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为研究桩基承台相对刚度的变化对于桩基的受力影响,本文基于一个桩基承台的地震反应谱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分别改变承台自身的弹性模量以及桩基倾斜的角度,进而改变承台与桩基之间的相对刚度,研究桩基与承台之间的相对刚度变化对于桩基受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桩基与承台之间相对刚度的变化,对于桩基的受力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桩基的受力情况进行承台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桩基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说明了桩基检测技术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在桩基成孔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桩基完整性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桩基承载力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了桩基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要点,以期为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打入桩基与钻孔桩基沉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上海地区大量高层建筑打入桩基和钻孔桩基的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软土地区打入桩基和钻孔桩基竣工沉降、最终沉降的大小,结果表明钻孔桩基的长期沉降特性明显优于打入桩基,并探讨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阐述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桩基工程施工特点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措施 ,施工准备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全面质量管理及桩基工程验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新规范提出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其中桩基沉降计算是确保桩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文章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就桩基沉降计算若干关注的设计技术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博 《中国市政工程》2020,(2):121-123,138
结合桩基工程实例,针对桩基变截面和浅层缺陷,分析桩基低应变反射检测过程中缺陷信号干扰以及局限性问题。从工程力学、振动学、桩基施工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建筑工程整体角度,探讨建筑桩基检测组成,提出桩基检测工作改善措施,可为桩基检测提供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桩基质量检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平 《山西建筑》2010,36(19):107-108
针对如何防止桩基质量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处理桩基质量事故的问题,分析了桩基承载力与桩基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探讨了桩基质量检测技术及其内容,并总结了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8.
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单回顾上海桩基设计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论证桩基减少桩数与沉降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桩基沉降的合理计算,从而提出系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以综合确定合理的桩基沉降值.最后,对上海桩基沉降容许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明星 《江西建材》2014,(21):271-271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检测通常都是指对桩基桩身的完整性与承载水平的检测,以此最终起到对该桩基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判定。桩基的基础质量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可靠性,而利用桩基质量检测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早地得知与解除桩基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控制桩基质量十分关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中州建设》2009,(21):79-79
本文所述复合桩基基础设计包括有复合桩基与地基的设计、复合桩基下的基础设计。因为在一些涉及复合桩基的文献中多是将两者分开的,并仅以复合桩基论述的居多:本文即试图探讨包括复合桩基在内的基础部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锡康  张新山 《工业建筑》2002,32(11):30-32,10
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 0 4 0 96 )确定桩的竖向刚度时采用刚性桩的设计理论。对桩土体系采用多质点离散化模型对桩的刚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 ,按刚性桩的计算结果过于偏大 ,并指出桩侧刚度的不均匀分布对桩的竖向刚度亦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贝叶斯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洪兴 《工业建筑》1997,27(2):33-36,62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通常采用经验法或试桩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当试桩数量过少时,度桩法并不十分可告。贝叶斯方法可以将有限的试桩数据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并以预制桩为例,讨论了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贝叶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段联解法计算桩的抗压静刚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禄荣 《工业建筑》2002,32(1):27-28,54
桩的刚度是桩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分段联解法求解层状地基中单桩的抗压静刚度 ,获得刚度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刚度与若干桩基设计参数的关系 ,其中包括桩径、桩长、桩的弹性模量以及桩周土与桩端土的弹簧刚度等。  相似文献   

14.
打桩振动环境效应的现场监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某高层办公楼裙房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地基表面和周围建(构)筑物的质点振动速度的现场监测数据,得出了打桩引起地表振动的衰减规律,分析了打桩振动对周围建(构)筑物正常使用及安全的影响,为打桩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DX挤扩装置及DX多节挤扩桩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介绍了一种变截面桩———DX多节挤扩桩 (简称DX桩 )的挤扩装置构造与原理 ,及其施工程序与施工特点 ,并分析一个施工现场的DX桩的受力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张可能 《工业建筑》2003,33(5):43-45,42
以剪切鼓胀破坏理论为基础 ,同时考虑桩土接触面上的摩擦 ,利用土压力理论探讨了散体材料变截面桩及其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讨论了桩型及桩土接触面上的摩擦角对散体材料桩及其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 :改变桩型能提高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并能有效地降低桩土应力比  相似文献   

17.
孔壁形状对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几根试桩的孔径曲线和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孔壁形状凹凸不平的桩比孔壁形状平直、光滑的桩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孔壁形状因施工工艺不同而不同,通过孔径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工艺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后注浆桩技术(5)——后注浆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保汉 《工业建筑》2001,31(9):72-75
提出确定后注浆桩极限承载力的两种方法 :对试验完整的桩采用s lgP法 ;对试验不够完整的桩先用逆斜率法拟合外推 ,而后采用s lgP法。此外还提出按桩顶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最后提出用Q Qu-s su法定量地确定后注浆桩的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阻力。  相似文献   

19.
残余应力及其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残余应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指出了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可以深化对桩基承载性状的认识、进一步优化桩基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关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体上浮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时冬 《工业建筑》2003,33(3):78-80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PHC)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 ,近年来在沿海软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期用于多层建筑 ,逐渐发展到小高层乃至高层建筑。在快速推广的过程中 ,发现了PHC管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桩体上浮问题。通过对几个工程实例的分析 ,对桩体上浮原因进行了讨论 ,希望减少管桩推广应用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