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中间件、框架、组件、工作流、门户等技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适用于水利综合决策服务的平台构建方案。该平台首先通过中间件实现数据集成,然后使用框架实现水利业务组件的重用和快速开发,其后采用工作流技术完成组件的组织装配,最后通过门户技术完成系统服务的个性化展示。就平台的863示范应用来看,该系统已经满足了决策的动态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适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冯刚  陈菊红 《计算机工程》2007,33(17):66-68
软件重用技术是解决当前软件危机的唯一手段,该文采用同态重用技术来实现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用,在代码、组件到体系结构的各阶段实现同态重用,提供了一个基于同态重用的开发系统。该开发平台在保持一般开发过程的同时加入了同态重用的功能,提高了软件开发的重用程度,通过网页设计的同态重用实例说明了同态重用开发系统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J2EE平台和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件是搭建应用软件的可复用组件,它是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当前软件开发技术中的研究热点.J2EE平台是当前流行的基于Java组件的企业级应用软件的开发框架.这两种技术的结合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较深入的探讨,将这两者相结合,提出在J2EE平台下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并着重讨论基于J2EE平台的构件抽取、映射和设计方法,最后结合中国石油管道生产系统中的工作流系统对以上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该文所研究的软件开发自动化平台是一种应用软件开发新工艺,它突破传统组件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局限,以“组装软件”思想为基础,采用自动的组件式、流程驱动的实现方式,减少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节约了软件开发成本,使得软件开发自动化程度和软件开发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利用该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CORBA业务组件的领域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但是,仅仅领先面向对象技术中单个的对象、类还不能保证软件设计与代码的重用。因此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来提高重用率,从而降低软件开发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组件与框架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CORBA业务组件的领域框架结合了组件技术和呆技术的优势,其目的是通过提高软件设计与代码的重用率,为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提供高可靠、易开发、易维护的分布式计算软件。本文以我们开发的基于CORBA业务组件的领域框架为基础。介绍了其理论背景、体系结构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阐述一个能实现大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流系统的设计思想。该系统采用了基于.NET框架的多层体系结构,较好地体现了C#面向对象和面向组件的特性,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介绍了在.NET平台下如何结合K2.NET进行工作流应用的开发,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功能较为完善的加班费用报销审批子系统TEMA(Transport Expense and Meal Allowance)。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件的空战战效评估仿真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基于组件技术构建的空战战效评估仿真平台,论述了该平台的功能和结构,重点讨论了平台中主要组件的设计方法,不同结构组件的接口实现等问题。应用实践证明,采用组件技术缩短了应用仿真软件开发周期,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易于软件的修改与维护。  相似文献   

8.
业务应用软件框架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成熟的、可重用的软件框架和组件,提倡尽量地抽出和组入软件模式.讨论了基于软件模式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在分析业务应用领域需求规格的基础上,给出了软件框架的分析方法和基本角色模型,抽出了框架的体系结构分析模式、基本角色类及其结构并设计了数据存取的"抽象工厂”模式.该方法适用于应用框架和软组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丁建  胡金初 《微机发展》2004,14(12):36-38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软件开发技术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基于组件的开发阶段。文中介绍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组件技术及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然后应用组件技术设计了网上购物系统。实践证明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可以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增强软件的复用能力。基于组件技术设计的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开发分形可视化软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完了分形可视化理论和组件化软件开发原理,设计了基于COM技术的分形可视化组件框架,开发了一个分形可视化组件,并分析了组件客户的类型及其使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组件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但要设计在许多领域都通用的可复用业务组件是很困难的,而面向领域的复用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实现复用;因此,设计大粒度复用的应用框架对于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软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软件复用为出发点,基于构件化软件的开发思路,对软件的构件技术、领域工程、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的面向领域应用框架的开发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项目评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A problem-oriented and rule-based component reposito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组态软件架构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组态软件一些主要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组态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模式。并且对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提出采用基于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来实现组态软件。最后给出了这种组态软件架构的实现模型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构件的地理工作流框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瑜  高勇  王映辉  邬伦  王立福 《软件学报》2005,16(8):1395-1406
软件框架为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带来了便利.众所周知,软件框架开发的难度要大于开发一个普通可复用构件.采用支持黑盒复用的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概念,探讨了地理工作流框架的开发过程.一个地理工作流应用是地理信息领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它可以通过复用地理工作流框架实现.从方法学的角度看,为了开发地理工作流框架,需要进行以下活动:领域分析、领域设计、框架设计和实现.其输出分别是识别了领域变化性的领域模型、领域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软件框架产品.在地理工作流的上下文中,首先对领域变化性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包括空间数据类型、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操作、过程和空间数据表现5个方面的变化性,它们可以组织成树状视图.然后,为了处理上述变化性,设计了DSSA和框架的软件体系结构,其中前者是后者的模板,而框架体系结构采用HMB风格.最后,对地理工作流框架构件的开发以及框架复用进行了简单描述.与其他地理工作流系统相比,其优势在于由于框架扩展能力带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Reuse-based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ftware reuse is viewed as a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eries of technologies related with software reuse and software component technology: component model, which describes componen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component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domai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compon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which component library is the kerne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o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software evolu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software re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JadeBird Software Production Line System,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实施一个面向对象框架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警伟  罗晓沛 《计算机仿真》2002,19(3):《计算机仿真》-2002年19卷3期-107-109.页-《计算机仿真》-2002年19卷3期-107-109.页
软件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重用,可心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通常的一些重用技术如使用类库等仍然不能满足对重用的要求。一个面向对象的框架是针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一些组件的整合,它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来软件重用。它不仅重用了代码,而且重用了分析和设计,以求更好地提高效率和质量。该文主要从方法学的角度讨论如何实施一个面向对象的框架(Object-Oriented Framework,简称为OOF)的方法,同时介绍国内外在面向对象框架领域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活动,并对如何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工作流元模型的扩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工作流类型与结构,并以工作流元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扩展,论述在B/S体系结构下如何将XML与Java相结合构建柔性的、可装配的工作流系统,以期为软件开发与复用提供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8.
软件重用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技术问题研究 九十年代,软件重用的潜力日益为人们所接受。软件重用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不仅研究技术问题,而且开始研究非技术问题,如管理问题,资金问等等。 软件重用的研究状况如图1所示。 技术问题是软件重用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它涉及域分析和领域工程,软部件工程以及软部件可重用性等方面的研究。 1.领域分析和领域工(DA&DE) 领域分析(DA)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应用领域信息进行收集、抽象和组织,识别和造出各种可重  相似文献   

19.
曹瀚  刘大昕 《计算机工程》2004,30(11):52-53,145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具有灵活、能重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然后提出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的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企业级应用的基础架构、开发方式和部署方式的统一,文中研究了O SGi服务组件模型。O SGi提供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组件开发框架,具有高度模块化和动态化特点。根据SOA架构思想和OSGi框架特性,设计一种基于OSGi规范的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开发了统一服务架构平台,并通过组件化、图形化为设计、开发及调试等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实现了企业应用即插即用的模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软件模块复用能力和复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