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继计算机、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因其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物联网的架构体系、关键技术对物联网的应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行业的管理模式,让管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2.
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为其具备可移动性终端的特点,所以其使医疗行业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革新,并且帮助医疗行业解决了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相关医院及工作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基于此,为以后的技术革新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的召开,再次引发了对物联网"热潮"的"冷"思考.在聚焦物联网前沿技术、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商业模式等热点话题的同时,专业人士开始更多地进行深入冷静的物联网思考.其中,编码标识在物联网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得到更加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数字粮库监管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式,有效解决了粮库中各类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展现以及基于已有数据结果对各类粮库设备实施控制等全流程问题。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广泛集成已有粮食仓储物联网传感器,使粮食仓储物联网应用系统部署复杂度和建设成本降低,并使展现效果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粮食仓储物联网的规模应用水平,同时为相关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研华(中国)公司(以下简称研华)对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研华(中国)公司工业自动化事业群资深客户经理朱亚光认为,物联网的意义在于通过全面感知现场的有效数据并传输到云端,利用云端软件将数据进行整合、运算,分析来为决策人员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研华以物联网为核心的行业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在智能制造、石油与天然气、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新能源、智慧农业、  相似文献   

6.
倪迎花 《福建电脑》2011,27(10):68-69
移动网通信不仅是实现社会普遍服务的有效手段,而且将成为推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途径。移动网络带宽的扩展为物联网信息化行业应用提供更加强大的网络支撑,物联网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得到拓展。移动网将成为与物联网融合的最合适的网络。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需求。由于物联网技术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物联网应用人才培养带来了方向选择、知识搭配等多方面的困难,物联网应用人才的匮乏给依靠物联网技术提高工作、生产效率的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基于此该文结合物联网应用人才的行业需求特点及技能要求,对高职物联网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规划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院的管理者理清智慧医疗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对传统医疗行业进行革新。文中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重点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院前和院内医疗系统中的应用方向及现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了医疗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行业缺乏通用标准、数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石油行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中初步应用了物联网,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来源,从而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优化、控制和决策。文章在介绍了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其在石油行业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海油集团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对中海油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VCOM物联网数字智能化实训室建设方案由智能家居、公共安全、智能建筑这三方面构成,以“智慧中国”的概念为主导。VCOM物联网数字智能化实训室建设方案中,物联网技术贯穿行业应用的多个层次,充分体现了物联网的整个应用过程。通过观察、感受物联网的典型行业应用和物联网感知、处理、通讯、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是将信息化技术的应 用更加全面地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信息化大升级,其开发应用前景巨大.目前世界各国已将发展物联网提升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国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下一个战略高点.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为物联网更加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激增和中心化的管理架构给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用来解决物联网的上述难题,故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物链网"。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行业痛点和区块链相关技术,然后分析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的论文和白皮书,把融合文献分为平台架构和应用场景两类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调研了应用领域的典型公链和商业项目,指出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物链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侧重于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产业需要大批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探讨了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协同建设方案,以物联网产业链整合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等专业,群内专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打造物联网产业链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社交物联网是社交网络与物联网有机融合的新型网络,相应的社交物联网应用系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社交物联网应用系统主流的架构是基于代理的模式连接物联网与社交网络,而有关社交网络直接应用物联网设备资源及其服务的模式仍有欠缺。物联网设备和服务资源如何作为社交网络的重要属性被社交网络发现、搜索和应用;用户、设备和服务资源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共享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该研究面向社交物联网的基本应用,设计了一种将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统一起来的应用系统。该系统以移动端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工具,在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内进行相关设计和开发,以社交网络应用、物联网设备管理、物联网设备的服务搜索等功能为主,解决了社交物联网中用户、设备和服务资源的统一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物联网在现实中不断转变成不同行业的相关应用,人们也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公安机关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监管的智能化,特别是在处理反恐和突发事件、智能安防、公共场所人群安全防范等众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分析了物联网概念及特点,论述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物联网技术在公安机关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初探。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几年,物联网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从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情况、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状况、物联网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和物联网专业建设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联网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物联网是物体之间共享资源和交流信息的平台,其上的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显现,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在体系去中心化、数据溯源和防篡改等方面拥有良好的效果.近来,不少研究都探索了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关键词包含区块链和物联网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起重机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起重机的动态监管,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保障起重机动态监管的顺利进行。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技术架构,并从运行状态监控、金属结构状态监控、人机互认管理系统以及故障识别诊断技术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起重机动态监管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从云计算、多网融合及人工智能角度给出了起重机动态监管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吴楠  王良民  宋香梅 《密码学报》2020,7(1):102-114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物联网设备众多,且信任机制缺失,物联网设备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区块链技术成为可能的解决途径.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机制,物联网可以建立一套可信的加密系统,从而维护数据的安全.为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物联网设备安全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探索区块链应用的身份管理方案.本文通过对区块链应用Augur的身份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区块链应用的身份管理方案以及潜在风险,并针对Augur的身份管理方案潜在风险和设计缺陷攻击提出了一个基于信誉评估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选取了6个信誉指标和3种信誉计算方法,为交易者选择有效市场及其他Augur交易活动提供信誉依据.最后本文利用3个指标检验3种方法针对不同用户类型的评估准确度,为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两会,物联网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众多代表委员纷纷聚焦物联网,物联网正在被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联物网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研究应用的高潮已经来临,而与之密不可分的物品编码工作和自动识别技术产业也必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为此,本刊特开设物联网事专栏,持续关注物联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