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X射线胶片图像特征提取和量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缺陷分级标准》,提出了一种用于铝合金铸件X射线胶片气孔缺陷定量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缺陷量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为实现铝合金铸件X-射线胶片的气孔缺陷计算机自动分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的DR焊缝缺陷自动识别方法中,一般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缺陷特征得出缺陷模型,而此类方法在样本数目不够的情况下误判率很高。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DR图像本体比较自动识别新方法。首先对检测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图像满足评片要求。其次截取焊缝区域图像进行处理,放大缺陷特征,再将图像灰度化处理并滤波,利用三西格玛准则对缺陷位置进行判定,并可根据缺陷位置像素点得出缺陷面积。检测结果表明焊缝区域DR图像经图像处理及滤波后能放大缺陷特征,可以实现对封头电子束焊缝X射线DR图像的缺陷自动识别,最小可发现直径在0.4mm的气孔及宽度在0.2mm的裂纹缺陷,为此类电子束焊DR检测提供了图像缺陷自动识别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金士杰  田鑫  林莉 《材料工程》2022,50(8):45-59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焊接参数选择不当将会产生隧道孔、未焊透(lack of penetration, LOP)和吻接等取向复杂、细微紧贴的缺陷。首先,本文简述了FSW焊缝与典型缺陷特征,总结了超声检测时面临纵向分辨力低、缺陷表征不完整、材料与缺陷声阻抗接近和灵敏度不足等难点。随后,从常规超声、超声衍射时差法(time-of-flight diffraction, TOFD)、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和其他超声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现有的铝合金FSW超声检测研究工作。最后,结合超声信号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可以通过分析和提取信号特征,进一步提升超声检测分辨力和信噪比,并实现取向复杂缺陷和细微紧贴缺陷的精准辨识与定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测试模体对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CR)进行成像质量控制实验,分别对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分辨力、动态范围、图像像素灰度值的归一化、暗噪声和擦除等成像特性进行分析,探讨适当的摄影条件下图像质量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X射线检测对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准确定位,进而根据透照结果对超标内部缺陷进行清除和修复,是钛合金铸件生产中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依据X射线检测投影规律分析了缺陷的投影特点,通过双壁结构铸件互成180°透照两次的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内部缺陷到典型结构的距离大小,得出了缺陷的分布位置,进而在该底片上测量缺陷到第二典型结构特征的距离。结果表明,借助二维影像对双壁结构铸件进行缺陷定位,总结了内部缺陷两点定位法,并结合模拟缺陷验证了定位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在某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定位和清除中得到应用,提高了缺陷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JJG1078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结合日常检定经验,详细论述了CR、DR系统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的检定,有助于大家正确理解、使用该检定规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X射线毛细管特性研究实验平台,用于研究准直毛细管光学器件加入前后成像系统在射线调制及成像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涉及光强放大比、平行度、空间分辨力、对比度等方面,分析了毛细管在调制X射线及其成像特性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实现对显微CT领域应用可行性的研究.在光强增益方面,准直毛细管可以对入射射线增益至50倍以上;其出射射线发散角在2.2 mrad左右,与理论值相契合;因毛细管结构及原理问题,其空间分辨力相比锥束射线有所降低;图像对比度在加入毛细管之后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JJG 1078-2012《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规程中的计算图像均匀性方法和低对比度分辨力模体及衰减模体的等效材料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两个结论:(1)图像均匀性计算方法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需拟合出灰度-剂量曲线,方能作为判断图像均匀性的结果,(2)低对比度分辨力模体及衰减模体如采用铜等效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厚度值很难确定,低对比度值范围很小),不能作为提供质控或计量检测的标准模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金相分析、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某500kV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间隔棒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隔棒材料ZL102铸造铝合金变质处理不充分、组织状态异常,铸造质量差、存在严重的铸造缺陷,使得间隔棒支架的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在导线运行中的风摆、舞动等载荷作用下于支架严重缺陷处形成极大的应力集中并超过其承载极限,是间隔棒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镶铸工艺成形钛合金铸件镶铸部位冶金缺陷形成原因及无损检测表征,为镶铸工艺铸件的无损检验判定提供依据,并为此类产品冶金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标准。方法 通过对采用镶铸钛管工艺成形铸件的镶铸部位进行X射线检测及微观形貌、成分检测,结合铸造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埋钛管表面在铸造工艺过程中出现表面氧化,浇注过程中,在镶铸部位存在多股金属液充型交汇,镶铸管部位结构融合效果存在差异,存在未融合现象。结论 采用镶铸工艺制备的铸件在无损检测方面存在不同于传统的冶金评判特征,镶铸部位的未融合缺陷可以通过X射线检测发现,在X光底片显示为沿钛管界面的黑线。  相似文献   

11.
