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种A型三维外翅片管滚压一犁切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在普通车床上加工三维外翅片管的新方法,开发出了一种A型三维外翅片管。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A型三维外翅片的形成要经过滚压和挤压-犁切两个步骤。外翅片的形成包括挤起、切开及成翅三个阶段。翅片形状主要取决于挤压-犁切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2.
吴斌  夏伟 《工具技术》2001,35(3):13-15
建立了双面犁法加工整体翅片管的成形数学模型,推导了翅片结构参数与加工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优选翅片结构参数以达到最佳传热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对于某一刀具,翅片高度和平均翅厚均随挤压浓度和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犁切-挤压加工方法,在2mm厚的铜板表面进行交错犁切-挤压加工,以加工具有孔-槽特征的沸腾强化结构。试验发现犁切-挤压的深度和进给量是影响结构成形的主要加工参数,以0.8mm和1.2mm为一次犁切-挤压的深度和进给量,并以1.68mm为二次犁切-挤压进给量时,加工出具有孔-槽特征的沸腾强化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微结构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微观尺度下考虑犁切效应的铣削动态铣削力模型和颤振稳定域解析模型。在微铣削加工实验的基础上,对应于刀齿的每一个瞬时转角,对微铣削颤振稳定域进行了时域求解,进而研究了犁切-剪切机制对微铣削颤振稳定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犁切效应对微细铣削过程的加工不稳定现象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挤压-犁削外翅片铜管加工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挤压-犁削外翅片铜管的加工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分析了外翅片的形成过程及条作,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外翅片的形成包括挤起、切开及成翅三个阶段,只有当顶刃切出的翅片体积大于或等于刀具挤压面挤起金属鼓包的体积时,外翅片的形成过程才能连续进行,翅片形状主要取决于挤区-犁削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6.
吴斌  夏伟  汤勇 《工具技术》2001,35(3):13-15
建立了双面犁法加工整体翅片管的成形数学模型 ,推导了翅片结构参数与加工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为优选翅片结构参数以达到最佳传热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 ,对于某一刀具 ,翅片高度和平均翅厚均随挤压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陈志斌  汤勇  池勇 《工具技术》2007,41(6):71-74
采用犁切—挤压一次成形加工工艺,在0.5mm厚的铜带表面加工出V形毛细微沟槽结构。对所加工的V型微沟槽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其特征,并用显微镜测量其几何参数。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和刀具结构参数对沟槽翅高和槽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V型微沟槽成形过程中,受到加工参数和刀具结构参数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验Inconel718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犁削效应和前刀面粘压对Inconel718切削过程的影响.基于正交切削实验建立Inconel718有限元切削模型,模型结果同实验值对比以验证模型可靠性.通过改变刀具圆角半径和负前角参数,提取并比较不同的切削力时域曲线和刀具温度,分析犁削效应和前刀面粘压.研究表明犁削效应提高进给力数值,刀具圆角半径由0变为5μm,Inconel718切削进给力均值提高7%:前刀面粘压提高刀具和切屑温度,有利于切屑分离.但刀具负前角为-20°,切削加工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球头铣刀三维曲面加工,提出一种刀具切触区域仿真的通用解析模型。采用微分方法,将曲面加工过程离散为一系列连续的微小斜平面稳态加工。以每一小斜面切削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描述刀具进给方向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不同的进给方向并基于空间坐标系旋转变换,提出一组确定刀具切触边界曲线及各边界交点的解析公式,以精确界定刀具切触区域的封闭几何。通过与Z-Map模型的切触区域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及其精确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由曲面五轴加工的刀位规划问题,提出回转刀具二次曲面与自由曲面切触时刀轴矢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曲面间高阶切触性质,建立了曲面切触阶与曲面几何不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回转刀具加工自由曲面的运动学模型,推导出在离散刀位处刀具包络面与自由曲面二阶切触时的刀轴倾角函数关系,并解析求解该状态下的刀具姿态方程。加工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刀具包络面与自由曲面间的切触关系,并保证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变化的平稳顺滑性,从而获得较高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薄带表面微沟槽多齿犁削成形装置,通过牵引机构和张紧机构将薄带预张紧,牵引下轮带动薄带前进过程中利用上下两把多齿犁削刀具在其表面加工出多条平行的微沟槽,加工过程中并不产生切屑,微沟槽两侧形成波纹状的翻边结构.微沟槽多齿犁削成形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加工,并且降低加工成本,有利于微通道薄片在层叠式微反应器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SP1400型排土机是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为重钢集团四川太和铁矿试制的大型输送及转载设备,其处理能力可达4 000 t/h。