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机器人电触觉临场感应用的刺激电流参数设计,阐述了电刺激触觉的实现原理,建立了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电刺激触觉临场感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触觉容许限与刺激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分析认为,刺激电流的动态范围是电触觉研究的重要内容,最佳电流是若干触点组最佳刺激电流的集合,极端情况下,各触点的刺激电流须单独进行设定.  相似文献   

2.
遥作机器人触觉临场的电触觉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世俊  黄惟一 《机器人》1997,19(5):333-337
本文对电触觉的实现作了实验性研究,提出了在操作者手指上实现触觉再现的电极形状和分布以及剌激电泫波形,并由此给出了实现遥作机器人触觉临场感的系统构成及实现方案,该系统可使操作者遥感到从机器人手指与点,线,面等形状物的接触,位置分辨力可达2.2mm。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机器人触觉临场感再现技术的相关原理及实现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电触觉再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电刺激电流在线调节的新构想。文章最后述及了国专家学者关于触觉概念的新观念,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与此相关的课题将是触觉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遥作机器人触觉临场感的电触觉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触觉的实现作了实验性研究.提出了在操作者手指上实现触觉再现的电极形状和分布以及刺激电流波形,并由此给出了实现遥作机器人触觉临场感的系统构成及实现方案.该系统可使操作者遥感到从机器人机械手指与点,线,面等形状物体的接触,位置分辨力可达2.2mm.  相似文献   

5.
利用冗余信息消除触觉临场感的通信时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立国  况迎辉 《机器人》2002,24(1):40-43
通信时延消除是机器人临场感技术应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机器人临场感 中的触觉通信时延问题,以实现触觉再现信息的本地快速重构为出发点,提出并阐述了利用 冗余信息消除触觉临场感空间通信时延的新方法,同时推导出了相应的时延消除算法,仿真 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力触觉反馈技术起源于主从机器人领域,能够给操作者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提高操作效率。近年来,随着遥操作、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力触觉反馈装置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首先,简要总结了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对现有力触觉反馈装置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力触觉反馈装置的研究情况;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分析和阐述了力触觉反馈装置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力触觉反馈装置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几何形状触觉再现的矢量电流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立国  况迎辉 《测控技术》2001,20(10):55-57
针对触觉临场感技术中几何形状再现的边缘模糊效应的问题,对现有电触觉再现装置的结构及刺激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合几何形状触觉再现的矢量电流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初步实验表明,电触觉再现的矢量电流方法可以较好地克服电触觉再现的边缘模糊效应。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触觉临场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红芬  李科杰  申延涛 《机器人》2000,22(5):365-370
本文设计研制的机器人触觉临场感系统能对现场的物体进行分类、识别.主要介绍其原理、 结构及联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射流方法的几何图形触觉再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触觉临场感技术中几何形状再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射流触觉方法的几何图形触觉再现技术,论述了射流几何图形触觉临场感再现的原理,探讨了几何图形的触觉表达,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关于几何图形再现的触觉满意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具有力觉触觉临场感的主从机器人装配作业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力觉触觉临场感的主从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以改造后的PUMA手 作为从手,和主手一起构成异构主从手,实现了力觉触觉临场感以及对工件的自动识别和抓 取等功能,其中对PUMA手的改造以开放性作为改造的主要目的,以期能为多种传感器的集成 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机器人装配作业平台.  相似文献   

11.
触觉是机器人感知外部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近10年来,随着触觉感知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器人触觉传感技术得到了机器人研发人员的高度关注。首先简要回顾了近50年来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技术研究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我国在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研究历程;然后,对现有机器人触觉传感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接着,对当前触觉传感技术研发的前沿即电子触觉皮肤的研究做了分析和阐述,指出了机器人触觉传感技术研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综述了触觉传感器技术、触觉控制与规划方法和触觉信息处理技术等机器人触觉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我国在机器人触觉研究方面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结合触觉临场感和肌电仿生控制技术的遥控机械手控制方法.采集手臂皮肤表面的肌电信号(表面EMG),结合AR模型和贝叶斯分类方法判断出手部的运动模式,控制机械手完成相应的动作.触滑觉组合传感器以压电材料PVDF为敏感体,安装于遥控机械手的手指上.机械手抓握或触摸物体时产生触滑觉,触滑觉信号经处理后通过电刺激来刺激操控人员,实现触觉临场感;操控者可根据触觉临场感来掌握自己的手部动作.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遥控机械手的仿生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型化柔性触觉再现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小型化的具有实时触觉反馈作用的人机接口装置的设计方法,以控制弹性梁的有效变形长度为核心,保证了触觉再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可以在操作者指端大范围再现虚拟对象或远程对象的刚度。介绍了该小型化人机触觉再现接口装置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实时触觉再现接口具有尺寸小、刚度再现范围大,可方便与鼠标相结合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遥操作机器人和虚拟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15.
柔顺性触觉再现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在对触觉机理了解不深入、动态的感知过程、装置性能有限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几种有代表性的柔顺性触觉再现装置:基于电流变液的触觉再现装置、气囊触觉再现装置、气动阵列触觉再现装置和基于弹性梁触觉再现装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些装置的优缺点,并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柔顺性触觉再现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周芝庭  帅立国  姜昌金 《测控技术》2006,25(11):68-70,73
介绍了一种基于水射流刺激的机器人触觉显示器及触觉再现系统.该触觉显示器采用6根内径为2 mm的紫铜管折弯焊接构成2×3射流阵列并经环氧树脂包封而成,射流水压由微型水泵提供并经柔性塑料软管与喷嘴连接.讨论了射流水柱高度及射流时延问题.由该触觉显示器组建的触觉再现系统上的实验表明该触觉显示器可以较好地满足主从机器人触觉信息反馈的需求,并具有温和舒服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带有力觉和触觉临场感的灵巧手主从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辉  宋爱国  金世俊  黄惟一 《机器人》1998,20(6):437-441
针对遥控作业中控制者操作时缺乏力觉和触觉临场感等问题,介绍了设计的带有力觉和触觉临场感主、从灵巧手系统,讨论了在从机械手上触觉和力觉的感知以及在主机械手上触觉和力觉的再现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控制实现触觉再现以及改进的力反馈-位置型结构来实现力觉再现的新方法,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触觉传感器可以探测到被接触物体的状态、图象、硬度等信息,是机器人操作和控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触觉传感器的信息构成、集成触觉传感器的阵列结构及信号处理系统,指出了在集成触觉传感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增强现实环境下加入触觉感知,可使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看到并感知到虚拟对象。为了实现增强现实环境下与虚拟对象之间更加自然的交互,提出一种视触觉融合的三维注册方法。基于图像视觉技术获得三维注册矩阵;借助空间转换关系求解出触觉空间与图像空间的转换关系;结合两者与摄像头空间的关系实现视触觉融合的增强现实交互场景。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基于视触觉增强现实的组装机器人项目。用户可触摸并移动真实环境中的机器人零件,还能在触摸时感受到反馈力,使交互更具真实感。  相似文献   

20.
虚拟体空间中的触觉雕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辉  孙汉秋 《计算机学报》2002,25(9):994-1000
目前,在虚拟环境中大多数的信息获取是通过视觉、听觉等非接触感觉获得的。然而缺乏触觉反馈的信息减少了很大一部分的信息源。在看和听之外,能够触摸、感觉和操纵物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虚拟环境的真实性。该文研究了触觉绘制的基本模型,提出了采用虚平面作为中介实现体数据的实时触觉绘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体的局部变形及结合触觉反馈模型,实现了具有触觉反馈的虚拟雕刻交互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融化、燃烧、印记、构造和着色实时交互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