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种生态型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抗菌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浊法、DPPH·法、羟自由基清除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3种生态型宜昌百合和兰州百合鳞茎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态型宜昌百合和对照(兰州百合)鳞茎提取物对所有测试细菌和自由基均有抑制活性和清除能力,且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均强于兰州百合;3种生态型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立节镇宜昌百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留坝县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对变形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西乡县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对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其他2个生态型的宜昌百合。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mg/mL时,留坝县宜昌百合提取物对DPPH·和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44.34%,25.95%;对·OH的清除效果,立节镇宜昌百合鳞茎提取物的清除率最高,达到40.23%。宜昌百合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抗氧化作用,生态环境对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靳磊  张瑞军  雅蓉  张萍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0):22-27,34
为研究百合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野生岷江百合和兰州百合为材料,采用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比浊法对其鳞茎中总多酚、黄酮、黄烷醇、单体酚组分及含量、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百合鳞茎中均富含多酚但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岷江百合鳞茎中总多酚、黄酮和黄烷醇的含量分别是兰州百合含量的2.07、2.25、3.16倍;在两种百合鳞茎中检测出14种单体酚,其中原矢车菊素B2含量最高,在岷江百合和兰州百合中分别达到了37.60、20.60 mg·kg-1,除没食子酸外,岷江百合鳞茎中其他被检测出的单体酚含量是兰州百合的1.43~41.84倍;两种百合鳞茎多酚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且岷江百合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均显著高于兰州百合(p<0.05),是兰州百合的1.40~14.40倍。野生岷江百合鳞茎多酚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双重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抗菌药物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业,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15 个卷丹居群鳞茎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测定5 类活性成分含量(总多酚、类黄酮、总黄烷醇、总皂苷、总生物碱)和4 种抗氧化能力(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析居群间差异,结合生态因子探究差异来源。结果:各卷丹居群间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5 类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居群分别比各居群各活性成分平均水平高32%(总多酚)、29%(类黄酮)、22%(总黄烷醇)、34%(总皂苷)、36%(总生物碱);各卷丹居群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西藏拉萨居群,其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比居群平均水平高70%、25%、17%、29%;各卷丹居群总抗氧化能力平均值为11 757.23 mg/kg,是兰州百合总抗氧化能力的1.62 倍。结论:卷丹鳞茎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研究利用。而产地生态因子对卷丹鳞茎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影响巨大,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橘红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该文研究在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橘红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显著高于橘壳,而氨基酸、可溶性糖、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效率显著低于橘壳(p<0.05);橘红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橘壳和宜红茶(p<0.05);冲泡次数对橘红茶茶汤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浸出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影响最小。因此,饮用较高抗氧化活性橘红茶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95℃,冲泡时间5 min~10 min,冲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5.
5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VC、BHT和EDTA为对照,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5种体系对咖啡酸、芦丁、白藜芦醇、根皮素和根皮苷等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咖啡酸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0.023±0.004)mg/mL]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为最高,在浓度为0.1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达到(1.873±0.022)mg VC eq/mg;白藜芦醇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50(0.056±0.006)mg/mL],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和VC(P<0.01);芦丁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最强,白藜芦醇次之,其他多酚类化合物不具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咖啡酸、芦丁、白藜芦醇、根皮素和根皮苷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从蔗梢中分离到的8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评价多酚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MTT法评价多酚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8种化合物中槲皮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Trolox;咖啡酸抑制CNE2(人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活性最强,槲皮素抑制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增殖的活性最强,2-(3,5-二羟苯基)-5-羟基-苯并呋喃和槲皮素能较强地抑制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蔗梢中的8种多酚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原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金针菇提取物不同组分(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还原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确高的抗氧化活性组分群。结果表明,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含量(15.8 mg/g)、还原力(15.70%)、DPPH自由基清除率(28.30%)、羟自由基清除率(33.53%)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33.20%)均为最高,为金针菇的有效组分。金针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酚类物质是金针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可作为金针菇提取物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8.
以3个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为材料,测定总多酚含量和各单体酚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SPSS应用软件分析总多酚含量、各单体酚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1.26、23.31、26.04μg/g,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而单体酚含量均较少;3个品种中佛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则是豆果最强;羟基酪醇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极显著负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0.713、0.721;对羟基苯甲酸含量与Fe2+螯合能力显著正相关;槲皮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负相关,与Fe2+螯合能力显著正相关;而总多酚含量、咖啡酸和表儿茶素含量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的相关程度较低,因此羟基酪醇、对羟基苯甲酸和槲皮素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9.
香辛料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慧芸  孔保华  孙旭 《食品科学》2010,31(5):111-115
采用不同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体系对丁香、迷迭香、桂皮、甘草、肉豆蔻、白豆蔻6 种香辛料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模式。首先采用脂质体氧化体系测定香辛料提取物对TBARS 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样品的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FRAP),及对Cu2+ 和Fe2+ 的螯合能力,同时与商品抗氧化剂BHA 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并通过福林- 酚法测总多酚含量。6 种香辛料醇提物均有较强的抗脂质氧化活性和较高的总多酚含量;其中总多酚含量与TBARS 值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 =- 0.69,P < 0.05),与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相关性(r = 0.84,P < 0.05),说明香辛料醇提物中的总多酚含量越高,其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越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还原能力显著相关(r = 0.84,P < 0.05)。TBARS 与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 值不相关(P >0.05),Fe2+ 螯合活力与TBARS、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 值均不相关(P > 0.05)。香辛料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与总多酚含量密切相关,其抗氧化性主要是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和还原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蒸法、微波及烤箱烹饪对南瓜中的酚类物质及南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测定总酚、儿茶素类、酚酸类等酚类物质含量,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性,并探讨酚类物质与这些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箱烹饪后的总酚含量最高,与其他烹饪方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烤箱不去皮烹饪与去皮烹饪的总酚含量差异较大。烤箱烹饪后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性与其他烹饪方式相比,几乎均有显著差异(p0.05)。南瓜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性与酚类物质呈正相关,部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20.8)。  相似文献   

11.