相比国外产品,国产化排土机有明显价格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但大型排土机制造的关键技术却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文章立足于SP1400型排土机的试制,将制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解,逐一克服了中碳高合金钢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技术与工艺、大型焊接组合件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履带板组对成型及装配等技术难点,该排土机已通过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在弓网载流摩擦磨损实验台上,用直流恒流电源对组装式浸金属碳滑板以及银铜合金接触线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组装式碳滑板的接缝间隙和滑板间高度差对地铁接触线犁削磨损及滑板异常磨耗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装式碳滑板高度差会严重刮伤接触线,是接触线犁削磨损的主要原因,而接缝间隙仅会轻微划伤接触线;80 N以上的法向力会显著减小滑板的磨损率;接缝间隙较小时更容易刮伤接触线,造成犁削磨损。分析滑板磨损表面形貌发现:存在滑板间高度差时滑板会出现机械划痕,电气磨耗和接触线材料转移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APPROACHTODISPATCHINGFMSTOOLSYSTEMLiangXichang;YangYue(ChongqingUniversity)Abstract:DispatchingoptimallyFMStoolsystemcanutili...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未考虑正偏心正交车铣切削层几何形状而导致难以全面反映正交车铣切削层几何形状变化规律的问题,基于正交车铣运动规律,在不考虑动力学影响的情况下,对切削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静态分析。建立的正偏心正交车铣切削层几何形状的解析模型涉及铣刀侧刃和底刃的切入/切出角度、切削厚度和切削深度。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切削参数对铣刀切削层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正偏心正交车铣切削层几何形状的变化提供了定量的分析依据,为切削力和颤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的加工非常困难,刀具磨损严重。为了尽可能减小刀具磨损,在高速铣削状态下能预测刀具的耐用度,本文研究了在高速铣削钛合金时刀具磨损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切削试验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建立了粗、精加工两种状态下刀具磨损预测数学模型,研究了顺逆铣方式、刀尖圆弧半径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锥度铣刀的锥刃具有等前角、等后角、等螺旋角关系。需要四轴联动才能完成精确磨削加工。且需建立合理的各数控联动轴之间几何与运动的数学模型。基于进口的德国WALTER公司的Helleenter GC6六轴计算机数控工具磨床的结构。介绍了一套简明实用的建立复杂刀具的数控加工的数学模型方法。任何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机床结构的系统,都可以采用类似方法建立工件的数控加工数学模型。完成复杂型面的精确加工。  相似文献   

18.
Influence of local soil conditions on mouldboard ploughshare abrasive wea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ajor problem related to use of tillage equipment is ploughshare wear due to abrasion by soil hard particles, as it seriously affects tillage quali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conomy.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is attempted to relate ploughshare cutting edge wear to soil conditions, such as hardness of the soil particles, moisture content and particle granular composition, plough conditions and share surface hardness. Soil moisture exerts a stronger effect upon wear than soil type characterized by its granular composit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former decreases wear, with sandy soil as the exception. Wear increases, as plough area or plough time increases.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soil type and share wear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share hardness. Useful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when possible, towards wear reduction by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tillage factors resulting to prolonged effective use of share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cases.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经典物理的牛顿第二定律原理,进行了蹦极运动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仿真工具Simuling 创建相应的仿真模型,由仿真结果得到了在对应条件下,蹦极运动各项主要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了是否保证安全,从而为计算蹦极安全务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