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固定化发酵杨梅果醋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羟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和还原力测定等3种方法对杨梅的果醋、果汁和果酒,以及苹果醋和高粱醋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汁、杨梅果酒和杨梅果醋抗氧化能力依次降低,尤其在低浓度受试水平尤为显著;但当试验体积分数达到30%时,杨梅果醋的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3%,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3%,接近杨梅汁的水平;杨梅果醋抗氧化活性低于高粱醋,但显著优于苹果醋。原醋浓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杨梅果醋饮料可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空气介质下,缓慢冷冻(-20℃)和快速冷冻(-80℃)对杨梅果实细胞壁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保藏期间主要营养品质成分的变化,并通过低场核磁技术观测杨梅保藏期内的果实内部水分以及迁移情况。结果显示,速冻处理的杨梅果实细胞壁形态保持较好,缓冻处理的细胞壁横截面存在明显缝隙;在25 d的保藏期中,果实水分含量逐步减少,但速冻杨梅水分迁移幅度较小,其总横向弛豫时间大于缓冻杨梅的弛豫时间,说明速冻可以有效维持果实水分活度;速冻杨梅自由水信号值仅下降18%,而缓冻杨梅自由水信号值下降了47.75%,可见速冻有利于保持果实水分含量;此外,果实营养物质逐渐降低,但速冻杨梅保藏末期总糖含量为13.64 mg/g、可滴定酸含量为13.43 g/L、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5.43 mg/mL与0.53μmol/g,主要营养指标保有率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缓冻杨梅,因此速冻方式能有效延缓杨梅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产品     
<正>"杨梅之乡"浙江仙居荸荠杨梅首次出口加拿大来源:中国国门时报6月13日,"中国杨梅之乡"浙江仙居迎来了荸荠杨梅的首次出口,共出口600箱,重1800公斤,货值2万美元。去年仙居东魁杨梅已成功出口加拿大和我国香港,但重量仅1515公斤。随着仙居杨梅在国内外市场声望的日益提高,今年仙居新增出口杨梅注册果园3家,外贸订单意向急剧增长,外贸形势喜人。为确保此次荸荠杨梅的顺利出口,浙江台州检验检疫局仙居办事处早计划早准备,主动帮扶出口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酚酸增强杨梅清汁贮藏期间色泽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杨梅清汁中花色苷的稳定性,向杨梅清汁中添加单宁酸、阿魏酸、芥子酸、绿原酸、丁香酸5 种不同的酚酸作为辅色剂,分别在4、25、37 ℃条件下进行21 d货架期贮藏实验,每3 d对杨梅清汁进行花色苷含量、色泽、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5 种酚酸均能对杨梅清汁颜色稳定起到增强作用,降低其花色苷的降解速率,延长降解反应的半衰期,减缓杨梅清汁的褐变速率,提高抗氧化活性;其中添加单宁酸和芥子酸辅色效果最好,在4 ℃贮藏温度下半衰期分别可长达154.033 d和157.533 d,较对照组分别延长76.151 d和79.651 d,但单宁酸对杨梅清汁的透光率影响较大,容易引起浑浊。因此,芥子酸最适合作为杨梅清汁的辅色剂。  相似文献   

