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双子表面活性剂1,4-正丁烷双(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 通过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直接沉淀法和水热法所得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均为纤锌矿结构,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溶剂组成以及体系碱性变化都会对纳米氧化锌的形貌产生影响. 以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时,直接沉淀法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片状花瓣,而水热合成法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针状花瓣. 在水热合成法中,以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随着体系中乙醇浓度的增加,花状氧化锌变为球状,而随着体系碱性的增强,针状纳米氧化锌被腐蚀,针状花瓣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2.
以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出的梯度聚合物P(MMA)-grad-P(HEMA)为表面活性剂,以硫酸锌作为反应前驱体,采用溶剂热反应得到了锥形棒、短棒状和片状的氧化锌。其中锥形棒和片状的ZnO均为纤锌矿结构,两种不同形貌ZnO均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纯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棒状、片状、球状结构的氧化锌(ZnO)纳米晶粒,评价了不同形貌的纳米ZnO对生物乙醇转化的催化活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XRD)及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CO_2-TPD)等研究手段对ZnO的形貌及表面酸碱性等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纳米ZnO具有不同的表面酸碱性,从而在生物乙醇催化转化的反应路径及产物选择性调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形貌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二水合醋酸锌(Zn(AcO)2·2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加热,以离子液体作为微波吸附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花状纳米氧化锌。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仪(PL)对产物的晶相,微观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纤锌矿结构ZnO,呈花状,分散性好,光致发光光谱显示样品在421nm处显示出紫色发光峰,在542nm处显示出绿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5.
在表面活性剂PVP的辅助下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出了单质铜的纳米晶.同时,通过XRD、SEM手段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表面活性剂(PVP)的浓度对样品的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我们推导出了它可能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乳胶粒为模板,分别制备了结构新颖的α-Ni(OH)2和Ni O的空心球壳。在适宜的条件下,首先在PSA乳胶粒表面生长一层Ni(OH)2,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用有机溶剂溶去模板得到Ni(OH)2空心球壳;在空气中焙烧除去模板,得到的是Ni O空心球壳。经物相分析表明壳层是α-Ni(OH)2。用TEM、SEM对核壳结构微球和空心微球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层是由片状的Ni(OH)2纳米晶构筑而成,焙烧后得到的Ni O空心球壳是由片状的Ni O纳米晶构筑而成。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钴为钴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下,溶剂热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二维、三维钴微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的2-十一烷基-1-二硫脲乙基咪唑啉季铵盐(SUDEI)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出直径400~600nm,厚度约100nm的六角盘状二维产物,采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只能制备出三维的花状钴。初步探讨了溶剂热条件下钴微纳米颗粒的构筑习性。  相似文献   

8.
以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1/2H2O)和硒粉作为锑源和硒源,自制的2-十一烷基-1-二硫脲乙基咪唑啉季铵盐(SUDEI)为表面活性剂,150℃水热反应24 h,得到不同形貌的Sb2Se3纳米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Sb2Se3纳米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条件对Sb2Se3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以V2O5溶胶为钒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两种VO2(B)纳米晶,即纳米粉和纳米针;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纳米晶的晶体结构是VO2(B)相.单斜结构,纳米粉的粒径d=50-100nm:纳米针直径d=50—100nm,l=1—2μm.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和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可以将产物粒径有效地控制在纳米尺寸内,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晶体化程度越完全;伴随颗粒大小的增加,产物的形貌从纳米球、纳米棒逐渐过渡到纳米针;并对不同形貌的VO2纳米晶形成机制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溶液法在沉积了ZnO种子层的SnO2:F导电玻璃衬底上,生长了ZnO纳米棒阵列。研究了1,3-丙二胺浓度对纳米棒阵列的形貌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ZnO纳米棒的表面形貌和晶格结构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纳米棒阵列垂直衬底表面生长,XRD结果表明纳米棒生长方向沿着[002]晶向,具有单晶结构。1,3-丙二胺浓度对制备得到的纳米棒形貌、长度等有明显调控作用。在优化条件下生长的ZnO纳米棒的长度大约7m,根部直径150nm,尖端直径大约10nm。研究了ZnO纳米棒阵列的光致发光(PL)特性。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一种不需要晶种层直接在导电玻璃表面生长氧化钨薄膜的简易方法,这比需要晶种层生长薄膜的方法所用时间少、成本低、操作简便。研究了不同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钨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备的氧化钨纳米片和纳米块的晶相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由酒石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制得的纳米片尺寸较小。对组装成的器件进行了透过率和响应时间等电致变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比表面积大和结构稳定的纳米薄膜组成的电致变色器件表现出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表面活性剂和超声波辅助的沉淀法合成了类球状和棒状多晶Eu2O3和Sm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技术表征了其物理性质.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为类球状体心立方晶相Eu2O3和单斜晶相Sm2O3纳米粒子,比表面积为44~49 m2/g;而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则是棒状正交晶相Eu2O3和体心立方晶相Sm2O3纳米粒子,比表面积为34~37 m2/g.除了在紫外光区(λ390 nm)有较强的吸收外,类球状和棒状Eu2O3和Sm2O3纳米粒子在可见光区(390 nmλ535 nm)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该吸光性能差异与所得稀土氧化物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Span80-Tween60/正己醇/120^#汽油体系,通过微乳液法制备了CoAl2O4天蓝纳米陶瓷颜料,通过XRD、TEM和颜色测定等对制备的纳米颜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对CoAl1O4纳米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减少,纳米晶尺寸减小,颜料颗粒的均匀性降低,团聚现象有所减小;表面活性剂含量对颜料的色饱和度与主波长影响不大,随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颜料的明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PbSe纳米晶的溶剂热法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Ac)2、Na2SeSO3分别作为铅源和硒源,自制的月桂酸硫脲咪唑啉季铵盐(SUDEI)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在醇水混合溶剂中得到不同形貌的PbSe纳米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PbSe纳米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PbSe纳米晶的最佳条件,当月桂酸硫脲咪唑啉季铵盐浓度0.05 mol.L-1,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2h,可制得分散较好的粒径约50~100 nm的四方形硒化铅纳米晶。  相似文献   

