,该控制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系统的不同频段内,QFT控制器还可以“剪裁”系统的控制性能。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电液伺服试验机系统进行试验辨识,并在系统模型上进行QFT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工况发生变化时,所设计的QFT控制器比PID控制器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鲁棒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