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稻谷干燥速率和改善干燥后品质,将玻璃化转变理论应用于稻谷变温干燥工艺,分析变温和恒温干燥工艺中初始含水率、变温幅度和热风风速对稻谷干燥速率和干燥后品质(爆腰增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恒温干燥工艺,橡胶态变温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稻谷干燥后品质明显改善;玻璃态变温工艺干燥速率最慢,其干燥后品质优于稻谷橡胶态变温干燥和恒温干燥的。综合考虑稻谷干燥速率和干燥后品质变化,橡胶态变温干燥工艺可有效提高稻谷干燥速率,改善稻谷干燥后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玉米的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人研究谷物变温干燥的基础上,探究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分析初始干燥温度(45~70℃),转换温度含水率(18~26%)、升温幅度(5~25℃)、缓苏比(1:1;2:1;3:1;4:1;5:1)等试验因素对玉米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裂纹率增值、色差)的影响规律;采取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初始干燥温度、转换温度含水率、升温幅度及缓苏比为试验因素,以裂纹率增值和色差值为目标响应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玉米变温干燥特性并阐明产生结果的原因。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干燥温度为45~55℃、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0~24%、升温幅度为5~15℃、缓苏比为2:1~4:1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初始温度为50.59℃、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1.56%、升温幅度为5℃、缓苏比为3.8:1,干燥后的玉米裂纹率增值为10.00%、色差值为2.056,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4.25% ,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变温干燥的技术改进及深入探讨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品质变化机理研究提供数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保证长期安全储存,大豆的含水率通常要降到13%。才能入库储藏。用塔式干燥机干燥时,豆粒的受热温度不超过30~35℃,干燥介质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为40~45 min;采用双级干燥时,第一级干燥介质温度为90℃,豆温为25℃,第二级的干燥介质为80℃,豆温35℃。大豆一次干燥降水不低于3%~6%,降水速率约为3%/h。(1)干燥贮藏法:一是用日光暴晒;二是用设备烘干。(2)通风贮藏:大豆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干燥的低温空气不断地穿过大豆籽粒间,可以降低温度,减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8):155-161
为了提高稻谷机械干燥效率和干后品质,降低干燥能耗,以平均干燥速率r、爆腰率b和单位能耗e为指标,以热风温度(X_1)、热风风速(X_2)、转换点含水率(X_3)、真空温度(X_4)为试验因素,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对稻谷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与热风、真空单一干燥方式最优工艺参数对应的指标值相比较。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X_1=40℃、X_2=0. 7 m/s、X_3=20. 7%、X_4=38. 1℃,对应的平均干燥速率为0. 000 483 g/(g·min)、爆腰率为6. 3%、单位能耗为2 612 kJ/kg。联合干燥的平均干燥速率比热风干燥降低了29. 5%,比真空干燥提高了33. 1%;爆腰率比热风干燥降低了10%,比真空干燥降低了13. 7%;单位能耗比热风干燥降低了60. 1%,比真空干燥降低了12. 6%,说明稻谷热风-真空联合干燥与单一干燥方式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最佳的脐橙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参数,应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脐橙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用单因素试验对脐橙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初步优化,采用3因子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脐橙变温压差膨化工艺,分析了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和抽空温度三因素对脐橙脆片含水率、脆度和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3个指标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脐橙切片变温压差膨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5 mm、预干燥含水率为31%、膨化温度78℃、抽空温度为62℃、抽空时间为90min、膨化压力差为0.1 MPa。  相似文献   

6.
在前段120℃后段90℃(12090℃),11080℃和10070℃不同热风温度组合的变温干燥条件下,考察了烟丝含水率、温度等变化规律,并与恒温干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变温干燥时,烟丝含水率及干燥速率变化曲线在变温点之前与高温热风条件下的恒温干燥曲线一致,在变温点之后则逐渐接近低温热风条件下的恒温干燥曲线,Midilli模型可较好对变温干燥动力学进行描述;②变温干燥时,烟丝干燥终点温度显著低于高温热风条件下恒温干燥终点温度;对不同变温干燥条件,在变温点附近均存在一烟丝表面温度相对稳定的脱水过程;③不同变温干燥条件下,烟丝填充值介于前后段温度热风恒温干燥之间。前段100℃后段70℃的变温干燥试验条件下,烟丝填充值则相对接近于100℃热风恒温干燥结果。  相似文献   

7.
稻谷分程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出最佳稻谷分程干燥工艺条件,实验选取Ⅰ阶段热风温度、Ⅰ阶段终了含水率、Ⅱ阶段暂存时间和Ⅲ阶段热风温度4个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优化区间,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稻谷干燥品质指标综合建立稻谷干燥品质评价模型,再以综合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出稻谷分程干燥最佳工艺条件。最终优化结果:Ⅰ阶段热风温度为76.30℃,Ⅰ阶段终了含水率为19.99%,Ⅱ阶段暂存时间为11.34 d,Ⅲ阶段热风温度为35.53℃,验证得到综合F值为1.284,其中爆腰率为51%、整精米率为64%,计算平均干燥速率为1.21%/h。  相似文献   