铝(镁)合金消失模铸造近净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铝(镁)合金消失模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铝(镁)合金消失模铸造在金属液充型、振动凝固、压力凝固以及消失模壳型铸造等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铝(镁)合金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需重点解决针孔、缩松等缺陷,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和铸件的力学性能;通过采用振动凝固和压力凝固的手段,可以提高金属液充型能力、细化组织、提高组织致密性,明显提高铸件力学性能。真空低压消失模壳型铸造技术,可以解决普通消失模铸造易于出现的孔洞和夹杂等缺陷以及浇不足和浇注温度高等问题,是一种生产复杂薄壁高质量铝、镁合金精密铸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钢丝绳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钢丝绳缺陷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漏检、误检等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检测方法-基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钢丝绳检测系统,并介绍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经初步论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铸造工艺低成本制备具有三维复杂结构的微金属构件是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文章利用超声细化工艺改进了现有的微熔模铸造铸型,获得了具有纳米微结构的低表面粗糙度(Ra-0.22μm)的微熔模型壳,并实际离心浇注成形了直径仅为100μm,长径比达到200的微细圆丝Zn-4Al合金微铸件,微铸件的表面粗糙度仅为Ra-0.51μm,且成形完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某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研究,以得到合格的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精密铸造工艺方案。方法 结合铝合金转向节铸件的结构特征、铸件材料特性和铸造经验,在转向节铸件主体部和鹅颈部各开设一个内浇口,设计了铝合金转向节初始浇注方案;通过在初始工艺方案中铸件缺陷较严重的区域设置补缩冒口、在铸件顶部增设排气道等措施给出了铝合金汽车转向节的优化浇注方案,基于ProCAST软件建立了铝合金转向节精密铸造2种浇注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转向节精密铸造的充型过程、凝固过程及缩孔缩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 铝合金转向节铸件初始浇注方案的充型过程相对稳定流畅,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有孤立液相区的形成,完全凝固后铸件中间部位存在大面积缩松缩孔缺陷;优化浇注方案能够控制金属液的流动、充型顺序及凝固特性,铸件的整个凝固过程基本呈中间对称分布,最后凝固区域位于补缩冒口内部,最大缩孔缩松率控制在2%以下。结论 优化浇注方案的设计合理且有效,能够有效地消除铝合金转向节铸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Space Shuttle orbiter thrusters fabricated from C-103 niobium alloy rely on a fused chromium disilicide coating as protection from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Coating voids caused by high-temperature spalling, micrometeorite damage, or other impact damage must first be detected, and then characterized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coating materials, since service lif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coating thickness. Existing techniques to estimate the thickness of this diffusion layer are labor intensive, prone to error, and require contact with the coating. Alternative non-contact methods are sought that can automate th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ating defects.Micro X-ray fluorescence (MXRF) imaging i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as a potential NDE method to inspect the chromium disilicide coating. MXRF imaging, a relatively new technique to map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a surface, creates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 that can be analyzed to detect coating voids and to quantify the remaining coating materials diffused in the alloy. Analysis of image data collected from sectioned thruster samples confirms that MXRF imaging is a viabl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the thruster coating inspection problem.  相似文献   

16.
李菊芳 《影像技术》2012,24(6):11-12,15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临床运用时的优点,针对实践总结DR影像的特点.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经X射线检查的9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相应标准下,统计三片率.结果:统计三片率为甲级95.45%、乙级3.23%、废片1.31%.结论:DR数字化影像技术操作简便、曝光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银首饰合金中的铅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检测银首饰合金中的铅元素。针对不同纯度银合金的工作标样,分别利用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和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银合金空白工作标样进行实验,从而获得铅元素的检出限。在同等条件下,对各种银合金样品进行铅含量的分析测试以获得检测值。结合仪器检出限,评估检测值的校正系数,给出判定结果,与ICP法验证实验分析判定结果进行比较,证明XRF方法可行。分析讨论可能影响检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石墨铸型材料对钛合金内环铸件冶金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颗粒直径分别2,0.8,0.04 mm的3种典型石墨材料,制备内环石墨铸型,采用离心浇注,然后对3种不同石墨材质研制的ZTC4钛合金铸件进行表面目视检验、荧光和X光检测。结果 2,0.8,0.04 mm这3种颗粒直径的石墨铸型材质研制的铸件表面外观和荧光质量依次提高,其中荧光缺陷平均数量依次为21.4,13.9,2.2个/件;铸件内部缺陷数量均小于1.5个/件,夹杂均小于0.7个/件。结论不同颗粒度直径的石墨铸型对铸件的外观和荧光质量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对铸件内部冶金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