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运移规律对土壤盐渍化的水利措施改良、地下水污染的监测预报等许多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考虑溶质和多孔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及溶质本身的物理化学变化,溶质运移规律可用水的动力弥散方程  相似文献   

2.
溶质运移中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的SPH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登宇  白冰 《水利学报》2019,50(7):824-834
借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本文从流体质点运动和溶质扩散的物理本质出发,设计并进行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仿真实验,进而分析多孔介质弥散度影响因素,并讨论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通过离散化N-S方程和Fick扩散方程,建立描述孔隙水流动的SPH水动力模型和描述溶质分子扩散的扩散模型,求解出在低Pe数下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维定解问题,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在高Pe数流场中,进行了恒定流速的黏性流体穿透多孔介质薄层的仿真实验,计算结果可准确模拟出过水断面上各流体质点的流速差异、流体质点在多孔介质中的弥散过程以及流体质点的迂曲绕流过程;通过建立三段理想化的孔隙通道模型,发现在迂曲路径相同时,速度差对机械弥散度仍有显著影响。最后,为探究弥散度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的关系,生成了多组随机粒径的二维多孔介质进行溶质穿透仿真实验。计算结果表明,弥散度与流速变异系数、迂曲度、迂曲路径差以及不均匀系数大致呈正相关,与孔隙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紊流中的溶质输运和生化反应过程与流场的紊动结构密切相关,对溶质输运、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灭等过程进行模拟时能够达到的精度又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差分格式有关。高精度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能够给出不同设计方案下流场内溶质的掺混、输运过程和微生物消长的大量细节,可以快捷、准确地对设计方案的运行效率作出合理评判。数值模拟中的不同处理方法,如采用不同的紊流模型、输运方程差分格式等,对输运和反应过程的模拟精度都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不同的涡粘性模型和对流项差分格式的组合计算了输运过程结果,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组合对溶质输运过程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计算精度较高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昝鹏  谢新生  陈燕萍 《人民长江》2020,51(2):172-178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Brimman -Forchheimer方程的多孔介质流动格子Boltzmann法的有限体积形式(FV-LBM)。在该方法中,多孔介质效应通过将外力引入格子Boltzmann方程中,并通过以单元为中心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同时将权重的校正因子引入进来以提高数值计算的稳定性。用该方法验证了完全多孔Poiseuille流和Couette流,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吻合较好。而且还用该方法模拟了具有均匀和非均匀孔隙度的裂隙-孔隙模型,结果表明:当达西数增加时,多孔层中的速度增加;而当裂隙区域的速度峰值减小时,速度轮廓接近抛物线。研究成果为多孔介质渗流模拟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传统整数阶导数对流-弥散方程在潜流带溶质运移模拟时难以描述介质非均质性引起的溶质运移的不足,在潜流带溶质运移模型中引入时空分数阶导数项,分别从一维和二维角度出发对分数阶导数方法在潜流带溶质运移模拟中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时间分数阶阶数α体现溶质运移过程的滞时效应,使穿透曲线具有明显的拖尾特征;空间分数阶阶数β刻画介质非均质性引起的溶质超扩散现象。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分数阶方法相较于传统对流-弥散方程使得方程对流速和弥散系数改变的敏感性增强,解决了传统整数阶方法无法准确描述潜流带中介质强非均质性的缺陷。野外示踪试验进一步证明:由于潜流带中介质非均质性强且存在多维流的特点,传统二维整数阶对流扩散方程对溶质运移过程刻画存在不足;一维分数阶导数模型在模拟潜流带溶质运移时,能够更准确计算溶质浓度峰现时间,描述穿透曲线拖尾现象;二维分数阶导数模型受到不同方向参数设置的影响,在没有纵深方向介质差异导致的水流、介质参数差异的前提下,模拟水平面内溶质扩散过程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对流体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与离散单元法进行三维流固耦合计算。首先,针对多孔介质土体选取合适的控制方程,包括流体运动方程、颗粒运动方程及流固相互作用方程。然后将编译的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引入离散单元法中进行耦合计算。最后,针对单颗粒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在刚开始下落时,速度增加较快,然后增加速率逐渐变缓并趋于稳定;随着颗粒的不断下降,其所受拖拽力随着时间先迅速增加,然后逐渐与浮重力一致;颗粒下降速度稳定后,水压(扣除静水压力)在颗粒附近呈蝶翼状分布,且颗粒上方为负压,下方为正压;颗粒下方水流向两侧外流,而上方水流向颗粒上方汇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编译的计算流体力学程序能够很好地和离散单元法进行耦合,并可用于研究多孔介质流固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弥散系数是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在宏观上反映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碳酸盐岩地区存在岩溶发育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决定了岩溶场地的弥散系数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笔者藉火电厂贮灰场工程实例的弥散试验,通过监测钻孔的示踪剂离子浓度数据,反算各方向上的有效孔隙,获得了强岩溶发育区不同岩溶发育方向的纵向横向弥散系数特征。  相似文献   

8.