5.
糖水杨梅罐头在市场上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罐头品种。但在加工过程中常出现紫罗兰色变、裂果的缺陷,影响产品外观和滋味,以致影响食用价值。另据有关资料介绍;糖水杨梅罐头不宜采用具有松脂味的品种生产,否则会使制品产生极重的松脂苦味。而南方各地杨梅,多为带有松脂味的品种,加工前很难把它区别分选出来,直到制成罐头贮藏一个月后才逐渐显出松脂苦味。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6):236-240
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确定了杨梅渣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杨梅渣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时,在该实验条件内各提取因素对杨梅多酚提取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温度>时间>液料比>乙醇浓度;其优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8.02%,温度74.07℃,液料比值62.73,时间3.22h;此条件下杨梅多酚提取量的理论值为37.69 mg/g,与验证值(37.58 mg/g)接近。在与Vc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杨梅渣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强于Vc、对HO·的清除作用略低于Vc、但总抗氧化能力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同浓度Vc。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热空气复合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方法 将“乌种”杨梅在48 °C下进行10 μmol/L MeJA的熏蒸处理, 随后在20 °C下贮藏3 d或者1 °C下贮藏5、10 d、15 d后再20 °C贮藏1 d以模拟货架条件, 贮藏期间或结束后测定果实发病率以及硬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维生素C和总酚等品质指标。同时, 采用芽管离体培养法测定该复合处理对Verticicladiella abietina(杨梅轮帚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 MeJA处理对V. abietina孢子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 但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48 °C热空气处理则可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单一热空气或茉莉酸甲酯处理均可抑制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绿霉病发病率, 但两者复合处理较单一处理更为显著的抑制了杨梅果实病害发生, 且经复合处理的杨梅果实其硬度、TA、TSS、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处理果实。结论 热空气复合茉莉酸甲酯处理可通过抑制V. abietina的生长从而控制杨梅果实采后腐烂并同时延缓果实品质下降, 从而为该复合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瑞安黑碳杨梅(即黑碳梅)为主要原料,制成杨梅果汁饮料。对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试验做了酶解条件的研究和澄清剂的选择。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杨梅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3.8-4.2,酶解时间为2h,酶量为4g/L杨梅果汁;研究了明胶、单宁及二种混合澄清剂对杨梅果汁饮料的澄清效果。结果发现,在杨梅果汁中添加明胶0.012%和单宁0.008%,室温静置6h后,即可得到透光率88%以上,清澈透明且对热稳定的杨梅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9.
微波预处理水酶法提取杨梅核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杨梅核仁为原料,先采用微波处理,再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水解,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制备杨梅核仁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的效果优于蒸汽处理和热水浸泡两种预处理方式;影响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解杨梅核仁提取杨梅核仁油的主次因素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3.5%、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50℃、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总油提取率为53.79%;杨梅核仁油的理化指标符合食用油脂标准;其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7.43%,特别是亚油酸含量达46.14%,杨梅核仁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杨梅汁饮料中的不良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苹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对杨梅汁饮料的风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经对比正常与异常风味的杨梅汁饮料的风味组成,杨梅汁饮料风味异常表现如下:酯类和反-丁子香烯等杨梅特征风味物质含量降低;呈现酒精味的乙醇、3-甲基丁醇含量增加;呈现腐败味的己酸、壬烯含量增加;多酚氧化和脂肪氧化产生的醛类物质增多。  相似文献   

11.
以杨梅鲜果为原料,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杨梅果醋生产工艺和果醋饮料的原料优化配比。结果表明,酿造工艺条件为杨梅果汁糖度调整至14%,接入0.3%酒用活化酵母,酒精发酵温度28~32℃,酒精发酵时间约8d;杨梅酒液酒精度调整至7%,接入10%醋酸菌,醋酸发酵温度36~38℃,醋酸发酵时间约10d。杨梅果醋饮料调制的优化参数为酸度5.5%的杨梅果醋8.0%,杨梅果汁15%,蜂蜜7.0%,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2:1,W/W)0.08%,在25MPa压力下均质处理。酿制的杨梅果醋具有食醋清香和杨梅果香,酸味柔和,风味独特;调制的杨梅果醋饮料澄清透明,酸甜爽口,杨梅果香浓郁。  相似文献   

