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等直径双圆筒透镜倾斜对图象质量的影响,并与电子透镜中心偏的结果作了比较,提出了估算透镜偏心和倾斜对图象质量影响的方法。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三维场来分析电子透镜的中心偏问题。给出了等直径双圆筒透镜的中心偏对图象质量的影响。最后还做了实验。所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3.
透镜定心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航天、航空的高精度光学产品中,常常由于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透镜的炸裂.为达到既要保证成像质量又要防止透镜的炸裂的目的,在光学装配中应用了车削定心技术.介绍了中心偏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及中心偏的计算方法,详叙了车削定心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误差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处理激光二极管经透镜与单模保偏光纤耦合的精确方法,测量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对其光束的收集、准直、整形、聚焦和耦合进入光纤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测量了整形系统和光纤的定位灵敏度.对球面微透镜光纤与激光二极管耦合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透镜参数、耦合形式、激光二极管波像散对耦合效率和特性的影响,给出了2种实际耦合系统的实验计算结果,并与理论计算作了比较,结合实验得到了微透镜的优化参数,且将结果应用到了激光二极管与单模保偏光纤耦合实验中,得到了总的耦合效率为36%.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透射式空间光学系统装调误差分析与动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对航天遥感器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装框应力和偏心误差是影响大口径高精度透射式光学系统装调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透镜装框应力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不同装调应力下的透镜面形,分析了装框应力对系统光学传递函数(MTF)的影响。然后,对光学元件的装调偏心误差进行了研究,测量了一个偏心系统的波前干涉图,分析了偏心导致的光学系统像差,仿真计算了不同透镜偏心误差对像差和MTF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在偏心误差小量超差的情况下,利用中心偏测量仪、干涉仪的测量数据对光学系统进行实时仿真,动态控制装调质量的方法,并在实验上对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精度透射式光学系统装调过程中光学偏心和应力导致的面形变化是影响光学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偏心误差的影响大于应力的影响,不同透镜偏心误差对系统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且相互补偿。仿真预估方法能够在装调公差日益苛刻的情况下动态评定各误差间的相互影响与补偿,实时评价光学系统的质量,提高装调效率。  相似文献   

6.
激光二极管与单模保偏光纤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一种处理激光二极管经透镜与单模保偏光纤耦合的精确方法,讨论了透镜参数、耦合形式、激光二极管像散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给出两种实际耦合系统的计算结果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Nd∶YAG激光器热效应的计算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Nd :YAG激光棒的热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退偏效应采用自编软件进行计算模拟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Nd:YAG激光器热效应的计算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欧群飞  冯国英等 《激光技术》2002,26(1):15-16,25
对Nd:YAG激光棒的热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退偏效应采用自编软件进行计算模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有限元程序设计了1MV高压压电子显微镜图象增强系统中的微型投影镜。设计中采用了Mulvey的单极靴投影镜。利用水冷时,透镜激励线圈绕组中的电流密度可达到3000安匝/厘米~2,透镜磁铁的直径可缩小到130毫米。透镜半投射角为12°时,图象边缘相对螺旋畸变小于3%。对实际加工出来的透镜进行了磁场测量,测得的轴上磁感应强度分布和计算值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非理想透镜组偏振效应和偏振片的透过轴角度误差对气溶胶偏振探测仪偏振测量精度的影响,首先,利用Jones矩阵描述透镜组的偏振效应,结合入射光相干矩阵推导了气溶胶偏振探测仪前置光学透镜组的起偏度;其次,利用Mueller矩阵方法推导了综合考虑入射光偏振态、透镜组起偏效应和偏振片透过轴方位角误差影响下的气溶胶偏振探测仪的偏振测量误差;最后,通过计算得到透镜组的起偏度和仪器的绝对偏振度测量误差。根据计算,0.67 μm通道透镜组最大起偏度和仪器最大绝对偏振测量误差分别是0.3143和0.2838;1.64 μm通道透镜组最大起偏度和仪器最大绝对偏振测量误差分别是0.3249和0.2937。结果显示,仪器的主要误差源是非理想透镜组的偏振效应,未经标定的气溶胶偏振测量仪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1.
