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离子液体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萃取脱硫剂,在正辛烷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噻吩构成油品模拟体系。采用正交实验,系统考察了单级萃取中温度、时间、剂油比以及离子液体碳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脱硫条件:温度约60℃、萃取时间约40 min、剂油比为1∶1、侧链碳数为10。考察了多级脱硫效率以及离子液体的回收利用。结果表明,经过5级脱硫后,燃料油含硫可以达到欧Ⅲ标准,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脱硫效率约降低了2%。回归得到了模拟油品中脱除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该研究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脱硫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离子液体及该离子液体在隔膜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由反应物在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合成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  相似文献   

3.
依据离子开关原理,以乙醇胺的乙醇溶液为复合脱酸剂对减压馏分油进行脱酸. 实验结果表明,在剂油体积比4: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0 min的条件下,减三线油一次脱酸率可达70%以上,回收的环烷酸酸值为157 mg KOH/g,脱酸后油品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不仅是一种绿色溶剂,也是一种催化剂.它具有热稳定性好,溶解度好,可以回收多次使用等优点.离子液体在各种有机合成反应中可以有效提高反应收率和选择性等.综述了离子液体在Friedel-Crafts反应、醚化、缩合、酯化和偶联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作为一个平台化合物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离子液体的生产成本仍然是限制其进一步工业化推广的瓶颈之一。深入研究反应动力学、反应传递耦合规律对优化离子液体合成工艺/关键设备,降低大规模离子液体制备成本至关重要。本研究用一个原位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实时监测ILs合成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和相态变化。通过建立双组分分析模型,即1H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法对反应体系中的各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采集MRI图像记录相位分离和倒置过程,系统考察了卤代烷烃的链长、卤素种类、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对咪唑类离子液体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对溴丁烷、甲基咪唑合成溴代1-丁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过程中相态变化进行了实时动态观测。本研究为检测离子液体反应过程及有机溶剂中离子液体的残余量提供一种快速、便利、无损的检测方法,有望利用低场MRI对离子液体系统中传质和反应动力学的结合研究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由于采用低分子醇类萃取油品中环烷酸效果一般,溶剂消耗量大,因此,为减少溶剂用量,选择在采用醇作萃取剂的同时,加入少量的乙醇胺,对油品中的环烷酸进行萃取反应双向脱酸。实验结果表明同样达到标准情况下,溶剂消耗量相较于单用醇萃取脱酸溶剂消耗量减少了72%,并且还发现在反应时间20 min时,反应温度35℃,3%的乙醇胺体积浓度以及剂油比为1.25条件下脱酸率达到94.2%。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燃油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汽、柴油的消耗量逐年增大,开发温和条件下对芳香族硫化物具有优异脱除性能的非加氢脱硫方法对我国汽、柴油标准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萃取脱硫法能够在室温常压条件下脱除油品中的芳香族硫化物,且能够通过萃取剂结构设计实现选择性脱硫。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的原理和萃取作用机制,重点论述了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中离子液体设计、氧化剂类型、外场强化作用、离子液体的分离回收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反应型萃取脱硫广泛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并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基于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化工进展》2005,24(3):331-331
一种在离子液体中用含磷化合物为催化剂、环己酮肟通过液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是将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以及酸性含磷化合物催化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使催化剂全部溶解于离子液体相中,将所得到的两相催化体系加热到重排反应温度,将环己酮肟或其溶液逐渐加入该催化体系进行反应,然后静止、分相。该方法能够高效、高选择地进行贝克曼重排反应、容易实现反应控制和体系取热、容易实现己内酰胺从反应体系中的分离,环己酮肟转化率和己内酰胺选择性可接近100%。  相似文献   

9.
酯化催化脱酸技术是目前一种新型的脱酸方法,以甲醇等醇类与原油中的环烷酸酯化生成环烷酸酯来达到脱酸的目的。本课题从温度、空速、醇油比、催化剂类型等方面对催化剂的脱酸效果作了研究,并对催化剂的再生,使用寿命,再生后的脱酸效果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可得出,该催化剂应用于中海绥中36-1原油,在反应温度320℃、醇油比4w%、空速为1.0h^-1时可有效地降低酸值,使原油的酸值降低到0.55mgKOH/g以下。  相似文献   