12.
李娟娟 《食品与机械》2016,32(2):119-123
杨梅因极易腐烂、保鲜期较短,保鲜条件苛刻,长途运输杨梅多采用航空物流运输。文章结合中国航空运输常用机型货舱特点,分析杨梅航空物流运输全过程中遇到的温度环境、尺寸要求、航空货运规范等问题,提出杨梅航空物流包装应为恒温容器;箱体要进行圆角处理;在包装内结构中设计缓冲带;在箱体外标注运输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10种含花色苷果蔬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PPH法测定、比较了 1 0种含花色苷果蔬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显示各试样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 ,其中杨梅最强 ,其次是李子、美国提子、马蹄。将杨梅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 ,结果得知 1 1 5 0g鲜杨梅相当于 1gTBHQ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 ,表明杨梅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有望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素材。各果蔬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杨梅花色苷的相对含量虽较布林、茄子低 ,但抗氧化能力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均较两者高 ,由此可以推测杨梅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除了花色苷 ,还有花色苷以外的其他多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用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 25 μm(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25 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11)-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柱温为25℃。结果: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浓度在7.8~7956、14.2~1174.4、2.9~290、0.7~46.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在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及平均值和RSD分别为98.00%~100.12%,98.95%,0.85%;98.75%~101.86%,100.14%,1.07%;99.14%~101.24%,100.21%,0.84%;98.25%~99.45%,98.81%,0.59%。所测的85份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显齿蛇葡萄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003%~34.1934%,0.0722%~1.7105%,0.0033%~1.167%,0.0007%~0.3309%。24份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显齿蛇葡萄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362%~7.6490%,0.0391%~2.9616%,0.0017~0.8361%,0.0019%~0.1050%之间。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能准确、稳定地对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含量进行同时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发光法研究不同杨梅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个化学发光体系,分别测定不同杨梅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双氧水的清除作用及其对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5种杨梅黄酮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其中荸荠种杨梅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最佳,但在不同体系中其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电渗析法用于杨梅果酒降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清汁深层发酵生产的杨梅果酒有机酸含量高,以致酒体口感粗糙,口味不协调。利用一种改进的普通膜两隔室电渗析设备,对杨梅果酒进行了降酸。实验结果显示杨梅果酒可滴定酸的含量能够在短时间内,从12~14g/L降低到6~8g/L;同时,pH升高,挥发酸降低;降酸速度快,连续,大大提高了杨梅果酒的口感和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本技术也有可能作为其它高酸度果酒、果汁的降酸手段。  相似文献   

17.
采杨梅之乐     
农历五月,杨梅熟了,水灵灵的,鲜红欲滴,玲珑剔透。拈一颗人口品尝,绵甜略酸,满腮生津,直沁心脾。时令鲜果中,我偏爱吃杨梅,但更爱采杨梅——倘佯于杨梅林中,边欣赏美景,边寻寻觅觅、采采摘摘;悠悠自得,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8.
朱向秋 《食品科学》1993,14(6):78-79
<正>矮杨梅又叫滇杨梅,主要野生于云、贵两省海拔1500~2800m的山坡丘陵地带.矮杨梅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1%~15%、有机酸1.56%~2.78%、Vc10.28mg/100g,此外,还含有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由于矮杨梅味道鲜美,且具生津止渴、除湿消暑、御寒  相似文献   

19.
以杨梅果汁为主要原料,将不同基酒(食用酒精、清香型白酒、杨梅蒸馏酒)与其混合调配,分别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挥发性成分和单体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梅蒸馏酒与食用酒精处理利口酒中单体酚的种类与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清香白酒处理利口酒中单体酚含量则显著低于上述2种利口酒;此外,杨梅蒸馏酒处理得到的利口酒中香气化合物的检出数量与相对含量均要高于其他2种处理;偏好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学生群体最喜欢杨梅蒸馏酒和杨梅果汁调配的利口酒。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基酒处理对杨梅利口酒品质的影响,为杨梅利口酒酿造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及优化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杨梅果粉的水分含量、溶解性、流动性、色泽、香气成分、VC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研究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所得杨梅果粉水分含量(3.68%)最低,溶解性(57.68%)、流动性(34.25°)和色泽(a*值为24.48)最好,干燥后杨梅的特征香气成分损失最少,VC、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03.51、122.81、144.59 mg/100 g)最高;其次是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真空干燥效果最差。综合考虑杨梅果粉的品质、干燥效率和成本,热风-微波联合干燥适宜在杨梅果粉加工产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