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欣 《贵州电力技术》2009,12(11):65-66
1.PKI/CA技术概论 PKI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缩写,即“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基础技术包括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机制、数字信封、双重数字签名等。PKI是一种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数据通信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中,仅依靠现有的传输层安全机制(如SSL)不能满足不可否认性和端到端的安全性要求,而使用SSL和XML数字签名以及XML加密的方法可以保证被传输SOAP消息的安全。文章分析了电力市场数据通信对安全的需求,从保证SOAP消息安全性和传输层安全性这2个方面入手,通过WS-Security规范对SOAP消息进行扩展来构建可信的SOAP,使其达到消息级别的安全性,并结合SSL为SOAP提供传输级别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电力市场运营系统数据通信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DRM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AM广播的实现方案,给出了一种在信号带宽只有DRM标准一半的情况下,保证数字AM广播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的方法。文章重点讨论了用128-QAM和256-QAM来代替64-QAM,并对系统MSC的星座映射在64-QAM、128-QAM和256-QAM情况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还指出了用Turbo信道编码的方法可以提高较好的纠错性能。本方案采用128-QAM星座映射并结合Turbo码,来实现较好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载自组网传输车辆碰撞警告信息所产生的网络洪泛和盲目传输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相邻车辆间距的车载自组网分簇算法,利用该算法对车辆分簇,确定了安全相关车辆和碰撞警告信息的传输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构造骨干网络以避免网络洪泛.此外,设计了相关MAC层协议来保证该类信息优先访问无线信道.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的20 s传输时延,方法在0.1s内就将碰撞警告信息传递到所有车辆,显著降低了该类信息的时延,减少了车辆碰撞次数.  相似文献   

5.
无名 《家用电器》1999,(10):26-27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全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信息革命—即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一场综合性技术革命。 数字技术是项十分复杂的技术。现代信息都是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媒体信息,且运动图像比例高达60%以上。如此庞大繁杂的信息都用简单的0和1来表达,无疑会形成极其巨大的0和1的数量群,并形成传输中速度极快的数据流。数字技术涉及到数字的转换、存取、处理、传输、控制等一系列技术,信息革命实际上是一场高新技术结合发展所引  相似文献   

6.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通常采用光纤通信通道传输,保证通道可靠传输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集控站综合自动化信息传输系统,就配置光通信设备综合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的具体方法进行了重点论述。这些方法和经验,可作为建设和维护集控站综合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中信息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能力描述(ICD)模型保护的数字签名方案。首先,研究了基于CRC32校验码的模型文件文本保护方法;其次,研究了模型特征信息数字签名的保护方法,重点阐述了ICD模型特征信息定义、特征信息抽取及文本化处理、数字签名信息设计等内容;最后,研究了数字签名验证功能。开发了对应的系统功能软件,部署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Sqlite占用资源少、处理速度快,大量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但Sqlite数据库不支持网络操作,无法通过网络远程维护数据库,而对于很多嵌入式设备而言远程维护又是实际需要的。研究通过网络操作Sqlite数据库且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性。针对Sqlite数据库的特性,通过开发基于C/S架构的数据引擎,采用NLV方法编解码数据库数据,兼顾数据传输的健壮性、准确性、完整性;采用用户角色四权机制;网络传输采用基于国密算法的安全机制,增加CA证书、数字签名、数字验证、散列加密等,即通过CA证书颁发私钥证书于数据库服务端,颁发公钥证书于数据库客户端,通过对客户端数字摘要的认证机制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流控传输协议(SCTP)的通信方式,以解决在电力通信网络与输电线路同时故障时,通过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来实现广域后备保护迅速可靠动作的问题。提出提高SCTP通信实时性的措施和改进的SCTP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并应用于一种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的信息传输中。在电力和通信系统同步仿真平台上实现通信网络及SCTP、广域后备保护代理和电网建模。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通信方式在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传输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能传输WP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的控制、监测等操作需要在能量发送侧和能量接收侧之间建立通信链路实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WPT系统的全双工调频相移键控FMPSK (frequency-modulated phase-shift keying)近场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较小的相位调制深度来减少对能量传输的干扰,并使用频率调制器和频率解调器来保证信号传递的准确性。首先介绍了FMPSK全双工通信的总体方案设计,其次通过推导出WPT系统输出功率和效率的相应数学表达式来探究FMPSK通信方法对能量传输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证实了能量传输受到信号通道的影响很小,同时实现了可靠稳定的全双工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11.
针对 GOOSE报文帧结构信息进行分组,结合心跳报文传输机制进行安全加固方案的优化,采用选择性加固的模式,优化后的数字签名安全认证方式既能保障重要电力信息的安全,又能显著改善安全加固过程的实时性.对具体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设计,并运用 OPNET软件进行优化方案的性能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的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力系统各类信息模型及其服务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的信息综合传输方案。对某电力公司信息综合传输网络进行了数字仿真,比较了无服务质量配置、单纯差分服务配置和MPLS网络配置3种方案下的服务质量,结果表明:MPLS网络配置方案能够实现链路间的负载均衡,具有自愈性故障恢复机制,可以快速检测到失效元件并在多条标签交换路径之间实现数据流量的切换,故障恢复时间在毫秒级,可以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实时信息的服务质量,并可同时兼顾各种非实时信息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概 述 卫星广播是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覆盖面广、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由于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使电视图像、声音及各种多媒体信息都能采用数字方式来处理,因为数字信号易于处理和存贮,具有信号质量好,经多代录放和多环节传输之后,仍能良好复原,从而保证了图像、声音和各种信息的高质量。随着卫星技术和功率器件的发展,卫星发射功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Ku波段频率的使用,使得卫星地面接收的天线半径大大减少,为卫星广播的普及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卫星上转发器数目有限,对发射功率限制严,要求进一步压缩电视节目的频带  相似文献   