胡淼 《光电子.激光》2010,(9):1417-1420
研究了激光晶体热透镜的球差效应对谐振腔的输出光束质量、腔内损耗和输出功率等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二极管端面抽运条件下激光晶体的热效应进行分析,计算了热透镜球差系数的大小,得到了激光晶体热透镜球差系数与抽运光功率和振荡激光半径间的函数关系。实验验证了球差效应对激光谐振腔中基模光束质量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胡席远  胡伦骥 《激光技术》1998,22(3):188-190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了激光焊接中聚焦透镜的热效应,以及聚焦透镜的热效应对激光焊接工艺的影响,找出了其中一些规律,对激光焊接工艺和提高焊接质量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透镜前后表面对入射光反射产生同心环干涉图,同心环的中心位置反映出透镜的中心偏差,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试验装置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刘骁  陈于武  杨璠 《半导体光电》2006,27(3):294-296
对采用锥形光纤微透镜的保偏光纤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耦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制作出几种不同的微透镜保偏光纤,并对它们进行了耦合试验,找到了制作具有高耦合效率的微透镜保偏光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LED一次透镜曲面的分析,建立了透镜表面的数学模型,经过计算得到相应的微分方程,运用龙格-库塔法计算得到透镜中心截面曲线的数据,再将此数据导入Soliworks当中得到中心曲线,之后,通过软件进行曲面扫描、镜像和缝合处理,得到相应透镜的三维模型,接着将该三维模型导入Tracepro中,并作相应的设置进行光学仿真得到所需正方形光场的图像和数据。最后,将设计好的透镜模型进行3×3的阵列设计得到最终的加强正方形均匀光场。  相似文献   

16.
提出利用对数型锥透镜的焦线特性解决球面复眼系统成像过程中球透镜离焦问题.设计锥透镜焦深范围满足复眼系统各个子眼通道成像.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对数型锥透镜的轴上与离轴成像特性;利用金刚石切削技术和翻模技术实现该锥透镜的批量制造.实验检测结果表明,锥透镜焦线范围内轴上成像光斑直径保持一致;离轴成像时产生的十字光斑,可以通过提取交叉点,确定复眼系统子眼通道离轴成像光斑中心位置.该设计方案可用于消除球透镜固有离焦发散现象,提高复眼中各子眼对其视场内各方向光线成像光斑中心的定位精度,有效改善复眼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述及光学显示装置,更主要地是涉及为提供两种组合显示图象的平视显示装置,例如,在飞机上用来把阴极射线管产生的图象叠加到地图影屏图象上.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用于这样一种平视显示器中的传递透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传递透镜,它包括一个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组,一个正光焦度的中间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中间透镜组包括一个双胶合透镜.中间透镜组与前透镜组之间留有较大的空气间隔.可以安置一个半透半反的反射镜或其他图象组合器.后透镜组至少包括一个前凸的弯月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气象卫星图象瞬时频谱作了实验分析,并以不同带宽的滤波器对图象的影响进行了验证,说明气象卫星图象的带宽可以压缩一半左右不会对图象的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改良的非稳腔热透镜测量方法,采用此方法对Nd:YAG连续激光器临界稳定点的输出功率进行测量,计算得到Nd:YAG晶体连续工作模式下的有效热透镜焦距,同时对主动调Q Nd:YAG激光器进行实验,采用改良非稳腔方法测量了主动调Q Nd:YAG激光器的热透镜的焦距。连续和调Q工作模式下的热透镜焦距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文中对固体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进行了理论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文中提出的热透镜改良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汪莎  刘崇  陈军  胡淼  陈哲敏  葛剑虹 《中国激光》2007,34(10):1431-1435
热透镜效应对固体激光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准确测量热透镜焦距对固体激光系统的设计有重要意义。考虑热致双折射效应,利用等效谐振腔的g参数坐标图进行分析,推导了三种不同腔型结构下径向热透镜焦距和切向热透镜焦距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并得出了测量热透镜焦距系数所需的腔型结构。实验采用Nd∶YAG作为激光晶体,三组激光二极管互呈120°侧向抽运。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对称平-平腔中,当激光晶体相对于两面腔镜位置不同时,谐振腔输出功率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测量出径向热透镜系数为31.76 m.W和切向热透镜系数为42.26 m.W。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