以16种市售销量较好的茶叶为代表,对比分析不同茶叶的茶汤中的总酚、总黄酮、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总糖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抗氧化指标评价茶汤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揭示茶汤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除少数茶汤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不同茶汤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金坛雀舌和黄金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西湖龙井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黄金芽的还原力最强,南京黄龙岘的金属螯合力最强,黄金芽、南京黄龙岘、金坛雀舌、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综合评分较高。对市售茶叶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综合评价,可为茶叶抗氧化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消费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茶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北高丛蓝莓品种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金、日出、塞拉、柳叶4个北高丛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它们的总花色苷、可溶性多糖、Vc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测试了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分析比较了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研究表明:总花色苷含量、Vc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4个品种中柳叶的总花色苷含量、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说明柳叶品种的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基于陶瓷膜过滤工艺制备甘蔗红糖的多酚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对广西南宁市扶绥县甘蔗双高基地6个品种甘蔗制备的红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红糖提取液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单体酚组成,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和铜离子螯合能力为指标对红糖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红糖总酚含量范围为2846.21~4073.48 μg/g,总黄酮含量范围为1999.24~2438.63 μg/g,在单体酚分析中,没食子酸是红糖优势酚酸;在抗氧化活性测定中,红糖活性提取液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铜离子螯合能力均大于对照组,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D(GUC23-2)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螯合亚铁离子实验中表现出最好效果;结合相关性分析发现,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相关性,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多酚种类以及含量是甄别不同品种红糖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甘蔗品种的差异性是引起红糖多酚类物质种类以及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多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组成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品种红糖抗氧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不同提取条件对槐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70%乙醇槐花提取液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最强的提取温度为45℃,其余均为50℃;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料液比是1:20,其余则是1:15;槐花经过两次提取可获得83%-9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总酚和总黄酮.槐花提取物中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个栽培百合品种(“索邦”、“西伯利亚”及“黄天霸”)和岷江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4类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15种单体酚含量,并通过测定5个抗氧化指标(ABTS+·、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以及金属螯合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花瓣酚类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索邦”>“西伯利亚”>“黄天霸”>岷江百合。其中单体酚的种类也有所不同,但均含有儿茶素、飞燕草素、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二氢槲皮素、山奈酚。4类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对ABTS+·、DPPH 自由基、·OH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铜离子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以及良好的金属螯合能力。结论:4类百合花瓣均适合作为天然抗氧化材料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作为废弃物的莲藕节资源,采用乙醇超声浸提的方法从藕节中提取多酚,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后获得莲藕节多酚粗提物与纯化物,多酚含量分别为22.85、62.45mg GAE/100 mg。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β-胡萝卜素漂白能力、测定总还原能力和螯合金属离子5种方法对2种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BHT和Vc为阳性对照品,结果显示:莲藕节具有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活性随着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粗提物。相关性分析表明,莲藕节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p0.05),莲藕节多酚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7.
董蕊  丛海迪  郑毅男 《食品科学》2012,33(11):94-98
以5种中国单花原蜜,不同产地的42个样本通过Amberlite XAD-2吸附树脂得到的多酚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O2- ·能力),评估蜂蜜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及蜂蜜品种、颜色和地域差异对清除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总黄酮含量为(9.41±0.18)~(92.76±0.13)mg/kg;总酚酸含量为(9.10±0.05)~(149.57±0.14)mg/100g;深色枣花蜜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O2- ·清除作用分别为EC50=(0.042±0.014)g/mL和EC50=(0.038±0.009)g/mL。提示蜂蜜的多酚类物质影响抗氧化活性,酚酸、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现正相关系;色深原蜜的酚酸、黄酮含量高于色浅原蜜,抗氧化能力也强于浅色原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传统热风干燥、自然阴干以及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银花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Folin-酚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分别检测4 种干燥方式下的金银花总酚及多酚类组分含量,并比较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ate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4 种干燥方式对金银花总酚含量及多酚类组分均有一定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时金银花总酚及多酚类组分损失最小;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银花的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P<0.05),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OH和ABTS+•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43、17.64、44.32 μg/mL;而自然阴干、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处理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OH及ABTS+•的IC50高于真空冷冻干燥金银花相应的IC50。相关性分析显示,金银花酚酸类组分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P<0.05)。因此,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金银花多酚类物质,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适宜用于金银花的干燥。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莜麦多酚,以内蒙古莜麦为原料,通过发芽处理,研究莜麦发芽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还原能力、DPPH·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发芽9d的莜麦的总酚含量、总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增加(P<0.05)。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0.75倍和2倍;总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1.88倍和6.53倍;DPPH·清除率分别提高了0.10倍和0.92倍;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0.24倍和5.17倍。表明发芽可提高莜麦种子中的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作为提高莜麦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郭志君  房玉林  马立娜 《食品科学》2012,33(19):159-163
为探讨中国野生刺葡萄冬剪枝条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7种中国野生刺葡萄冬剪枝条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辅助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多酚物质。分别测定粗提液中总酚、总黄酮、原花色素的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率、铜离子还原力和总还原力,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枝条中总酚、总黄酮、总原花色素含量(以干基计)分别为24.68~32.76、51.03~72.63、36.69~44.41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铜离子还原力和总还原力分别为23.62~28.02mg/g、31.51%~36.11%、47.19~73.28mg/g和39.76~53.80mg/g。中国野生刺葡萄枝条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其中还原力与总酚、总黄酮、原花色素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