10.
咪唑类离子液体及其催化有机重排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波 《化工时刊》2010,24(11):57-59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发现可用在许多重要领域。简单介绍离子液体的种类和特点,重点介绍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Fries、Beckmann和Claisen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1.
石油酸是原油和馏分油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环烷酸并且含量可以高达90%以上。环烷酸具有羧酸的所有化学性质,所以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从而影响原油加工设备及油品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酸原油产量的逐渐增加,高原油及各种高酸值馏分油所带来的腐蚀与产品质量问题显得愈发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脱酸技术与工艺路线。本文较为全面而详细地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原油及油品的各种脱酸技术方法。分析表明:目前所报道的各类脱酸工艺较多,其中工业应用的加氢脱酸效果虽好但是成本较高,而其他大多数脱酸方法都存在较多的缺点或不足,因此探寻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并且具有较好普适性的油品脱酸工艺显得非常迫切而必要。酯化法脱酸具有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几乎可以降低所有的高酸值原油和油品(轻质、重质馏分油以及渣油)的酸值,为原料油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方便。酯化脱酸工艺的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选择,而目前的催化酯化体系虽然脱酸率较高,但仍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的不足,相信通过反应过程强化等手段解决该问题以后,催化酯化脱酸工艺会被很快投入到原油及油品的脱酸实际工业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12.
余国贤  潘威  万昆  路平 《广东化工》2011,38(3):77-78,91
采用复合脱酸剂,对北疆高酸原油进行了脱酸研究。对脱酸剂组成进行详细的优选,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脱酸剂加量对脱酸率的影响,考察了超声辐照对脱酸的强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环己胺为中和剂、乙二醇为萃取溶剂组成的脱酸剂对高酸原油具有较高的脱酸率,且没有乳化现象。超声辐照对脱酸过程具有强化作用,使反应时间显著缩短;含环己胺质量分数为30%的乙二醇具有良好的脱酸性能,加量为15%wt时,脱酸率达到86.5%,采用减压蒸馏回收环烷酸,乙二醇回收率为99.3%,环己胺回收率为96.6%,回收的环烷酸纯度较高,酸值达到167 mg KOH/g。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离子液体脱芳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脱芳和催化加氢分离芳烃2个方面的应用。咪唑类和吡啶类离子液体用于萃取脱芳,在一定限度内增大阴阳离子的体积,有助于提高其对芳烃化合物的选择性。金属基离子液体对芳烃化合物催化加氢,可以达到精制油品和回收芳烃的双重目的。最后,指出离子液体在分离芳烃应用中的优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萃取脱硫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萃取脱硫剂,在正戊烷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噻吩构成油品模拟体系. 采用正交实验,系统考察了单级萃取中温度、时间、剂油比以及离子液体碳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脱硫条件:温度约40℃,反应时间约50 min,剂油比为1:1,侧链碳数为10. 回归得到了模拟油品中脱除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 该研究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脱硫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发现可用在许多重要领域.本文简单介绍离子液体的种类和特点,重点介绍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Michael、Heck、Suzuki、Witting、Baylis-Hillman和Aldol等重要的C-C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一种在离子液体中、用含磷化合物为催化剂、环己酮肟通过液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是将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以及酸性含磷化合物催化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使催化剂全部溶解于离子液体相中,将所得到的两相催化体系加热到重排反应温度,将环己酮肟或其溶液逐渐加入该催化体系进行反应,然后静止、分相。  相似文献   

17.
以碱性离子液体[bmim]OH为溶剂和催化剂,由吲哚甲醛与2,4-噻唑二酮在80℃下反应50~60 min,以69.0%~83.5%的产率制备了四种噻唑酮衍生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产率较高,所使用的离子液体对环境友好,并可循环使用.产物结构经1 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18.
简单介绍了以N-甲基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过程,综述了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纤维素在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的溶解性能,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催化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等,以及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期盼合成更多具有碱性功能的离子液体以及扩展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为回收焦化粗苯中的噻吩,采用等物质的量的磷酸三甲酯和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离子液体,以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萃取脱除粗苯模拟液中的噻吩,并通过再生离子液体的方法回收噻吩.实验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液体与粗苯模拟液的体积比以及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等对噻吩脱除效率的影响,同时对萃取后离子液体中噻吩的回收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催化热分解脱酸是一种方便且成本低廉的脱酸方法,但脱酸率较低,限制了工业化。通过采用氧化镁、氧化锌、镁铝水滑石和H-ZSM-5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脱酸实验,发现镁铝水滑石对催化热分解脱酸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从机理方面证明具有催化石油酸分解的作用。对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评价,得出最佳的催化剂制备工艺为:采用机械混合制球法,镁铝水滑石用量为催化剂质量的30%,活性氧化铝为载体,焙烧温度500 ℃。将中海油减二线馏分油与脱酸后油品进行红外分析,表明脱酸后油品中的环烷酸消失,证明镁铝水滑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酸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