8.
比较稻谷热风与真空干燥特性及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稻谷加工品质提供依据。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6.5%的稻谷进行热风和真空干燥试验,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对稻谷的干燥特性和其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稻谷的平均降水速率越大,且真空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大于热风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热风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0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真空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5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稻谷的爆腰率上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相同的干燥温度下,真空干燥稻谷的加工品质优于热风干燥稻谷的,其中爆腰率最为明显。对于高水分稻谷采用真空干燥可以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热湿处理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调温调湿箱模拟片烟干燥和复水过程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干燥介质温湿度及不同初始含水率对片烟复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可用于描述片烟干燥过程动力学,且模型参数α可作为表征干燥进程快慢的特征时间参量;②较低干燥温度(70,80℃)下,片烟复水速率随干燥介质湿度的增加呈明显减小趋势;较高干燥温度(90℃)下,干燥介质湿度对片烟复水速率影响则相对较小.复水平衡含水率随干燥介质湿度的增大而降低,不同温度干燥后的片烟复水平衡含水率差异不大;③相同干燥条件下,随片烟干燥后含水率的降低,其复水速率增加.片烟初始含水率从14%降至5%时,复水过程中的平衡含水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初始含水率降至5%时,复水过程的平衡含水率减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对稻谷进行红外干燥,研究了稻谷在不同含水率、干燥温度和装载量干燥条件下的红外干燥特性,确定了稻谷最优红外干燥工艺方案,匹配了稻谷红外干燥在10种干燥数学模型中的应用情况,找出了稻谷最优红外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稻谷在干燥前期失水率变化较大,水分比下降较快,而干燥后期,失水率变化趋于平缓。对稻谷红外干燥工艺影响的3个主要因子排列顺序为:干燥温度B>装载量C>含水率A,且稻谷最优红外干燥方案为含水率36%、干燥温度60℃、装载量50 g,此时的稻谷最优干燥数学模型为Wang and Singh模型。当装载量和温度分别为50 g和70℃时,实验值和模型值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901%和1.119%,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实验值和模型值拟合度较好。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稻谷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升高,当干燥温度从50℃提升到70℃时,稻谷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从10.72×10-10 m2/s增加至13.87×10-10 m2/s,此时稻谷的活化能为11.9 kJ/mol。  相似文献   

11.
特种大米及其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生产条件,对特种大米的加工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介绍时注重实用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又追求先进性、新颖性,以期对从事大米加工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GB 1350-2009《稻谷》标准质量指标中的谷外糙米含量要求小于等于2.0%,经大量实验分析,东北三省谷外糙米含量普遍高于标准中规定的指标,现行标准中谷外糙米含量要求已不符合当前的生产需要,为此建议将稻谷标准中谷外糙米含量提高至4.0%.  相似文献   

13.
Present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usage of large scale mechanical threshers and combine harvesters, moisture content of freshly harvested paddy is being high as much as 18-24%. The mechanical threshers or combine harvesters with elevated capacity enable for both harvesting and threshing at once. Thus the paddy harvested all over persists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that affects adversely in unit operations of paddy processing such as cleaning, storing, and milling.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by developing a mobile paddy dryer that can be used at field level for freshly harvested paddy. A mobile dryer, one ton capacity,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drying freshly harvested pad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bile dryer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overall thermal efficiency, heat utilization facto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total heat efficiency and head rice yields. The overall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is dryer was 46.83%. The average heating efficiencies namely heat utilization factor and total heat efficiency were 0.82 and 0.72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dryer was 0.18. The head rice yields of freshly harvested paddy after drying at 60 °C air temperature was of 73.78%. The overall drying performance of the dryer was found to be good.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碾米厂工艺设计和车间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对碾米厂工序的设置以及清理,砻谷,碾米等主机设备,输送,除尘等辅助设备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合理地组合清理,砻谷,碾米三个工段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我国5省(区)2009~2011年收获粳稻质量调查结果,并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粳稻整体收获质量较好,但不同地区、不同收获年度的质量状况差异明显。2011年粳稻总体质量为近三年最好水平,东北地区粳稻的食用品质优于南方产区。  相似文献   

16.
微波干燥稻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微波是一种具有热效应和较强穿透特性的电磁波,物料吸收大量微波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物料内表同时升温、蒸发带走水分,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本次试验研究了微波干燥稻谷的应用,介绍了微波干燥稻谷的机理、实验设备以及影响微波干燥稻谷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粳稻谷新陈度,用愈创木酚法、焦性没食子酸法、酸度指示剂法测定稻谷新陈度,显色效果明显,对于粮食新陈检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收获早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2010年我国南方6省(区)新收获早稻质量调查结果,并与近年来的质量状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广东地区早籼稻整体质量较好,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整体质量较正常年景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稻谷籽粒不同的组织结构中Cd、Pb、As的含量分布,以及不同加工精度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样品中Pb的浓度最高,米糠层重金属含量最高。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重金属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当碾米120 s后,As总去除率最高,为42.57%,而Cd和Pb的去除率分别为24.38%和41.38%。因此通过砻谷和提高碾米精度,可以去除稻谷中部分重金属。  相似文献   

20.
干燥是稻谷产后的必要环节,干燥后稻谷的品质是保证其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干燥对稻谷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针对这些品质指标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稻谷干燥后品质和新的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