非饱和多孔介质进行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分析时引入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原理,探究有效应力参数的确定。根据弹塑性理论,得到应力平衡方程,继而得到应力场方程。根据孔隙介质的连续性方程,得到渗流场方程。在以上控制方程组的基础上,加上定解条件,建立完整的非饱和多孔介质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分析数学模型。通过土石坝的案例分析,得到数学模型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环境中化学作用对溶质运移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对于双分子反应性溶质运移研究,以往大多是在多孔介质中展开的,且使用传统的对流弥散方程不能很好地解决对生成物"过度预报"及"拖尾"问题。为了揭示双分子反应性溶质在裂隙介质中的运移机理,该文以苯胺(AN)和1,2-萘醌-4-磺酸钠(NQS)为例,开展了单个裂隙中双分子反应性溶质运移实验与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裂隙开启度和水流速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随时间衰减的反应性溶质运移数学模型(ADRE)并进行数值求解。与现有的对流弥散方程(ADE)模型及随机的截断幂函数模型(TPL)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裂隙中"过度预报"并不明显,TPL模型捕捉"拖尾"现象的能力高于ADE模型,改进的ADRE模型捕捉"拖尾"现象能力强且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荷载作用下一维渗流规律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Biot建立三维固结方程的基本思路,考虑到介质的渗透系数不是常量,而是孔隙率的函数,建立起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方程对一维稳定渗流时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解答,探讨分析了耦合作用下多孔介质内流体压力的分布规律;对耦合作用下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渗流规律提出了一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一维反应性溶质运移两区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虑溶质运移的弥散尺度效应,将弥散度概化为运移距离的线性和指数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吸附和降解,建立了非均质介质中溶质运移的一维两区模型(TRM),采用Laplace变换和de Hoog数值逆变换方法求得了模型的半解析解,分析了考虑弥散尺度效应与弥散度为常数的TRM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了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  相似文献   

12.
刘春平  夏卫生  邵明安  吕殿清 《水利学报》2005,36(12):1445-1449
拟线性化方法是基于溶质运移“穿透曲线”(BTC)数据估计对流-弥散方程(CDE)中运移参数。该方法运用任意两个时刻浓度导数(dc/dt)与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求解一个随参数单调增减的非线性方程,推导出关于时间的拟线性化参数估计方程。依据该线性化方程拟合的直线截距和斜率确定溶质运移参数。通过一组设计参数获得的BTC,应用拟线性法求解溶质运移参数并与设计参数比较,证明用该方法估计参数具有较好精度。设计数据还被用于讨论剔除浓度导数(dc/dt)峰值段误差较大数据以改善参数估计精度的方法。拟线性化方法用于估计红壤和水稻土中SO4^-2运移参数,其结果与CXTFIT法和等斜率法估计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为考虑溶质径向运移的弥散尺度效应,将弥散度概化为径向距离的线性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吸附和降解,建立了抽水井附近溶质运移的简化模型(SDM, 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Model),通过Laplace变换和de Hoog数值反演方法求得SDM的半解析解,并采用混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差分法验证了半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SDM与弥散度为常数的溶质径向运移模型(CDM, Constant Dispersion Model)的比较,分析了弥散尺度效应对反应性溶质径向运移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渗流槽中的径向弥散实验资料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弥散尺度效应的增强,抽水井处溶质穿透曲线分布范围越广,浓度峰值越小且达到浓度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当CDM的弥散度为SDM弥散度最大值的1/4时,CDM和SDM模拟的抽水井处穿透曲线近似一致;由于吸附和降解作用,溶质在运移过程中会出现消耗和滞后的现象;与CDM相比,SDM的模拟结果与径向弥散实验结果吻合更好,说明本文建立的考虑弥散效应的简化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较大区域上溶质的径向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栾城地区降雨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方法是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模拟自然界一些水文地质过程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HYDRUS-1D 是用于模拟变量饱和孔隙介质中水流和溶质运移的模型软件。本文应用 HY-DRUS-1D 软件,模拟了河北省栾城县实验地在降雨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情况。通过对模型的校正与识别,得出了栾城地区的水分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土壤溶质运移的边界层运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春平  邵明安 《水利学报》1999,30(12):0011-0017
