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参数化仿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对计算结果做了与实测结果的一致性验证,提示了该系统所具有的工作性能,并针对该燃油喷射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产品的实际运行考核,证明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某柴油机对润滑系统的开发需求,对润滑系统进行了一维流体稳态模拟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润滑系统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参数,使发动机各零部件之间有合理的流量和阻力分配。同时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以及耐久可靠性试验的考核,确定了该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设计满足整机要求。  相似文献   

3.
靖长财 《锅炉技术》2007,38(6):51-53
分析了国华电力600 MW锅炉机组性能考核试验的锅炉效率、再热系统压损或再热器压损、主蒸汽压降或温降等主要经济指标.通过分析,看到所有锅炉机组锅炉效率达到了性能保证值,再热系统或再热器压损部分锅炉机组合格,主蒸汽系统压降或温降指标良好,总体看锅炉机组经济性能优良,对提高国华电力锅炉机组的经济性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通过性能考核试验将使发电厂和制造单位及试验单位能进行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锅炉机组的经济性能,对于其它锅炉机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仿真法(即采用计算机仿真柴油机,构成一模拟试验装置)考核、测试和分析电子调速器性能,经济、方便且安全。对电子调速器的研制开发、使用维护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利用系统仿真法考核与测试船用柴油机电子调速器配机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并采用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测试了一柴油机电子调速器配机模拟试验装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较逼真地模拟电子调速器与柴油机配机的工作情况,并能方便地测取电子调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5.
张剑萍 《热力透平》2004,33(1):55-59
阐述了国内第一套3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步骤,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计算了机组的试验输出功率与热耗率,研究表明得出的结果准确可信。通过该实例的总结分析与相应试验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大型引进型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值得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内燃机车增压系统综合性能评估和预测的新方法。介绍了有关参数的选择与测量,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增压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利用灰色神经网络对增压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对增压器性能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为实现增压器状态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低低温省煤器性能以发电煤耗率考核指标,本文认为投运、切除低低温省煤器后,系统阻力变化对其相关设备经济性都有所影响。应考虑更多因素对火电厂低低温省煤器投运、切除情况进行经济性能评价,如送风机、引风机运行耗功,除尘、脱硫电耗,凝泵及强制循环泵耗功等。并以某320MW两级低低温省煤器+暖风器的广义回热系统为例,结合热力试验,对目前性能考核指标以发电煤耗率进行完善,分析结果表明:考核指标应以机组供电煤耗率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开展锅炉热力计算、现场试验和技术调研,研究了干式除渣系统对锅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漏风率对排烟温度影响明显,基本上漏风率每增加1%排烟温度升高2℃;未发现干式除渣系统有提升燃烧效率的作用;干式除渣系统漏风率过大时明显提升锅炉高温级受热面壁温和减温水量。本文所开展的测试和调研发现干式除渣系统漏风率基本上大于1%,导致锅炉效率降低,并未起到节煤的成效;建议在锅炉性能考核的效率计算时,针对干式除渣系统的漏风率进行专项修正。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大连机车车辆厂新建的大功率机车柴油机试验台的功能特点、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该试验台能完成大功率柴油机的功能考核试验及各种性能试验,是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验台。  相似文献   

10.
评价机组AGC调节性能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对投入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的机组进行合理调节性能考核对维持公平电网调度的重要性。通过对机组调节行为和以往评价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喇叭”曲线评价机组AGC调节性能的方法,其指标计算方法能够直接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估指标。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中可考虑调速系统的各组成机构静态特性变化对整个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在具有旋转阻尼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中,可分别考虑各种因素对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的影响。可利用该模型对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模拟静态试验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与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作原理、主要功能、静态和动态特性几个方面对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和数字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具有调节速度快、精度高,可在线修改速度变动率、可实现汽轮机自启停控制和阀门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及负荷扰动的水轮机调节方法。负荷跟踪与补偿的运用显著地改善了调节系统的动态及稳态性能。文中结合某水轮机调节系统对所论调节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调节阀特性非线性补偿方式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节阀的升程流量特性基本上是非线性的,为了实现机组静态特性的线性化,必须对阀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补偿。本文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不同补偿方式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输入信号补偿时,若油动机滑阀没有限幅,补偿环节对动态特性则没有影响;若油动机滑阀具有限幅,补偿特性环节放大倍数或扰动增加时系统不稳定。采用反馈补偿时,无论油动机滑阀是否限幅,补偿环节放大倍数有一个保证系统稳定的范围,超出此范围时系统不稳定。所做工作为调节系统补偿环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调节阀特性非线性补偿对动态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阀特性非线性将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必须通过非线性补偿,使机组的静态特性线性化。液压调节系统通过凸轮转角与阀门升程特性的调整实现线性化,数字电液调节系统通过非线性补偿函数实现系统特性的线性化。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不同补偿方式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动机滑阀没有限幅时,两种系统的补偿环节对动态特性没有影响;当油动机滑阀具有限幅时,数字电液调节系统补偿特性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必须限制补偿环节的斜率或者负荷扰动的幅值。为调节系统补偿环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中建立了柴油机机械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柴油机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情况比较吻合,证明该理论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鞠东兵  刘全恩  刘江  张志俭 《汽轮机技术》2002,44(5):264-266,294
通过对某新型船用主汽轮齿轮机组转速调节系统的原理分析,总结其设计思想,结合现有的调节技术,提出该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对该系统的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的分析,寻找该系统的故障判别准则,为该系统的故障分析及维修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Lagrange方程考虑6个方向的自由度,推导了考虑弯扭耦合振动的转子系统运动方程。分析了两种不平衡的作用,即静不平衡和动不平衡,同时考虑了重力和陀螺效应的影响。当外激励力和外激励力矩作用在该系统上时,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统弯扭耦合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发现系统所具有的各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对于建立比较完备的转子弯扭耦合振动模型和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6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6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进行分析,并结合DEH的逻辑控制功能,阐明了国产引进型600MW机组影响调节系统转速控制和运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关系,证实该机组的调节系统动态特性优良。  相似文献   

20.
汽轮机配汽设计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现有汽轮机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调节级不平衡汽流力和轴承静、动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了汽轮机配汽方式对瓦温、瓦振、轴心位置等的影响机理,阐明了汽轮机配汽方式对轴系安全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汽轮机配汽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结合现场运行实践,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配汽优化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