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主线特征的双向匹配的掌纹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掌纹识别是利用人的手掌掌纹图像对其身份进行认证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的掌纹研究主要集中在掌纹特征线的提取算法上,而对特征线的筛选和匹配的问题讨论较少,掌纹上的纹线比较复杂,深浅粗细长短不一,实施任何一种边缘提取算法都要考虑纹线的取舍问题,首先介绍了提出的应用最大内切圆对掌纹有效区域进行分割和对准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掌纹的定位问题,然后提出了掌纹特征线族的概念,用以刻画掌纹上的主要特征,从而将掌纹纹线特征分为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通过对主要特征与全部特征的双向匹配,给出最终的识别结果,将该方法与之前提出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在自行研制的掌纹采样设备所采集的掌纹库(90人450幅)上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可以处理原方法无法定位的掌纹图像,同时识别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掌纹识别的线特征表示和匹配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较新的生物特征,掌纹可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在用于身份识别的诸多特征中,掌纹线,包括主线和皱褶,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为掌纹识别提出一种有效的掌纹线特征的表示和匹配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矢量来表示一个掌纹上的线特征,该矢量称为线特征矢量(1ine feature vector,简称LFV).线特征矢量是用掌纹线上各点的梯度大小和方向来构造的.该矢量不但含有掌纹线的结构信息,而且还含有这些线的强度信息,因而,线特征矢量不但能区分具有不同线结构的掌纹,同时也能区分那些具有相似的线结构但各线强度分布不同的掌纹.在掌纹匹配阶段,用互相关系数来衡量不同线特征矢量的相似性.实验表明,LFV方法无论是在速度、精度,还是在存储量方面都能满足联机生物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摘 要:掌纹识别是受到较多关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各类掌纹识别的方法中, 基于方向特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提出一种融合全局和局部 方向特征的掌纹识别算法,主要融合了基于方向编码的方法、基于方向特征局部描述子的方法 和结合方向特征和相关滤波器的方法。其中前 2 种方法属于空间域方法,可很好地提取掌纹的 局部方向特征;而第 3 种方法属于频域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全局方向特征。在匹配值层对该 3 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本文算法在 2 个掌纹数据库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 方法的识别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掌纹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掌纹图像蕴含丰富特征,容易与手背静脉、指节纹及手形特征进行多模态融合,因此成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热点.文中主要从掌纹的采集、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特征提取与匹配3方面介绍掌纹识别的基本流程.探讨基于不同特征融合的多模态识别策略.根据特征提取方法的不同,掌纹识别算法可分为基于手工设计的算法(如编码特征、结构特征、统计特征、子空间特征)和基于特征学习的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文中对上述算法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最后讨论未来掌纹识别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特别是复杂场景下跨平台的掌纹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5.
掌纹ROI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峰  张真林  谢红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170-173
掌纹感兴趣区(ROI)分割是掌纹识别的关键步骤,目前掌纹分割方法主要存在定位点不易确定和同类图像ROI提取偏移度较大等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ROI分割算法。首先确定手掌图像中的两个指谷点;然后利用手掌轮廓特定区域边界点拟合直线,以该直线为基准,以固定角度的方式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指谷点找到掌纹信息丰富的区域,确定掌纹的ROI,最后提取特征矢量进行匹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掌纹ROI的准确度高、速度快,对同类图像分割的偏移度更小,掌纹ROI的提取率达98.2%,掌纹正确识别率提高了3%左右,为基于掌纹的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掌纹准确识别问题,由于光照强度、位置移动、采集设备等影响,采集掌纹图像的分辨率较低。单一掌纹特征提取方法难以全面描述掌纹信息,导致掌纹识别率低。为了提高了掌纹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和LBP算法相融合的掌纹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掌纹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采用Gabor滤波和LBP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神经网络建立掌纹识别器。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特征提取算法,融合特征算法不仅提高了掌纹识别率,同时加快掌纹识别速度,能够很好满足实时掌纹识别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掌纹识别算法综述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掌纹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与其他生物特征相比, 掌纹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包括识别率高、采集设备价格低廉、用户可接受性好等. 这些优势使得掌纹识别成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识别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掌纹的特点、掌纹的采集设备和预处理方法, 之后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提出的各种掌纹识别方法. 根据特征提取以及匹配方法的不同, 本文将掌纹识别方法分为基于结构的、基于子空间的、基于编码的和基于统计的四类方法. 在回顾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特点之后, 对未来的掌纹识别方法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掌纹图像的识别正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特征与多子集匹配的掌纹图像模型(MF-MMM)。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掌纹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图像,然后提取各个子像的掌纹特征,并根据地统计学变程提取关联特征,得到掌纹图像的特征子集,最后采用多子集匹配方法实现掌纹图像的识别,并采用Polyu掌纹图像库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掌纹识别模型,MF-MMM提高了掌纹图像的识别正确率,降低了掌纹的误识率和拒识率,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明  李丽华  李哲 《计算机科学》2014,41(9):301-305,324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掌纹识别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指导图像滤波去除噪声,然后基于Gabor变换提取鲁棒的掌纹方向特征,并使用一组二值图像表示每幅3D掌纹图像;在匹配阶段,采用了基于二值图像组互相关运算的匹配算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图像组中的特征配准图像来得到准确的匹配分数。HK-PolyU 2D+3Dpalmprint database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掌纹识别算法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赵欣  欧剑 《测控技术》2015,34(9):38-41
针对采用分形维数作为特征描述掌纹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对差分盒子维进行改进提高特征区分性.此外,由于采用单一的特征不足以描述掌纹纹理,引入Gabor变换,提出一种基于Gabor变换与改进差分盒子维(GIDBC,Gabor improved differential box counting)相结合的掌纹识别算法.通过在PolyU掌纹图像库上实验,与传统高性能算法比较,本算法识别率最高可达到99.78%,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特征提取与匹配时间为338 ms,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