14.
针对GOOSE报文帧结构信息进行分组,结合心跳报文传输机制进行安全加固方案的优化,采用选择性加固的模式,优化后的数字签名安全认证方式既能保障重要电力信息的安全,又能显著改善安全加固过程的实时性。对具体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设计,并运用OPNET软件进行优化方案的性能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近年来,电力系统的数字通信发展很快,数字微波、数字光纤等设备普遍投入使用。由于数字通道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和较高的传输速率,这就为对抗干扰性能要求很高的电力系统高频保护信息提供了有利的传输通道,继电保护设备利用数字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逐渐增多。因此,数字传输通道与继电保护设备的接口技术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许继昌南通信设备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开发研制出了ZSJ900继电保护数字接口。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为电力系统高频保护设备与数字通道传输技术的有效接轨提供了有利条件。2 工作原理发送端:从继电保护装置来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具有良好的数字视频信息处理功能的多媒体电脑的普及。数字摄像机正迅速成为主流产品。因为它们都在讲“数字语言”,相互传输信息时可以直接进行,不必转换,保证了音像质量毫无损失。  相似文献   

17.
李明 《电力信息化》2014,(10):50-54
远动信息的高效传输是调度自动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目前调度中心普遍采用的远动信息传输方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规约的扩展实现远动信息表自动传送的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对远动信息传输协议进行扩展,将其中的UCS-2汉字编码转化为数字量进行传送。信息接收并还原后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从而节省信息处理时间及工作量,并提高远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文章以DL451—91(CDT)规约为例,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与监控,设计了一个面向智能电网的低压端数字电能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低压端数字电能表和电力服务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低压端数字电能表内设计置有射频识别(RFID)芯片,使得监测系统能够将RFID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利用其传输速度快、远距离识别目标、可对目标进行定位等优势,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冲突安全性差及识别速度慢等问题,提高了电网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国民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电流差动保护的使用日益普及。为了解决电流差动保护在64 kbit/s传输速率时的带宽瓶颈问题,以及在复用脉冲编码调制(PCM)信道时用户必须在两侧配置交换机设备的问题,研制出基于E1速率的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能使用户省去两侧PCM交换机设备,而且也使得信息传输的中间环节减少,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目前大量的通道联调问题存在于此)。同时,使用E1速率来传输电流差动信息后,也使得保护信息传输带宽大大加宽,有利于保护功能的增强与完善。文中介绍了用于该保护装置的E1速率通信接口和实现方法,并对E1速率和64 kbit/s的接口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信息数字化综合传输方案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阐述了采用IP技术实现变电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远程诊断维护、故障录波等信息综合数字化传输的原则、技术条件和实现方法。指出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分配各类信息的传输带宽和如何控制信息的传输流量,给出了一种优先保证实时性强的信息传输的带宽分配方法和一种通过控制发送方各类信息的传输速率来控制传输流量的方法。在通信软件的编制方法上,提出了通信软接口的概念。将通信软件分为2个层次:IP传送层和协议编解码层,有利于传输协议的标准化。所提出的方法经E1通信测试可以满足各类数据实时性的要求,其结论同样适合于基于IP技术的宽带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