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民热点。本文着眼于上海的食品环境和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阐述我国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现状。立足于法律体系设计,提出完善举报渠道、加强举报者信息保护的创新建议。希望能鼓励政府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举报途径,激励广大民众参与到政府监管之中,彻底改善食品安全环境,净化食品市场。相关立法以及研究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立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卖食品消费者举报行为对于构建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例,基于1018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网络外卖食品消费者举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54.42%消费者在遇到网络食品店和餐饮店质量安全问题时会举报,45.58%消费者在遇到网络食品店和餐饮店质量安全问题时不会举报;信用评价制度必要性、平台信用关注程度、渠道便捷程度、信用评价体系保障信任、质量安全信息关注程度、性别6个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举报行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是保证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平遥县食品市场监管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平遥县食品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永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省中牟县工商局在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工作中,通过上级指导、吸取经验以及与商户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广大消费者创造安全施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外卖餐饮平台的快速扩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外卖餐饮服务平台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难题。本文从监管力度、监管队伍、监管主体等角度分析了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外卖餐饮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消费者人身健康以及社会良性发展情况的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基于此,本文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实际作用,并提出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有效实施策略,意在我国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发展。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行业监管方法,通过一定的奖励,巧妙地将人民群众的力量与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基于经济学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实质上还是在于"利益"二字,属于一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违法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追逐经济利益,而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质在于让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的违法成本大幅度增加。本文分别从消费者、厂商、政府三个角度来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性,并且深入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对策,为更好地落实监管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八大举措:1.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工作目标2.坚定不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3.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态4.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5.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6.落实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7.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8.大力推行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南昌市近期出台《南昌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举报人保护制度》,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的员工和供应商依法举报,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度》明确,举报人可以通过上门走访、信函、电话、网络或其他形式举报,也可以委托  相似文献   

10.
推行“有奖举报”,善用公众能量,才能让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有效,让中国市场的品牌食品散发出幸福滋味。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摧毁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而要想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必须要依靠相关政府部门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基于此,文章重点针对信息化时代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通过政府部门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媒体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影响和作用凸显。文章阐明媒体参与监管对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和效能:于消费者而言,媒体能给消费者传递食品安全知识,改变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于政府而言,媒体参与监管能弥补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能促进政府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于企业而言,媒体参与监管能改善企业生产行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但是,媒体参与监管也会对三者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明确了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改善媒体监管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秦保群 《食品与机械》2020,(8):88-92,140
"疯牛病"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推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向以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中心转型,并建立了严密的食品安全立法和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以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来观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可以发现仍旧存在"地方主义"干扰、多头治理弊病、"谁主张谁举证"为主的证明规则对消费者明显不公平和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全面教育体系等问题,可以借鉴英国食品加工业以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中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制度机制,从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垂直领导体制、确立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本级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负责的独立地位、构建食品安全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据规则和建立覆盖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等层面,完善中国食品加工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和对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信任危机。本文综述食品安全的内涵及属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威胁因素、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建议,以及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评价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健康,社会的整体稳定,同时农村地区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以榆阳区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问卷的调研方式,针对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产品质量安全、购买食品习惯及对日常市场监管服务质量等认知和居民消费关注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在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关乎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我国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推动我国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目前全国各地的食品安全监管现况进行整体性分析,指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然后融入近年来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与专业经验,提出一些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对危害食品安全的多项罪名进行定罪量刑标准界定,增强食品安全执法可操作性。此外,《解释》还针对食品安全渎职罪规定从重处罚。有专家建议,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除法律外,还应设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裴显鼎表示,要真正达到严惩并有效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目的,既需要司法机关加大惩处力度,更需要行政执法机关加大监管力度,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到这个行列中,能够让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消费者同仇敌忾,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所有的民众都能及时地举报、执法机关能及时地查扣、司法机关能及时地判处,力争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食品工业》2011,(12):30-31
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召开李克强回良玉做重要批示 从近日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上获悉,2012年我同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消除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9.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广大消费者的迫切愿望。本文通过分析不良卫生素质的表现、工农业带来的污染、少数生产经营者的不轨做法、部分人群饮食常识的缺乏,以及极个别人的不理智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危害,论证归纳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并在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质、抓好食品源头治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等几个侧面提出建议。以此对促进食品安全进行浅易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频频见诸报端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令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甚至餐饮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两年,但由于我国对食品的监管模式仍为“分段监管”,《食品安全法》在监管上仍有盲点。不过,随着《食品安全法》地方立法条例的出台,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