15.
以Tween-8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Ce(NO3)3溶液或氨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液工艺在温度为800℃左右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CeO2纳米晶.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CeO2纳米晶属立方晶系,无杂相.TEM结果表明:粉末颗粒细小,颗粒尺寸在20~70 nm之间,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廉价的无机盐为前驱体,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PEG-20000存在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纳米结构的ZnWO4:利用XRD和SEM对其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影响形貌的因素(比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反应体系的pH值):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产物的形貌从棒状逐渐转变成胎状;随着pH值的增加,产物的组成从ZnWO4转变成ZnO。也就是说,pH值对ZnWO4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纳米ZnWO4结构的形成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引起的PEO和Zn^2+配位状态的改变。同时研究了ZnWO4和ZnO的光致发光性能:不同形貌的ZnWO4都在激发波长为253nm时,在506nm处仅出现一个绿色峰;当激发波长为262nm时,ZnO的峰出现在396nm和510nm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利用拟三元相图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比、水相变化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并得到了稳定的油包水型微乳液.对含硅酸钠的微乳液酸化后可制备得到二氧化硅颗粒,其粒径约为30nm,晶型为β-石英.  相似文献   

18.
锌粉水热反应合成ZnO纳米棒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锌粉为原料,用偶联表面活性剂(C16H25(CH3)2N-(CH2)4-N(CH3)2C16H25·2Br)作为定向生长控制剂,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氧化锌纳米棒,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选区衍射(SAE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棒为六方相的单晶,具有高的结晶度和纯度.纳米棒的形貌为以六棱锥为末端的六方柱状体.氧化锌纳米棒主要以花瓣状放射排列和墙状平行排列.平行排列的氧化锌纳米棒比放射状排列的纳米棒具有更均匀的直径,前者直径在80~150 nm,后者直径在60~200 nm.  相似文献   

19.
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的铈锆固溶体和硫酸钡在催化中有重要用途.采用以三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P12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Ce0.6Zr0.4O2固溶体纳米粒子和BaSO4微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选区电子衍射等技术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以P123、CTAB或PEG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Ce0.6Zr0.4O2粒子呈不规则类球状表面形貌,兼有单晶与多晶(混晶)的面心立方结构,粒径为15~30 nm,比表面积为45~64 m2/g;以PEG或P123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BaSO4微纳米粒子呈多面体状表面形貌,具有单晶正交结构,晶粒边长为80~200 nm,比表面积为6~11 m2.g-1.  相似文献   

20.
用水热法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添加剂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TEM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六角纤锌矿型氧化锌,直径约40~60nm,分散性良好.PL光谱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锌样品在405nm处有一紫光发射峰,在约604nm处有一红光发射峰.我们认为405nm紫光发射是由锌空位引起的,红光的发射则是由氧填隙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