本文以半无限土壤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为例研究边界层运动规律。运用Laplace变换方法推导土壤溶质运移的边界层方程。数学分析表明边界层上溶质通量假设对于计算边界层运动距离和溶质浓度是可行的。边界层运动方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估算溶质运移参数,这个估算参数方法在数学上更简单、信息利用更全面,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弥散度概化为运移距离的渐进函数,并考虑土壤孔隙中存在的不动水体以及溶质的吸附和降解,建立了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溶质运移两区模型(TRMS,Two-Region Model with 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通过Laplace变换和de Hoog数值反演方法求得了模型的半解析解,并运用混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差分法验证了半解析解的准确性。通过TRMS与弥散度为常数的两区模型(TRMC,Two-Region Model with Constant Dispersion)之间的比较,分析了弥散尺度效应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并利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了TRMS的等效弥散度,最后应用TRMS和TRMC模拟了长度为1250cm的一维非均质土柱中的溶质运移过程。结果表明:TRMS的等效弥散度反映了弥散尺度效应的影响,可以近似作为区域弥散度的平均值,采用等效弥散度时,TRMC描述的穿透曲线与TRMS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TRMC的模拟结果与非均质长土柱的浓度实测值存在较大偏差,而TRMS的模拟精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模拟非均质长土柱中溶质的不规则运移过程,说明本文建立的TRMS能够较好地模拟非均质介质中溶质在较大尺度上的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sparse grid collocation method is discussed to qualify the uncertainty of solute transport. The Karhunen-Loeve (KL) expansion is employed to decompose the log transform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head, velocity and concentration field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Lagrange polynomial expansion. A sparse grid collocation method is then used to reduce the original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a set of deterministic equations which is collocated at selected interpolation (collocation) points. The collocation points are constructed by the Smolyak algorithm. The accuracy, 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property of sparse grid collocation method are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tochastic collocation strategy helps to decouple stochastic computations, and all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is possible to be implemented by existing deterministic finite element code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olute transport in the heterogeneous media.  相似文献   

18.
1.INTRODUCTIONtheheatandmoisturetransportpropertiesinwetporousmediaareessentialdatatodealwithmanyengineeringproblemsandarealsooneofthemostimportantresearchobjectivesinthefieldofheatandmasstransferinwetporousmedia.Althoughmanymethodshavebeendevelopedtoanalyzetheheatandmoisturetransportpropertiesinwetporousmedia,theexistingdataoftheheatandmoisturetransportpropertiesaresodeficientthatthedatacannotmeettheneedsfortheoreticalresearchandengineeringapplicationsbecauseofthecomplexityintheheatandmas…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一土柱测定土壤水分和保守性溶质运移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王全九  樊军  赵军 《水利学报》2007,38(1):120-126
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过程的准确性取决于所涉及的水力参数和土壤溶质运移参数的可靠性和精度。目前由于实验系统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在测定水力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时所采用的土壤样本不一致,产生了样本误差。本文建立了利用同一土壤样本测定水力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方法,即首先进行水平一维入渗实验,待土壤饱和后改换为供溶液试验,测定土壤边界层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从而计算出溶质运移参数。与传统的利用土壤溶质穿透曲线获得参数的方法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A new instrument was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local moisture content in moist porous media based on the needle-type capacitance sensor and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 technique. The working principle,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instrument were presented. The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strument wer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As an example, the instrument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moist porous materi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trument can b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local moisture content in moist porous media and would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determin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moist porous me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